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叶巴寺以传说中的108个修行洞窟群而著称,但实际上仅有80个,这些洞窟群分布在不同的年代。从山脚向上仰望时,发现整个山形宛如一尊庄严的度母。
西藏的民间谚语: 西藏的灵地在拉萨,拉萨的灵地在叶巴;到拉萨不到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做领。
▲远眺天葬台。
据史料记载,扎叶巴寺兴建于公元 7 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སྲོང་བཙན་སྒམ་པོ་)为他的5个王妃分别修建5座寺院,其余4座寺院分别为大昭寺、小昭寺、鲁普岩寺、帕邦喀。
松赞干布的王妃芒妃赤江(藏文 མོང་བཟའ་ཁྲི་ལྕམ།)生下了他唯一的儿子共日共赞(藏文 གང་རི་གང་བཙན་)后,“在一块岩石上修建了一座神殿和一座佛塔,以供奉这对母子的护法神。这座山类似于扎叶巴地区的度母坐像”。
起初,扎叶巴寺是一座小神殿,后来历经多次扩建和修缮,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这座紧密嵌在崖缝壁间的扎叶巴寺。
松赞干布、莲师、帕当巴桑杰、拉隆贝吉多吉、阿底峡等先后在扎叶巴寺进行闭关修行。
▲月亮洞的入口。
月亮洞,相传莲师(藏文 གུ་རུ་རིན་པོ་ཆེ།)曾在这个修行洞禅修了 7 个月。洞内藏有一块石头,上面留有莲师用神通踩出的脚印。此外,关于月亮洞名字的由来,有2种传说。一种是说赤松德赞(藏文ཁྲོ་སྲོང་ལྡེ་བརྩན། ཁྲི་སྲོང་ལྡེ་བཙན)的一位大臣在这个修行洞证得成就,乘着月光飞到天上,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则是莲师用神通打穿石壁,形成了月亮形状的天窗,从而得名。
除了这些修行神圣的修行洞穴外,扎叶巴寺还拥有其他很多重要的修行场所。比如十日洞,这是集众举办会供法会;太阳洞和密洞,是莲师的修行洞穴;铃洞,则是因为修持胜乐金刚(藏文 འཁོར་ལོ་བདེ་མཆོག།)的高阶上师用神通将铃挂在虚空中而得名。这些洞穴和殿堂共同构成了扎叶巴寺丰富的宗教文化景观。
自格鲁派(藏文 དགེ་ལུགས་པ་)的创始人宗喀巴(藏文 ཙོང་ཁ་པ་།)启动了一系列教派改革,使得扎叶巴寺从原本的噶当派(藏文 བཀའ་གདམས་པ་)改信为格鲁派。
公元 1618 年,第 4 世拉萨活佛(藏文 ཡོན་ཏན་རྒྱ་མཚོ་)圆寂后,格鲁派的色拉寺(藏文 སེ་ར་དགོན་པ)和哲蚌寺(藏文 འབྲས་སྤུངས་དགོན་པ)的僧人们,在拉萨对藏巴汗(藏文 བདེ་སྲིད་གཙང་པ)的势力进行了抵抗。那些幸存的僧人逃到达隆避难,待风波平息后,扎叶巴寺的财产被剥夺,转而归属于达隆寺(藏文 སྟག་ལུང་དགོན་པ)管辖。
▲扎叶巴遗址,摄于1993年。
扎叶巴寺钟,又被称为叶尔巴寺钟,曾是寺内的重要文物。从钟上的铭文及塑造风格判断,这是吐蕃时期的遗物。然而,遗憾的是,扎叶巴寺钟已丢失。
藏学家王尧先生翻译的钟铭(括号内也是王尧先生所加):
持诸胜者(佛)之圣教正法,奉一切普通行,净治善行诸端,获未来一切劫中受用。
1987 年 10 月,为了维持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西藏自治区政府在扎叶巴的寺院大门上张贴了告示,明确告诫所有僧人不得参与任何非法活动,这一举措旨在确保宗教活动的合法性和纯洁性。
1998 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为了进一步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依法拆除了一些未经批准擅自修建的教堂,这一行动有效遏制了非法建设活动,维护了宗教活动场所的秩序和规范。
2008 年,扎叶巴寺的僧人数量依然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是为了保持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确保宗教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2011 年,扎叶巴寺大约有 60 多名僧人,同时,在寺内各修行洞闭关的尼师大约有 70 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