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
今天,我们要离开阿塞拜疆,前往格鲁吉亚。
早饭后,8点出发,乘大巴继续向西行。中途在一个超市附近停车,买了一点水果和果汁,将手里还剩的一点点阿塞拜疆货币用光。这次在阿总共换了25美元,除了上洗手间,主要是靠两次进超市购物用掉。看来这趟参团旅行不怎么花钱。
2小时后来到舍基关口。
到达阿塞拜疆边境时,排着长队等待。很慢很慢。我记得从前在巴尔干半岛旅行,过克罗地亚、黑山、波黑等等边境时,都很快的。看来,各国效率还是不一样。也没办法,就是一个字:熬。
出境后就是一个几百米的上坡路。这个大坡很有点名气,出团书上特地提醒这段路有点累。狭路两边是高墙。我是空手走,所以还不觉得累,提着行李的人,算是一个考验。
坡顶就是格鲁吉亚的海关。又排着长队,入关。格鲁吉亚对中国人免签。但是入境手续还是照样要办的。
入境后,导游杨先生带着大巴在那儿等候,很顺利地接上头。杨先生是哈尔滨人,曾留学俄国。说到哈尔滨的地方,有南岗等地,于是我有亲切感。我记得大舅舅住在南岗河沟街,我去过两次。好像是哈工大的房子。舅母是哈工大副校长,我猜那是学校分给她的房子。导游用微信给我们换格鲁吉亚货币,每次少量,不够再换,多了可以退,太方便了。导游说,经过他考证,一般中国人起初出国不会将格鲁吉亚列入,至少是游过30个国家的人才会参这个团。可见他是个有经验老资格的导游。有人问我去了几个国家,我说这是第55个。她说,我比你少,40几个。我后来慢慢了解,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多数人还真是都游过30个以上国家的。另外,我还发现,这个团除了退休这一共同特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历普遍比较高。
格鲁吉亚面积只有6.97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为373.6万。这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地处亚洲,却满是欧洲风情。甚至还是欧盟候选国。这是一个风光旖旎非常适合旅游的国家。它处于高加索山脉之上,2/3以上国土面积都是山地或丘陵。又有300多公里的海岸线。融合了多国的景致,德国的古堡、瑞士的雪山、法式的葡萄园等,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鲜花四季不断。我才知道,高加索三国出团书上写的“上帝的后花园”,原来是专指的格鲁吉亚。导游讲了一个格鲁吉亚传说:上帝分配土地的时候,格鲁吉亚人忙于享乐而失去了排队得到土地的机会,因此,他们没有从上帝那儿得到土地。然而,当格鲁吉亚人邀请上帝参加他们的聚会时,上帝非常享受,因而将原先留给自己最好的土地都给了格鲁吉亚人。
乘大巴前往格鲁吉亚第一个景点,红酒小镇或称爱情小镇西格纳吉。它位于格鲁吉亚的东部,距离阿塞拜疆边境60多公里,距离首都第比利斯100多公里。
今天和昨天一样,赶路,没时间安排中饭。怪不得旅行社强调不收75岁以上的老年人,旅行强度是有点高。我们在车上吃了自己准备的面包、水果、榨菜和果汁。因为昨夜睡眠较好,所以我还不觉得疲劳或辛苦。
1小时后到达西格纳吉。西格纳吉历史悠久,是个千年古镇。
小镇依山而建,城中许多路都是坡路。下车后跟着导游,走过高坡,来到西格纳吉中心的一个小广场。
只见一个古老的艺术喷泉。喷泉旁走上大台阶梯,就是24小时不关门的结婚登记处,二层楼。往前走是镇政府和州政府,古典风格的小楼。
再往前走,上坡,是小镇中心的一个大广场。广场上的树木花草都作了精心的园艺塑造。边上一面长墙上,刻着一串串二战阵亡者的名字。对于民族的烈士个人的尊崇,值得我们学习。这里还见到一些名人塑像,有诗人与哲人。
再往前一个小广场,有一家著名的旅店,四层小楼。
小镇的街道清静而美丽。石板路与鹅卵石路令其呈现一种优雅气味和历史感。牵牛花、石榴树与无花果随意而生,许多人家都种植着葡萄,有的甚至在门上挂着葡萄酒。据说,格鲁吉亚是目前公认的红酒发源地,而西格纳吉的酿酒历史也非常悠久,是知名的红酒产地之一。
站在一个观景平台上,美丽的小镇映入眼中。阳光和蓝天白云之下,一排排红色的屋顶之间,有教堂的尖顶和钟楼,黄土色的城墙和城堡、美丽的宅院与花圃穿插其中,可以俯瞰山下的村庄和绿地,还可以远眺高加索山脉。风景如画,而且呈现一种浪漫和童话般的气氛。
出城门洞。导游领我们站在一处山坡上,可以看见沿山蜿蜒而建的古老城墙与瞭望塔。城墙很长很长,可惜我们拍的是远景,影像不清晰。据说当年蒙古大军西向突进时,这里还曾是抵御侵略的最前线。
最后走到城墙的一个门洞和碉堡。许多人往上爬,只是道路很窄,只能过一个人。我爬到一半,受到家人强力劝阻,心里也觉得没太大必要,就下来了。
导游宣布解散。我们沿着来路慢慢往回走。
特地弯到刚才导游带我们去过的一个热闹的餐厅集中地。那里有好几家悬崖餐厅和特色餐厅。小镇里有很多酒店、餐厅占据了这种绝佳的位置,有的修建了观景台。在那观景和休憩之后继续往回走。
离集合还有十分钟。我坐在婚姻登记所的台阶上,打开手机。昨天在群里有人问到某国是否社会主义国家,我答复了。今天又有人接着问,那个名叫某某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领导人是世袭制呢?这种封建世袭难道与社会主义不矛盾吗?
人都知道微信发言有各种限制。我想了想,用大概不会触发敏感词的话回答他:祖师爷马克思批判了多种被称为反动社会主义的东西,其中有一种叫封建社会主义。马老称其“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哈哈!这样说,不知道是否符合你的要求?这是在中国传播最广、稍有点文化或读过大学的人就知道的一篇最著名的马恩著作(《共产党宣言》)里说的,我只是引述老马的话,并未点名。应该不犯忌吧?
有网友在我发的巴库夜景文章下留言,说我是个糊涂的哲学教授。我答复他,你我观点根本不同,各自保留。……,后来我再答复,就被网管屏蔽了。我的学生奇怪,为何我要答复,纷纷劝阻我。后来我也想通了,不再答复。
我现在年纪大了,心理承受能力反而很低,惭愧。最不能听的,就是为侵略辩护,就是夸奖赞美侵略头子。别人振振有词的说辞,我听了就是种种奇奇怪怪的逻辑。因为听了对健康影响太大,只好想尽办法避免,避免不了时血压会升高。对于国际问题,我的关心集中在对中国的利弊。如今谁是祸害中国最大的外国人?当然就是那个P-特勒。这一点,我的几十个知识界聊天群里,答案非常一致。而另外一些群中,答案完全相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古语,如今在微信群中完美体现了。说起来,老H-特勒既不贪财也不贪色,而P-特勒又贪财又贪色,可是就有不少根本没见过他的人喜欢他。两拨人碰到一起,是绝对没有讨论或辩论余地的,比起文革中两派更无妥协可能。那时候虽然争得死去活来,到底还都声称自己才是真正高举毛旗帜的人呢。
(2024年6月22日下午追记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