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倡导建筑批评,愿作设计行业的鲶鱼,激活死水,澄清浑水,跳出温水,不负初心。
建筑批评的专业教育作用,远大于对建筑的赞颂。
建筑是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无从批评的建筑。
而标志性的建筑,更适合作正反两方面的教材。
坐标魔都,登高四顾,总能望到上海中心,632m的高度,遥领九州之最,可谓一器绝尘。
(不想反复念叨上海中心四字,以大宝指称之。)
木出头于林,风当拂之。
建筑批评,批评建筑,也批评繁琐冗长的文风。
超高层建筑,早已被建筑行业内及行业外,定义为深坑大麻,在建造及运行维护方面,包含着效益、效率、环保、安全诸项的巨大代价和风险。六百米的高度虽远远未达到工程技术的极限,却远远超过了理性的极限。
大宝以双层的幕墙,干掉了唯一的价值点,在超超高层建筑稀疏的行列里独领一骚。
百分之九十几的空间向外看去,是外层公共使用空间、密集的外层幕墙构架、外层玻璃。
小B:双层幕墙,是节能的前卫做法啊!
作为酒店的客房层,更是难以匹配,每层仅十数间客房,面积指标惨肿。
老A:你又转移话题了。
外筒/外框架/外窗墙以平行于核心筒较为合理。既然付出空间效能的代价做圆形平面,则核心筒也以圆形为好;大量的机电管井可以利用其不规则的空间。
超高层建筑的垂直流线的效率很低。(下楼取个快递,耗电二三度,费时七八分。)
大宝的设计上,穿梭电梯未在同层转高区电梯,而需由自动扶梯摆渡,进一步降低了效率,同时增加了大量交通面积、造价和能耗。
双层玻璃是节能的,双腔玻璃(3玻)是节能的,双层窗是节能的,
这是因为玻璃或窗之间空间极小并且是封闭的。
大宝的双层幕墙完全不同于这个概念:“双层”之间,是大堂、营业厅等使用空间,这是真正的耗能大王!
我也有自己的观点:外层幕墙的周长大得多,散热的表面积也就大得多。
老A:中学的知识不能扔,也不必炫。
小B:还有,建筑的使用层间都有一个惰性的温度过渡的吊顶结构区,而大宝的外层幕墙是全面积散热。
大宝采用了更注重减小风荷载的圆形平面,却放出了外层幕墙,使受风面积即风荷载陡然增大了,且不规则的外形加大了水平荷载的结构设计冗余度。
老A:是与没有外层幕墙和凹槽的形体作比较的吗?希望你能查得到严谨的报告。
我也转移半个话题吧:
除了超高层建筑共有的痛点,大宝的双层幕墙独创了难解的消防设计困局:外中庭。
外中庭不是室外的中庭,是一个人员密集的防火分区。外中庭与多个楼层的防火分区相接,按规范内圈幕墙应该是防火墙,或≯1/3长度的防火卷帘,或喷水保护的防火玻璃窗(防火窗是一个虚伪的称号。十几层防火窗的保护水幕可谓是人工瀑布,其供水和排水的可靠性上风险极大。)。
经济问题包含造价、得房率、运行成本等。
超高层建筑的得房率都很低,因为中低区有大量的面积配置于“过境”交通和管线。而使用空间的尺度和每层的使用面积规模不能放得过大,会产生新的问题。
老A: 你等于问如何搞出好的深坑大麻。
小B:超超高层建筑技术难度高,其美观性有多重要?
而美的感觉因人而异,以权力、财富、话术为决定要素。
小B:话术?是指“直入云霄”、“龙腾东方”?
恕我直言:不要说直入云霄。“直吗?”“不直!”
老A:你说话很直。
小B:还有龙腾东方,我竟未看出像龙啊,(倒是那个盘古大观看懂了)是我愚钝?
老A:不愚钝,但不是当官的料。
人因良善而添美,建筑亦是。除了龙魂概念,节能避风的内涵也能使建筑变美。
小B:但追求良善的建筑批评,却扰人美梦,属于负能量吗?
老A:建筑批评是负能量,还是正能量?可以看一下点击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