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人口大国,印度1000人中34人有车,中国1000人中多少人有车?

文摘   汽车   2025-01-26 08:16   辽宁  

出品 | 汽车伙伴公众运营
头图 | 汽车之家

中国和印度,大家看这两个名字,似乎都有种“巨人”的感觉。无论从经济规模,还是人口基数,两国的确有太多相似之处。


但如果你把这俩国家放在一起比较,尤其是看看这两国在汽车普及上的差距,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笑——一个车都没人,另一个车成了家里的必需品。你敢相信吗?在印度,1000人中大约只有34个人有车;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44!这差距,简直是天差地别。


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汽车在大多数家庭眼里是个什么概念?真的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街头巷尾,最常见的不是汽车的轰鸣声,而是“叮叮当当”的自行车铃声。


那时候,能有一辆自行车,已经是许多人家庭的骄傲了,甚至在婚礼上,婚车都可能是自行车。即便是城市里偶尔看到的“解放牌”卡车,那也是“神奇的存在”,小孩子们追着这些卡车跑,觉得它们是高大上的象征。



改革开放以后,带着中国经济腾飞的动力,也带着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汽车不再是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而逐渐进入了普通家庭的生活。


最初的“进口车”几乎很少见,但随着国产车的崛起,各种工厂的建立,汽车制造开始走上流水线,汽车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那个时候,汽车对普通人来说,还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但它的“普及”速度却远超预期。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经济红利,让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加上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汽车普及的条件也逐渐成熟。


而反观印度,虽然近年来汽车产业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整体而言,印度的汽车市场始终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像上面说的,印度1000人中大约34人拥有一辆车。你可能会想,印度不是人口多,经济增长也很快吗?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虽然印度也在快速发展,但相较于中国,印度的大多数家庭消费水平还是不高。对于普通印度家庭来说,拥有一辆汽车依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而且在印度的大多数城市和乡村,公共交通还不够完善,很多地方甚至连基础的交通设施都不健全。摩托车成了许多家庭的主力交通工具,既方便又便宜,几乎是“必备”选择。也难怪,汽车成了印度许多家庭的“奢侈品”,而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摩托车,既省钱又省力。


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给了汽车市场巨大的推动力。你看看,除了大城市,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和公共交通也做得非常好,为汽车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反观印度,很多地方,尤其是乡村地区,很多道路都很狭窄、破烂不堪。


即便在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是让人头疼,很多地方的道路条件甚至不允许汽车顺畅行驶。所以说,在印度,摩托车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使它成为了许多家庭的“首选”。


在中国,电动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政府的政策支持、充电设施的完善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技术研发到制造环节实现了全链条布局,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更是让很多家庭有了买车的动力。


但印度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印度也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但整体上,印度的电动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充电站的缺乏,依然是制约印度电动车普及的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印度大部分地区,电动汽车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如中国,这也让许多人对购买电动汽车望而却步。





关注汽车伙伴公众号,每天收获最新汽车资讯!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qichehuoban@126.com

End

汽车伙伴
囊括万余款车型信息、最新车市资讯和每天10万条汽车报价,为您提供看车,选车,买车等与汽车相关的全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