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朝阳在财经论坛上表示今年大环境不好,人们焦虑感明显,很多人一毕业就处于负债状态,不能也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他建议年轻人管好现金流,不要负债,不建议“掏空六个钱包”消费。
这几年,“掏空六个钱包”是个流行说法,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全没放过。这其实是一个特别悲剧、特别糟糕的状态,但就像中国社会的许多事情一样,它又被赋予了很大的“悲壮感”,而且免不了“坏事变好事”,甚至有人将之视为“中国人重视家庭”的证据。
如果一代年轻人中的大多数都无法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哪怕只是世俗眼光的美好生活,比如“人不能没有一套房子”),那么他们的父辈和祖辈要考虑的不应该是掏空自己的六个钱包,而应该是“我们做错了什么,才让年轻人面对这样的社会”。
在中国社会,许多父母和老人都会将“我为孩子辛苦了一辈子”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他们对“养育”这个词的衡量就是房子和存款,简单点说就是“钱”。在这种社会语境下,即使是“掏空六个钱包”去换一套房子,也是一种证明“一切为了孩子”的认同甚至“荣耀”。
在“掏空六个钱包”的同时,无数人以“为了孩子”的名义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多年前,我在一个场合遇到一位母亲,她很动情地说自己的人生全是为了孩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她举了一个例子,说自己从未单独进过电影院和博物馆,都是陪着孩子去,“一来舍不得电影票钱,二来也没有这个时间和心思,作为一个母亲,只顾着自己玩是可耻的”。
这个说法有点像中国人非常喜欢的那种叙事模式,比如“自从有了孩子,自己再也没有吃过鸡腿”,还有那个流传多年的“妈妈一直吃鱼头,其实不是喜欢,而是要把鱼肉留给孩子”的故事。
这些赞颂自我牺牲的说法和故事,真的很伟大吗?我持怀疑态度。因为在那位母亲说自己从未单独进过电影院和博物馆时,我看到了她孩子眼中的尴尬,甚至带着些恨意。从世俗眼光来看,她的孩子很优秀,但从“人”的角度来看,她的孩子显然背负着很沉重的压力,没有任何松弛感可言,这种压力很可能来自母亲,因为他不管做什么,第一时间都先看看自己的母亲,说完话之后,也会习惯性谨慎小心地望向母亲,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
如果作为父母,将放弃自己的人生视为付出的必然代价,孩子所背负的压力可能无法想象。同时,如果父母都没有经历过正常的人生,又拿什么来作为孩子的榜样呢?
与此同时,许多父母和长辈基于这种代代相传的稳定意识,习惯谨小慎微。他们对“适应社会”的理解,往往是只适应低标准,最常见的说法是“不管环境有多恶劣,你都应该学着适应”“这个社会就算有再多问题,你也要学着适应”“哪里都有好有不好,你要适应,要学着忍受”……都是在强调面对糟糕的环境时学会适应,有几个家长会跟你说“尊重自由、尊重个人权利是世界文明的主流,你要学会适应”?
所以,这种谨小慎微,恰恰说明中国家庭教育的“适应社会”本质上是“无底线适应”,只强调适应社会糟糕的那一面。说白了就是“你掉进粪坑了?那不要想着爬出来啊,你这是不适应的表现,你要好好在粪坑里呆着,学会在粪坑里呼吸、吃饭和生活,这才是适应。”但正常人的适应社会,不是应该努力从粪坑里爬出来,呼吸正常空气吗?
我经常强调一句话:一代人越是强调“无底线适应社会”,就越会给下一代人带来更难适应的社会。
“掏空六个钱包”也印证了这一点。很多人并不明白,正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正是因为谨小慎微甚至纵容一切邪恶,才会出现要掏空六个钱包为了孩子的事情。如果将价值观和常识放在第一位,努力改变社会,就不会让孩子陷入“掏空六个钱包给首付”的境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很多人觉得自己自我牺牲,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但孩子面对的社会却越来越难。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代代人并没有真正为孩子做应该做的事情。所谓“为孩子付出一切”,很多时候不过是在粪坑里“适应社会”的人将孩子死死摁在粪坑里,不准他爬出去。
教育孩子在公交车上见到小偷千万别声张的父母,年轻时批斗老师甚至批斗父母如今却天天说“过去风清气正”的老人,张嘴就是“女人三十岁还没结婚就没人要了”“女人不生孩子就像母鸡不下蛋,等于没有用”“没有编制就等于没有正经工作”“你不结婚就是自私就是对不起父母养育”的那些人,即使真的为孩子掏空钱包、付出所有的时间,也不值得赞美,因为他们连“人”这个字都配不上。
为人父母,要时常想想自己能为孩子留下什么,钱当然重要,但比钱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钱会花完,也未必能够抵御通胀或者更大的风险,但有些东西却能支撑孩子一生。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