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术语——梵呗

旅行   2024-07-29 12:22   新加坡  

梵呗

梵呗(bài),又称梵匿,音译为梵览摩(Brāhma),用来代指印度地域事物,也可指清净无染的。是由梵(梵文Brāhma)和呗匿(梵文pāṭha)的组合。呗匿原是印度宗教惯用的唱诵风格,后来被引入到佛教音乐中。简单来说,这种风格是为了方便经文的讽诵,而渐渐形成具有特定旋律与节奏的音声组织。在汉地,大多称为梵呗。因此,梵呗也可解释为印度式的讽诵或清净的讽诵。

呗(bài),是呗匿的简写,对应的梵语是पाठ(pāṭha)或पाठक(pāṭhaka)。呗对应音节pā,匿(中古汉语娘母nrik或透母thok)对应音节ṭhak-。本意为唱诵,有时加以音乐(梵乐)伴奏,增强节奏感和可记忆性,方便诵经。

梵呗随着汉传佛教传入到朝鲜半岛和日本。朝鲜文称为범패/梵唄(Beompae)。梵呗是日本佛教颂歌的一种风格,主要用于日本天台宗和日本真言宗。它主要的两种风格分别是浪曲(Rōkyoku)和 力曲(Rikkyoku),分别描述为难记和易记。

梵呗与雅乐一样,采用Yo音阶,这是一种五声音阶,升序音程为两个、三个、两个、两个和三个半音。


梵呗主要有三种用途。首先是讲经仪式,通常在讲经前后进行;其次是六时行道,用于寺院每日的朝暮课诵;最后是经忏法会,如观音菩萨圣诞、梁皇宝忏、水陆法会等。

据《长阿含经》记载,梵呗必须具备五种特性:“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彻。四、其音深满。五、周遍远闻。”

梵呗本身就具有宗教性,因此,尽管比丘按戒律要求不应观听或参与歌舞伎乐,但是佛陀却宣扬呗有五种利益,包括“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不疲劳、声音不坏、语言易解”。这表明“梵呗”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却蕴含了不同的意义。

一般而言,课诵本并不提供旋律的标示,因此念诵经文没有绝对既定的旋律,而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模式。在汉地和藏地,这些模式有所不同。 近现代,净土宗第13代祖师——印光大师(1862~1940)教导了十念法,谱写了多首梵呗曲,如《绕佛调》,并改良了汉地梵呗的模式。


最初佛教传入中国时,来自古印度的佛教僧人主要以翻译佛教经典为主,传授梵呗的僧人却不多。

据《高僧传》卷13记载:“自大教东流,乃译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语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音无授。”

▲顾恺之《洛神赋图》,曹植全身像。

相传,汉地的梵呗始源于三国时期魏国的陈思王曹植,一次,曹植在游鱼山(今山东东阿境内)时,忽然听见空中传来动听清雅的梵乐咏赞,受到感应。他回府后摹写出这些音律,创作了汉地第一段梵呗。这便成了鱼山呗的公案

齐梁时期,南方佛教兴盛,金陵文宣王萧子良于永明7年(公元489年)召集京师善于声乐和音律的沙门,研讨并创作佛呗赞乐,从此确立了以哀婉为主要特征的南方梵呗风格。到了梁武帝时期,梁武帝利用裁定梁朝雅乐的机会,大量引入梵乐与商周以来的中华传统音乐相融合,促成了梵呗的中国化转型。此后,梵呗逐渐称为宫廷雅乐。


公元6世纪,中国南朝僧人慧皎在《高僧传》中记载:“东国之歌也,则结韵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设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

这说明在公元6世纪之前,中国佛教寺院内已经开始流行呗唱。由于中央政府的重视和推广,这种风格不仅在佛教寺院流行,甚至在民间也逐渐普及。

在宋、元朝以后,梵呗及梵乐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分化,全面走向通俗化,并对当时的世俗音乐发展产生了影响,如宋词、元曲的词牌和曲牌。例如,词牌中的《菩萨蛮》和曲牌中的《双调五供养》,以及七弦琴乐中的《普庵咒》等,都是明显的例子。 到了明朝,梵呗和梵乐进一步分化为佛教乐曲金和传统梵呗两部分,佛教音乐日益流俗,与世俗音乐相互吸收的现象变得非常明显。

▲明成祖朱棣画像。布达拉宫与台北故宫收藏的朱棣画像为同一母本。

其中,布达拉宫收藏画像的尺寸稍大,为朱棣赏赐西藏地区的画像。

公元1417年(明·永乐15年),颁布了御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50卷,通令全国僧人习唱,其中包括大量当时流行的南北民歌。


由此可断定,梵呗和梵乐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以下阶段:

• 三国时期的草创与独创;

• 南北朝时期的选择性地融合;

• 唐宋时期的定型、繁盛及对外影响;

• 元明清时期的极度通俗化。


在唐代之前产生的呗唱作品主要有《如来呗》(《如来梵》)、《云何呗》(《云何梵》)、《处世呗》,及《赞佛偈》等,这些唱词都出自佛经。

到了近现代的中国,梵呗发展出了多种流派风格。例如,西南一带的上江腔梵呗在成都文殊院、重庆华严寺等有传承。在中国台湾,梵呗的风格主要分为鼓山调和海潮音这两种。

▲1963年,油画《梵音》,由台湾省画家李梅树绘制。

早期抵达中国台湾的僧人,大多来自福建鼓山的涌泉寺,他们唱诵的调式被称为鼓山调。除了鼓山调外,台湾省还有另一种梵呗的唱腔,名为海潮音。这一唱腔是1949年随从浙江省和江苏省的僧人传入台湾省的。因此,在1949年之前已经在台湾省流传的梵呗曲调被称为鼓山调,也称为本省调。而海潮音则被称为外省调。

鼓山调的速度比较快,骨干音装饰较多,而海潮音的速度舒缓平稳,旋律较为简单。因此,如果希望法会气氛热闹,可以使用鼓山调;如果需要庄严摄心的气氛,则可以使用海潮音。

南传佛教巴利文的梵呗主要以赞颂三宝为主,有时念诵还会夹杂方言。其中,比较著名的呗曲包括《初次礼敬佛陀》、《三宝》、《五戒》、《礼敬佛陀》、《礼敬佛法》、《礼敬僧伽》和《反省五事》。

藏传佛教的梵呗以佛殿乐为主。这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逐渐演变成程式化的佛殿乐曲,并且有专门的乐队来演奏。

佛殿乐,是为寺院内的宗教活动而创作的,主要在佛殿中演奏。它的旋律优美、典雅肃穆,体现了佛殿乐的特色。

藏传佛教的每座寺院都有自己风格的佛殿乐。格鲁派的拉卜楞寺的佛殿乐始创于18世纪初期。当时,拉卜楞寺的第1世嘉木样活佛在从青海返回甘肃的旅途中,允许随从奏乐以缓解旅途的艰辛。从此,旅途上奏乐成了习惯,并逐渐成为拉卜楞寺院的规矩。在不同的时间,僧人们会演奏不同的传统的宗教曲,如清晨演奏《黎明晨曲》,入夜后演奏《卧宿曲》。

此外,拉卜楞寺保留下来的佛殿乐曲已寥寥无几,包括《姜怀优索》、《万年观》、《五台山》、《孝卡麻尔》、《喇嘛达夏》、《智布钦加居》、《仁钦恰尔帕》、《堆彭》、《巴华尔》、《投金千宝》等。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原创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版权申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属:“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2.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文章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3.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图片时必须保留:“图片水印: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1)专注于喜马拉雅文化的研究;2)分享诸派唐卡绘画的技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