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疼痛迷雾(二)| 忍忍可能酿坏事,忍疼背后的风险博弈
疼痛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临床表现和不适感觉,它由多种原因引起,可以影响身体的各种部位。认识常见的疼痛类型及其特征,可以更好地识别其发生的原因,并在需要时寻求适当的治疗和管理措施,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疼痛的奥秘,了解忍痛的严重后果,并学习如何有效管理疼痛,减少疼痛负担。
NO.1
NO.1
短痛变长痛,忍痛后果重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对爱,人们拥有莎士比亚的丰饶语言,对疼痛却只有单薄的一丁点。”然而,无论是对于哪个群体,“怕疼”经常被归结为某种负面评价,为了防止自己被打上这些不符合社会期待的标签,人们从古至今都在默默忍受着疼痛,甚至很多人把忍痛当作意志坚韧的表现。殊不知,这种做法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甚至酿成不可逆的后果:
1)病情恶化:疼痛往往是疾病的早期信号,比如持续的头痛可能是脑部疾病的先兆,胸痛则可能关联心脏问题。忽视疼痛,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加重,让小病变顽疾。
2)神经系统重塑: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慢性疼痛,可促使神经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使疼痛感知变得异常敏感,形成难以消散的“疼痛记忆”,即使病因消除,疼痛也可能萦绕不去。
3)生活质量下降:疼痛不仅是肉体的折磨,还可能是心灵的摧残——引发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社交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4)经济与社会的隐形损耗:疼痛的长期纠缠,不仅耗损个人生产力,更对家庭与社会经济造成隐形负担。
NO.2
NO.2
疼痛类型多,了解疼痛的分类
疼痛是一个复杂的感觉体验,其分类有很多种,按病理生理学机制,可以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两种类型。根据疼痛的病程,可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
1)急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是突然发生的,由外部伤害、创伤或疾病引起。其特点是短暂而明显,通常在伤害清除后自行缓解。急性疼痛有时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醒人们采取措施来应对伤害或疾病。
2)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持续慢性疼痛存在的疼痛,通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它可能是由慢性疾病(如关节炎或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通常不再起到保护作用,而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
NO.3
NO.3
“敏化”:慢性疼痛的幕后推手
忍痛不仅无法带来疗愈,反而是触发慢性疼痛的开关,这背后,是机体内“敏化”机制在推波助澜。
——外周敏化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尤其是皮肤、骨骼肌和内脏器官的神经末梢处分布有专门的感受器,称为伤害感受器(nociceptors)。正常情况下,这些感受器只有在遇到强刺激或有害刺激时才会被激活并发出疼痛信号。然而,在病理条件下,例如局部组织受损、发炎或者受疾病影响,伤害感受器会发生“敏化”[1-3]。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痛觉阈值下降 :原本不会触发疼痛的温和刺激现在足以激活伤害感受器,出现痛觉超敏现象,日常触碰也能引发痛楚。
2)信号放大:即使同一强度的刺激,经过敏化的伤害感受器也会产生比平时更强的疼痛信号,即信号增益增强。
3)动态可塑性:伤害感受器的生理特性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往往是暂时性的,但也可能是持久性的,取决于刺激的性质和持续时间。
抑制外周敏化也是目前镇痛药物研发的重要热门方向之一[4]。
——中枢敏化
中枢敏化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脊髓背角和更高水平的结构,包括丘脑、脑干和大脑皮层)中,持续或反复的伤害性刺激引起神经元功能状态的持久性改变,使得疼痛信号的传递效率显著提高,即使在伤害性刺激去除之后,这种状态仍然持续存在[1, 2, 5]。具体表现为:
1)伤害性神经元反应性增加:原本只对强烈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现在对温和的甚至是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也变得高度敏感,表现为疼痛阈值下降。
2)突触效能增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增强,使得疼痛信号更容易在神经网络中传播。
3)神经元可塑性变化:长期的疼痛刺激导致神经元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如树突棘数量增加、表面积增大等,增强了神经元间的交流,疼痛信号的传递更频繁。
4)抑制系统失衡:疼痛抑制系统的功能减退,如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减弱,进一步加重了疼痛信号的放大。
中枢敏化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核心机制之一,针对中枢敏化的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对于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疼痛不仅存在机体的持续性疼痛,还会伴随多种并发症,包括负性情绪、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6,7],情绪、压力等心理因素可以放大或减轻疼痛体验,体现了身心紧密相连的本质。
NO.4
NO.4
疼痛的管理:及时应对,科学治疗
面对疼痛,正确的态度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忍受。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包括[8-10]:
1)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不明原因或持续的疼痛,应尽快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疼痛原因,对症治疗。
2)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如非处方的解热镇痛药或处方类的阿片类药物,注意避免滥用和依赖。
3)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针灸等,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减轻疼痛。
4)认知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心理疗法,有助于调整对疼痛的认知,减少心理因素对疼痛的放大效应。
5)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疼痛状况。
6)手术治疗:对于大关节疼痛、脊柱相关疼痛以及膝关节和髋关节骨关节炎等疾病,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手术治疗来解除疼痛。
-END-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