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痛非“英雄”,疼痛专家教你正确应对慢性疼痛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慢性疼痛的诊治现状极不乐观,疼痛知晓率仅14.3%,就诊率不足60%;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不足20%,治疗满意度也非常低,仅8.89%。防治疼痛知识的普及、疼痛患者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打造“无痛生活”的重要一环。“忍痛”背后具有哪些隐患?如何减少慢性疼痛带来的危害?日常生活中患者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本期,新医汇·名医会客厅特别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每晓鹏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黄东教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师存伟教授和贵州六盘水首钢水钢医院左正敏等知名疼痛专家,为我们剖析疼痛隐患并分享相关实用建议。
Q1
老百姓“忍痛”背后的存在哪些隐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每晓鹏教授:
疼痛不仅带来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疼痛常伴随睡眠障碍和情绪波动,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及家庭关系。此外,忍痛可能导致疾病诊断延误,许多疾病初期症状即为疼痛,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因此,面对疼痛,我们应积极寻求医疗帮助,保障健康。
Q2
患者的自我管理在控制疾病进程中的重要性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黄东教授:
骨关节炎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它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年龄是主要影响因素。现有治疗手段虽能减缓其发展,但无法改变最终结局。患者需通过长期锻炼、保持正确姿势、注意天气变化等自我管理措施来减少发病和缓解疾病进程。结合健康教育提高自我认知,共同管理疾病,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Q3
如何减少慢性疼痛带来的危害?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师存伟教授:
长期未缓解的慢性疼痛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和家庭、社会关系。我们需重视患者的疼痛治疗需求,将疼痛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治体系,以促进全民健康,避免遗误“健康中国”战略。
Q4
应该如何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
贵州六盘水首钢水钢医院 左正敏教授:
在地方层面,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较弱,常不知就诊科室。为此,我们开展疼痛科普教育,强调早期预防的重要性。目前,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绝经期人群,通过饮食起居和补钙等早期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骨量减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