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明治维新

文摘   2024-11-30 11:15   广东  

“日本人在决定引入西方的生活方式时就已经意识到,无论是出于发展产业还是稳定政局,改善交通与通信手段都乃当务之急,而其中要务就在于修建覆盖全国的铁路网络。1873年,当我抵达日本之时,这个国家还只有一条从东京新桥至横滨的18英里短途铁路,这还是1872年10月14日刚刚由天皇在一片喝彩声中亲临现场开通的。当时还身在不列颠的我也在《伦敦新闻画报》上看到了相关报道,这也是日本这个国家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

得到这个最初印象的亨利·戴尔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不久之后远赴日本,“承担起为这个国家培养铁路等交通与通信设施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明治维新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成功的变革之一,使得日本跻身于强国之列。但它也显而易见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致使日本后来在军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相比同时期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中体现出的果决和付出都更为彻底,也使得工业化得以真正实现。仅仅在交通领域,明治维新取得的成就就非清政府可比。

亨利·戴尔在《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明治维新》中全方位描述了明治维新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在交通方面也不例外。

日本的交通和通信曾经非常落后,在亨利·戴尔看来:

“这是当时的掌权者有意为之,旨在人为加大各地区交流往来的难度。这是因为在幕藩体制之下,各藩都拥有较大的经济与政治自主权,中央政府对各藩领地内的日常事务很难加以控制。因此,历代德川幕府将军与封建贵族总是十分关注那些穿越深深峡谷,跨过无桥河流的上京要道,通常还会派出一定数量的人马驻守在那里。”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的交通与通信仍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明治新政府决心下大力气建设交通网络:

“这不仅是为了将国家连为一体,更是为了借此机会大力发展经济。为此,除了修缮道路,明治新政府还计划敷设铁路、建造汽船,引入包括电信在内的各种近代化通信手段。这些自然都是王政复古之后的全新产物,而对于改善交通与通信的需求更是直接推动了工部大学校的创立。”

让亨利·戴尔惊讶的是:

“起初工部省聘请了大量外籍专家来指导建设相关工程。但随着工部大学校毕业生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加之在其他学校或海外进修的日本人越来越多,原先由外籍专家所承担的工作大部分都转由日本人负责,而土木工程的相关作业更是几乎全由日本技术人员自己完成。当然,最初他们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是平心而论,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在交通与通信手段上所取得的非凡进步的确令人瞠目结舌。”

第一个在日本提出修建铁路的人是英国的李泰国。1869年,他从中国来到日本,向明治政府提议由自己作为英国资本家的代理人,为敷设铁路提供贷款。亨利·戴尔写道:“这条由东京至大阪且途经横滨的铁路共需贷款100万英镑(约488万円),年利率为12%,本金则需要在12年内还清。日本政府将拿出铁路建成后的一部分收益作为贷款担保,同时英国资本家还将拥有通商口岸所产生外贸关税的留置权。”不过他的融资工作并未成功,最终转由英国东方银行为日本的铁路建设提供贷款。

当时,日本工部省全权负责铁路工程建设,因此日本铁路业最初采取的完全是一种“官营”的运作模式,推进也非常缓慢。直至1885年,伴随着日本近代内阁制度的建立,工部省被撤销,新设立的铁道局则成为内阁的直属机构。1890年,铁道局改称“铁道厅”,转由内务省管辖。1892年,铁道厅脱离内务省,成为新设立的通信省的下设机构,同时恢复“铁道局”的机构名称。

在这一期间,日本铁路业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也是明治维新期间值得一书的一步。《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明治维新》中写道:“鉴于国民很早就认识到了铁路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加之本土技术人员已经可以自力更生,日本政府觉得是时候采取一种更为高效的建设方法了。于是,民营公司开始被允许参与日本的铁路建设。”

而且,因为考虑到新成立的公司很难准确计算建设成本与相关支出,更加无法预估通车后的客运量及投资回报,日本政府因此承诺将会提供一定数额的补贴,同时表示愿意尽可能地为建设工作提供便利。就这样,日本铁路民营化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虽然日本铁路的投资者们不乏投机者,但整体来说,这场轰轰烈烈的民营铁路运动相当成功。当时日本舆论对民营还是官办一直有巨大争议,可从历史进程和效果来看,前者的推进显然是可贵的。

亨利·戴尔有“日本工学之父”之称。1873年,年仅24岁的他受伊藤博文的邀约来到日本,出任工部大学校首任校长,为日本近代化工业建设和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指导修建了明治初年许多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明治维新》没有太多故事成分,有着技术人员的严谨,列举了大量数字和分析。这种全方位的细致描绘略显枯燥,但胜在用数字说话,资料性很强。

值得一提的是,亨利·戴尔之所以结识伊藤博文,是因为伊藤博文所在的日本考察团。1871年末,日本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的庞大考察团,对欧美各国展开长达近两年的详细考察。在全方位了解各国之后,日本聘请了一批技术人才,帮助日本筹建培养工科人才的学校。亨利·戴尔亲历了这场日本的大变革,他认为“日本的近代化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国家内生的改革动力;其二是国民觉醒的主体意识,即国民已经清楚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以及国家内藏的发展可能。”

日本学者加藤诏士在评价《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明治维新》时还提到,亨利·戴尔在书中强调了另一个关键点:明治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分配财政资源时始终将科技教育置于重要位置。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许印证了当时世界各国变革的一个规律:失败国家各有各的失败,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

书名:《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明治维新》

作者:[英] 亨利·戴尔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唐双捷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他用自由、希望与不顺从对抗荒诞世界,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焚书之后,他们就会焚人


这个强大公国的故都,有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黄芥末和焗蜗牛


奥斯维辛没有幸存者,最好的人最早死去


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战胜谎言


爱因斯坦等知识分子逃离纳粹德国后,为何纷纷奔向美国

欧洲价值
欧洲没落了吗?没有。为现代文明奠基的它,经过二战后的痛定思痛,冷战后的融合,已成为价值观最为多元、人道主义最为丰沛的地区,这也正是欧洲价值所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