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集锦 | 骨科领域2024年第三季度指南共识更新一览

健康   2024-11-08 19:11   吉林  


指南集锦



骨科领域近期指南共识更新一览





© dream18560710


总结概述


对临床工作者来说,指南具有重要意义。指南为医生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使得临床工作者在面临各类疾病时,都能做到有根据地诊断和处理,从总体上减少误诊、误治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新医汇始终专注为临床医生提供高质量的文献应用于临床实践,从临床指南平台精选临床指南共识集锦,便于临床医生学习,提升与规范临床医生诊疗水平。本文重点解读5篇发布于2024年三季度骨科领域的指南共识,文末汇总了12篇原文供大家查阅下载。



01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4-09-24】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之一,发病率极高,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疼痛性疾病。它不但可以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还可显著提升心血管事件、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髋部骨折的风险。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亿的OA患者,而我国40岁以上人群OA的总体患病率高达46.3%。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OA的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OA发病和疾病进展,基于此,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牵头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制定了本指南,从骨关节炎的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几个维度优化了OA的诊疗思路。旨在为我国OA患者提供最新的规范化诊疗原则和实施方案,提升其诊疗水平。

OA危险因素包括:衰老、肥胖、关节损伤和创伤、性别、种族、经济收入状况等,其中,衰老、肥胖是公认的高危因素,其他如炎症反应,绝经后妇女降钙素和骨吸收水平增加,雌激素的损失均可促进OA的发生、发展。

OA的治疗遵循阶梯化的诊疗原则,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症状、维持或改善关节功能、保护关节结构。临床前期以基础治疗为主,如健康教育与预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行动辅助支持等。早期或轻度阶段以修复性治疗为主,如软骨修复性药物、关节注射(药物)、软骨修复术(富血小板血浆、干细胞)等。中度阶段以镇痛治疗为主,比如镇痛药物治疗(缓解OA症状的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中成药等),尚未进行过修复治疗的患者经与患者沟通也可试行修复性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治疗、关节灌洗等)、关节清理术及截骨术等。在早中期,药物治疗都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外用的膏贴剂(如NSAIDs贴膏、骨痛贴膏、通络骨质宁膏等)适用于早中期OA的治疗,口服药物如NSAIDs药物、阿片类及其复方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及中成药等均可根据病情选择性应用,并且中成药如风湿骨痛胶囊仙灵骨葆胶囊等联合NSIADs药物治疗效果更好。重度阶段以重建性治疗为主,如关节置换术。

此外指南还推荐了OA的预防和康复需要综合性的治疗策略,包括改变生活方式、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姿势、饮食调理、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减轻关节负担。

指南原文: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pdf


02

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与非手术治疗指南(2024版)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4-09-24】

膝骨关节炎(KOA)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其典型症状为膝关节疼痛、畸形和活动受限。早期KOA(EKOA)概念模糊,临床诊疗常被忽视。EKOA的诊断和有效防治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降低中晚期KOA的发生率。基于此,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关节分会制定了本指南,从EKOA的定义、诊断、非手术治疗及策略,最终形成了13条推荐意见,旨在提高EKOA诊疗的水平和科学性,进而延缓EKOA患者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疾病负担。

早期KOA(early-stage KOA,EKOA)是KOA病程的早期阶段,其特点是骨、软骨下骨等组织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对于EKOA的重视和治疗,有助于减缓、停止或逆转疾病进展。相较于中晚期KOA,EKOA的诊疗重点在于及时诊断、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同时需特别关注膝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等组织损伤,促进其修复,达到延缓、阻止甚至逆转EKOA进展的目的。

EKOA一直存在定义模糊的问题,近年来MRI的快速发展为EKOA的精准定义创造了条件,本指南将MRI上显示的软骨损伤退变、骨髓水肿等作为EKOA的定义之一,并用WORMS评分对软骨形态、骨髓水肿评分。指南中规定EKOA定义满足:(1)膝关节疼痛时间>1个月。(2)以负重(站立)位膝关节X线片KL分级0~Ⅱ级。(3)MRI表现至少满足以下1项:①全器官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软骨形态评分1~5分;②WORMS骨髓水肿评分2~3分。

指南中还指出EKOA需与外伤性膝关节损伤、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膝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慢性软组织劳损性等疾病进行鉴别,并推荐在EKOA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体重控制、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以及使用膝关节辅具等基础治疗上,配合口服或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当单一治疗方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可考虑采用“联合”治疗策略,将不同治疗作用的药物或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指南原文:

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与非手术治疗指南(2024版).pdf


03

强直性脊柱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4)

【出处:中医杂志】

【发布日期:2024-08-2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以骶髂关节及脊柱疼痛、僵直为主要症状。AS属于国际重大疑难病,我国患病率约为0.3%,男女患病比例为2:1~4:1,发病年龄多为15~40岁。本病致残率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中医药改善AS症状和缓解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基于此,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制定本指南,为更好地促进我国AS的中医规范化诊疗。

中医药治疗AS应以控制疾病活动,改善症状和体征,预防或延缓骨结构损伤,改善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指南将AS的中医辨证分型归纳为肾督亏虚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瘀血痹阻证。

中成药治疗方面,指南推荐风湿骨痛胶囊、益肾蠲痹丸和正清风痛宁片以补肾壮督、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此外,中药还可联合生物制剂或外治法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指南中还建议每1~3个月对患者疾病状态、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持续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时,在临床医师指导下酌情减停药物,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配合合理的膳食,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病情,减少疾病复发。

指南原文:

强直性脊柱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4).pdf


04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发布日期:2024-09-24】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OPHF)是老年人常见骨质疏松骨折之一,发生率仅次于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OPHF患者骨质量差、骨折粉碎、愈合缓慢,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临床诊疗困难。中西医在OPHF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有各自的优势,能够形成良好互补,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和中医。基于此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和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本指南,就OPHF的中西医协同诊断、治疗与康复方面提出13条推荐意见,旨在促进OPHF中西医协同诊疗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改善患者功能。

指南中推荐对OPHF采用中西医协同诊断的诊断方式,在西医诊断的基础上辅以中医诊断,明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指导中医中药调理方案,改善全身及骨质疏松状况,促进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康复。

对于无移位或一部分OPHF患者,指南推荐行非手术治疗,采用中医传统正骨手法复位后进行固定,同时OPHF患者应积极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在充分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3基础上,根据患者身体条件选择促骨形成或抑制骨吸收治疗,延缓制动期快速骨丢失,促进骨愈合。根据辨证分型选择对应中医汤药治疗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增强骨质量。对于OPHF患者局部肿胀疼痛及关节僵硬等症状,采用中医外用药治疗、针灸疗法辅助治疗可减轻损伤局部肿痛及关节僵硬等症状,而对于骨折脱位或移位≥5mm且闭合复位失败的OPHF,指南推荐西医手术治疗,中医辅助治疗的治疗方式,可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若内侧壁缺损,可增加内侧锁定支撑钢板等手术治疗方式,此外在康复阶段,指南还推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调理患者的心理健康及饮食运动等方面,以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恢复。

指南原文: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pdf


05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出处:中医正骨】

【发布日期:2024-09-20】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FH)好发于中青年人群,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之一,是因为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酗酒或其他不明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由NONFH所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部分患者甚至会丧失行走能力,不得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但受制于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以及出现并发症后的治疗难度与高昂费用,对于中青年患者必须谨慎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尽可能保留自身髋关节。近40年来,中西医结合保髋治疗NONFH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对于部分早期患者,单纯应用中医药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可以避免手术;对于“围塌陷期”患者采用保髋手术配合中药,可以提高保髋手术疗效。基于此,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骨伤临床循证医学分会制定了本指南。

NONFH的诊断由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定,当髋关节MRIT2W1显示双线征即可确诊。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则有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学会分期、日本骨坏死研究会分型及CT侧位分型等,用于评估NONFH的坏死特点及预后。一般认为,股骨头塌陷是NONFH进展的关键时间点,在塌陷前(ARCOⅠ、Ⅱ期),股骨头的形状保持原有状态,表面软骨无明显损伤;在塌陷后(ARCOⅢ、Ⅳ期),因软骨失去软骨下骨支撑而出现褶皱变形,且失去软骨下骨来源的血供营养,导致软骨加速退变。

在治疗方面,对于ARCOⅠ~Ⅲ期的NONFH患者非手术保髋方法包括限制性负重、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中医药在该时期也具有出色的疗效,可辨证用药。

对于早中期患者的手术治疗,指南推荐根据病情选择保髋手术,对ARCO Ⅳ期,且年龄>55岁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指南原文:

2024-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_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骨伤临床循证医学分会.pdf

点击下方获取全部指南共识:

2024Q3骨科领域指南原文.zip


-END-


编写 | 雪晗

校对 | 子宸、媛大

排版 | 子宸


新医汇
医药科普新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