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两世遗(季瓦里修道院与生命之柱大教堂),值

2024-07-06 06:20   上海  

      2024年6月5日


      离开安娜努利要塞,我们团分成两拨。一半人由导游带领前往季瓦里修道院,另一半人导游安排他们在一个咖啡厅休息。据称团里有心人做了功课,提出有两个世遗项目不在我们的旅游清单之中,希望补充。导游向公司申请之后,以这两个项目再加第比利斯夜游,作为一个自费项目,每人50美元。昨晚征求意见时,我们立马响应。


      大巴往南,不久到了姆茨赫塔。


      季瓦里修道院Jvari Monastery在山顶上。远远就能看见。据说,当年,引领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的圣尼诺修女将十字架矗立在山顶,就是为了从姆茨赫塔的任何位置,都能一眼望见它。这也似乎是后来格鲁吉亚人选址教堂时的一种惯例。例如,我们参观过的圣三一大教堂,16金刚柱等,都是在山上高处。


      下车后,我们跟着导游步行上山。


      他先带领我们站在修道院旁的山崖边,俯瞰山下,姆茨赫塔的风光一览无遗。可以清楚地看到河畔的生命之柱大教堂,以及它四周遍布的红色屋顶。两条河流在此交汇,蓝色的融化自北方高加索雪山的Aragvi阿拉格维河,和黄色的从西南方土耳其过来的Mtkvari姆特克瓦里河,在山脚下合二为一,融合成库拉河,一路往南20公里就到了首都第比利斯。神奇的是,一条浑浊,一条清澈,交汇处一条清晰的界线。可惜我拍的视频没有清晰显示这条线。


      公元前3世纪到5世纪,姆茨赫塔曾是格鲁吉亚的首都。4世纪时来自耶路撒冷的修女圣尼诺来此传教。她最终令当时的国王米里安三世皈依,并于公元327年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姆茨赫塔成为了格鲁吉亚的宗教中心。1994年,季瓦里修道院和包含生命之柱教堂在内的姆茨赫塔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


      最早的十字架是裸露在山顶之上。公元585年,当地的一位公爵tepanoz一世,出资并主持兴建了季瓦里修道院,将十字架移入其中保护起来。格鲁吉亚语“季瓦里”意为十字架,所以也被称为圣十字修道院。


      已经1500多岁的季瓦里修道院,一幅饱经沧桑的面容。外围已是断壁残垣,外墙坑坑洼洼,墙上的雕塑也已经残缺不全。据说,修道院自建成到如今,没有大规模重修过。惟其如此,她所显示的历史厚重感,令人震撼。


      步入修道院主厅,一眼看到的就是那架千年的神秘十字架立在中央神坛上,四周摆满鲜花。这个看起来朴素至极的木质十字架,在满屋摇曳的烛光里显得厚重而神圣。据网上资料说,圣尼诺十字架是King Mirian受到感化信奉基督教后建造的,上面刻有圣经相关的雕刻,算得上是格鲁吉亚的第一国宝。


      室内光线昏暗,墙体表面还留着建筑石材天然的凹凸不平。里面空间很小,很快就走完了。


      在修道院外的草坪上休憩片刻时,我对某亲说,你喜欢P-tin,可我是很不以为然。他的回答初听有些惊讶,一细想并不特别意外。原来他心里另有不少看法。不过,他对于战争前景的忧虑,这一点我也略有同感。小乌不可能割地投降,大鹅也难有胜算,找不到让晋凉公体面结束的办法之前,确实如此。我不知道,万一上帝打瞌睡,让那个与晋凉公惺惺相惜的疯子当选漂亮国总统,是否是晋凉公体面撤军的一个机会。让我感动的是,现场有多人说出让我共鸣的话语,尤其是几位女士令我惊讶。人们往往误以为女人总是感性十足而理性往往不足,尤其在世界大事方面显得“头发长见识短”。我是赞赏地看到女性主义(女权主义)近三十年来在中国的发展。今天,一下子遇到多位头脑如此清醒的中国女性,我感到希望与欣慰。


      随后下山进城。下车后通过一条小商品街,朝生命之柱大教堂(Svetitskhoveli Cathedral)走去。一个人在我们前面给我们拍照。导游说不必理他。不过是为你照相,到时制作好商品问你要不要。


      沿着高高的围墙走到景区大门口。生命之柱大教堂初建于4世纪,经历两度被毁与重建,如今现存的这座教堂建于1010-1029年,由中世纪的格鲁吉亚建筑师Arsukisdze完成。在我们昨天参观的第比利斯金顶圣三一教堂建成前,生命之柱大教堂是整个高加索地区最大最宏伟的东正教教堂。


      进教堂,一眼看见正厅中墙上巨大的耶稣画像。墙面与屋顶满是宗教内容的壁画,堂内还有一些别的教堂没有东西,例如,中心有类似于石龛的东西,上面有火烧痕迹;边缘有石头隔断的小型空间,陆续有头巾妇人对着祈祷。


      这座教堂的重要价值之一,是这里有埋藏着圣袍的茜多尼亚墓。据《圣经》记载,公元1世纪,耶稣受难时一位罗马帝国的士兵拿走了他的贴身长袍。格鲁吉亚的传说是,一位名叫伊利奥兹的犹太裔格鲁吉亚人当时就在耶路撒冷,他从罗马士兵手中买下了耶稣的袍子,带回姆茨赫塔。他的姊妹茜多尼亚在触摸到袍子的瞬间,立即在充满神圣感的情绪冲击下死去。人们无法将圣袍从她手中卸下,只好将她和圣袍一同下葬。后来坟墓长出一棵高大的雪松。4世纪时,圣尼诺决定在姆茨赫塔建造格鲁吉亚第一座教堂。雪松的树干被做成了支撑大教堂的7根柱子。建造过程中,第七根柱子突然浮在空中,圣尼诺彻夜祈祷,柱子才终于落回地面。相传第7根柱子流出的圣液可以治愈病痛,米里安国王因此把教堂命名为Svetitskhoveli,在格鲁吉亚语中,意思是“被赋予生命的木柱”。这就是生命之柱大教堂的由来。在宗教传播的过程中,这种神迹和上帝显灵的传说,往往是屡见不鲜的。


      摇曳的烛光,虔诚的信众,沉默的游人……


      我走出教堂,围着它绕一圈。巨大的院子,多数地方覆盖着草坪。四周被高墙包围。有一栋二层楼房,应该是神职人员的办公与休息场所。教堂外墙壁上、屋檐上,拱门上,窗框上,有各种精美的宗教雕塑和壁画。指着有一只手被砍断的画面,导游讲了一个关于教堂建筑师Arsukisdze比较凄惨的故事。


      教堂外的空地上,有一个十字架立在那儿。据说,圣尼诺来到格鲁吉亚传教时,她用自己的头发将两根葡萄藤绑在一起作为十字架使用。葡萄藤制作的十字架带有自然弯曲度,几个世纪传承下来,就成了格鲁吉亚十字架的独特造型。我不知道它是原本,还是现在的复制物。过了16个世纪,原物应该没保存这么好吧?


      结束参观,我们回到停车场。此前大巴已经去将另一半团友接来,两股人马会合了。在我们的车前,有人摆着一个木架,上面有我们的照片做成的若干个冰箱贴。我看我的那张照片拍的不错,冰箱贴做工也还好,于是就问他,how much?他回答25刀。我觉得太贵了,就随口还价,10刀。这是我能接受的上限。他又说20刀。我觉得没有继续的意义,就上车了。最终没有一个人买,他刚才的劳动全枉费了。



       2024年7月6日晨追记于上海。

一哲土方
人生的丰富性比正确性更重要。 本公众号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一哲的原创分享平台。涉及旅游、性灵、史政等。 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