退台式超高层建筑

文摘   2024-11-12 16:10   上海  
本公众号倡导建筑批评,愿做设计行业的鲶鱼,激活死水,澄清浑水,跳出温水,不负初心。
(一)
退台式建筑,可见于中低层建筑,其产生的逻辑是:

1.上层的价值低于下层(商业、接待);

2.减小对相邻建筑的遮挡压力(建筑群体界面);

3.形成屋面绿化。

高层建筑设计为退台式的较少见,超高层建筑搞退台式的更为罕见。因为超高层建筑要受消防规范和结构、机电、环保等多专业的影响,限制大,造价高,功能指标任务重,不好随意的玩,也不合上述的退台的逻辑。

小B:3条退台逻辑,1、2条与超高层不搭,但第3条很适合啊!那么多建筑空间远离地面环境,空中花园很宝贵!

老A:其实高度很高的上人屋面并不宜人,搞空中花园也不一定要退台。

小B: 不认可。

老A:求同存异,好。

项目实例,不一定好。

(二)

近期,行业媒体宣传了广州国际航运大厦

图1 立面图

图2 低、中、高区平面图

这是一个超高层建筑搞大面积退台的例子,立面的效果达到了独特性。

但平面为了服从消防规范和配合立面,核心筒就偏了。红色的是消防电梯。

右侧的进深跨度仅7m,在中区、高区的楼梯间和走道外,只有3m空间了。

小B:右侧朝东,对着邻座高层,视向较差啊。

老A:实际距离很大,50m,可谓“轻奢”了。

向西是主要视向,进深也小了。

上部因为退台,退了“,得房指标惨瘦。

而南、北跨则偏大了。

除了进深跨度较大,开间也做了14m的跨度,需设计较大的层高。

小B:低区的卫生间拉长了电梯厅,位置流线不好;核心筒搞得这么大,是为了减偏心?

老A:结构还是不爽的,中区和高区较多的柱子对不下去。

小B:高区只有一台客梯,搞不懂垂直流线的设计,VIP有时要走消防电梯了。

老A:主楼7万余平米,低区和中区的电梯配置也严重不够,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小B:十来条了,又可以搞一个整改意见单了。

老A:谁会整改?以后不说整改意见了,称参考意见吧,因为除了规范性意见,三水行业不讲理。

(三)

立面设计不好看是怪不得平面的,而平面不好有时是立面先行的结果。

海边小书屋、悬崖咖啡馆、市井美容店等中小体量的建筑可以立面先行,

超高层建筑,是大码的生产资料,投资巨大,评价指标苛严,应该讲究技术经济规律。

实操上,不管大小高低的建筑,设计成什么样,决定因素取决于二个人:主创建筑师、甲方第一把手。

而这两位,如果都不重视技术经济规律,就产生了教案。

虽然可入教案,建筑却是兀自豪迈的矗立着,争奇斗艳。

(四)

立面先行,有时不行。

建坛陈叶
首个主题为建筑批评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