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汽车伙伴公众运营
头图 | 汽车之家
一场资本盛宴后,年销5000台的富二代造车梦碎,广汽30亿打水漂,小米一月销量顶它一年
"打水漂"的不只是30亿投资,还有一个光环加身的富二代造车梦。2024年,合创汽车全年销量还不到5000台,而同期小米汽车仅用12月一个月就卖出了25000台。
这样的数据反差,让这家由EDG电竞俱乐部创始人朱一航掌舵的造车新势力显得格外尴尬。
造车圈的2025年开年就不太平。合创汽车因拖欠200多万元服务合同款项,被广州南沙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势力车企,如今已经陷入拖欠工资、无力维持售后的窘境。
回溯到2018年4月,合创的前身广汽蔚来成立时,曾被视为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联姻的标杆。广汽出产线,蔚来给技术,双方看似珠联璧合。但市场瞬息万变,蔚来自顾不暇,广汽又把注意力转向了自家的埃安品牌。
2021年,朱一航通过珠江投资注资40.32亿元接盘,持股比例达到68.56%,合创正式并入"合生系"。
要说合创的车子确实不差,性价比高,充电快捷。可在如今这个"卷"到极致的新能源市场,光有好产品远远不够。从2020年4月上市至今,合创累计只卖出43760辆车。2024年更是雪上加霜,销量暴跌82.32%,全年连5000辆都没卖出去。
走投无路之下,合创效仿起了恒大的"全员营销"套路,不卖车就扣工资。这招不仅没救活销量,反而加速了公司的衰败。截至去年11月底,合创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飙升到92.94%,近两年亏损更是高达30亿元。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遍地是黄金的风口。零跑大幅降价抢市场,小鹏加速渠道下沉,而合创却连基本的售后服务都难以为继。
虽然广汽伸出援手,计划提供2380万元借款救急,又让广汽埃安接手售后业务,但这些措施看起来更像是临时止血,难以从根本上扭转颓势。
从许家印到姚振华,再到朱一航,这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地产大佬们,一个接一个地折戟造车江湖。他们带着雄厚资金闯入这个行业,却低估了造车的门槛。
没有过硬的技术、成熟的渠道、扎实的品牌积累,再多的钱也只能是打了水漂。如今的合创,正在重复着高合汽车的覆辙,只是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关注汽车伙伴公众号,每天收获最新汽车资讯!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qichehuoban@126.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