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术语——即身成佛

旅行   2024-09-03 10:57   新加坡  

文章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 03/09/2024。除了“业余”的个人网站外,其他所有渠道均为抄袭和盗窃。

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又称肉身得道、现身成佛、现生成佛、即生成佛,是指在这一生中将凡夫(pṛthag-jana)的色身(གཟུགས)直接转化成为佛的法身(ཆོས་སྐུ།),从而成佛。得道者被称为“即身佛”,在英文中以日文“即身仏”音译为Sokushinbutsu。这是佛教修行者追求的终极成果之一。除了在密宗(རྡོ་རྗེ་ཐེག་པ་)中有着重要地位,即身成佛的理念还深深地融入到净土崇拜和禅宗的修行体系。

在大乘佛教中,有关于菩萨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后成佛的理论。此外,三身理论将佛分为法身、色身和报身三种。早期的如来藏学派曾提出“法身有色”理论,这一主张认为法身与如来藏是有形有色的,能够被观察和认识。这一观点在大乘佛教内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印顺法师(1906年~2005年)在他的著作《如来藏之研究》中说道:

在如来藏法门中,久住大涅槃的如来,是有色相的,这是与二乘涅槃大大不同的。……如来在大般涅槃的真解脱中,是有色的……。这是从大众部“如来色身无有边际”发展而来的。如来藏法门是“法身有色”说。从如来常恒不变,论到众生因位,就是众生身有如来藏。如来涅槃(或法身)是有色的,如来藏当然也有色相。……如来(涅槃)与如来藏,是有色的,有无量相好庄严,这是初期如来藏说的特色。

一些宗派认为,通过特殊的修行方法,不必抛弃肉身就可在现世将色身转化为佛。这种转化方式在不同宗派中有不同的解释。例如,禅宗认为通过明心见性可以即生成佛,就是成为法身佛,但并非究竟佛;而藏传佛教密宗也认可即身转化为法身佛的可能性。有些人主张即身成佛就是达到圆满究竟的正等正觉(anuttara-samyak-saṃbodhi),对此,这种观点也遭到了一些高僧大德的批评,如净土宗的印光大师就对这种看法提出了质疑。

肉身不腐往往被视为即生成佛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这种密切的关联,在汉地,很多人将“即身成佛”理解为“死后肉身不腐”,就是成为全身舍利(肉身佛),有的甚至会显现出“紫磨金身”(紫磨真金色身)。

▲日本东寺,金刚界曼荼罗。

日本东密的创立者空海大师(774年~835年)依据华严宗的理论提出了三种即身成佛的形式:理具即身成佛、加持即身成佛和显得即身成佛。

在早期的藏传佛教中,受到印度性力派的影响,曾一度流行上师与明妃、空行母一起效仿欢喜佛,通过修习男女双修法来实现“即身成佛”的修持方式。

但随着格鲁派执政西藏后,宗喀巴(ཙོང་ཁ་པ་།,1357年~1419年)大师认为这种修行方式属于邪淫行为,违背戒律,因此下令禁止西藏各教派修习这种修法。如今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均不允许这类修法。

▲明朝,张路绘制《道教何仙姑》。

在宁玛派(རྙིང་མ་པ་)中,流传着大圆满(རྫོགས་ཆེན་)法,修行者可以将肉身转化为虹光身(འཇའ་ལུས།),从而成佛。虹光化身的现象表现为修行者的身体在七日内逐渐消失,化为虹光,这与中国道教中的渡劫飞升(羽化)有相似之处。

▲19世纪,莲师虹光身唐卡。

1952年,藏传佛教僧人索南南杰(Sonam Namgyal)据说实现了虹化。

1958年9月,青海黄南州同德县的堪布才旺仁增曾在4名普通人面前飞升,消失于空中,他被认为是宁玛派的一代大成就者。

通常佛教认为,众生在发愿修菩萨道后,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终在最后一世以人类的男性之身成佛。

▲1164年,日本平安时代《平家纳经 提婆达多品》,广岛严岛神社。

据《法华经》记载,修持《法华经》能够迅速成佛。在法会上,文殊菩萨宣讲此妙法,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尊者等听闻后心生怀疑,护法龙神娑竭罗龙王的女儿龙女因久远以来修持《法华经》已然得道,为了坚定会众的信心,她取下身上的宝物供养佛陀,并在刹那间变成男子,前往南方无垢世界成就正等正觉佛果,令会众悉皆欢喜。由于一个世界同时只能有一位成就的佛陀,龙女因此前往他方世界示现成佛。

在初期佛教、部派佛教和小乘佛教中通常认为,只有人类且只有男性才能成佛。而龙女虽属那伽龙族,具大神通,但仍属于畜生道。因此,“龙女成佛”的公案展示了《法华经》的巨大威力,能够实现即身成佛,同时也揭示了“法无定法”的真理,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

中国禅宗主张通过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根据空性理论,真如佛性超越了时空和任何理性概念,并且人人皆具备,无需向外求。因此,禅宗认为,只要放下任何执著妄想,抛弃理性思维,便能直达内心的佛性,见性即能成佛。南禅六祖慧能(惠能,638年~713年)达到了这一境界,并成就了肉身不腐,被尊为肉身菩萨(肉身佛,日语:即身仏)。

另外,常住于九华山的新罗僧人金乔觉(696年~794年),传说为地藏菩萨的化身,他在圆寂后展现出肉身不腐的迹象,甚至传言指甲和毛发仍在继续生长。至今,九华山已有14位法师的肉身不腐现象,这些僧人都被视为悟道者。可惜的是,现在只有5尊肉身保持完好,另外9尊已遭损毁。

▲日本东寺,胎藏界曼荼罗。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虽然主要修持声闻乘的解脱道,但即便是在南传菩萨道的理论中,也不认可即身成佛的说法。这是因为根据菩萨乘的修行者需要经过累世的长期修行,积累足够的波罗密(ཕ་རོལ་ཏུ་ཕྱིན་པ་),才能成佛,因此即身成佛在南传佛教的法理中并不成立。

▲辽金时期,河北易县出土,等身三彩罗汉像,现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原等身三彩罗汉组像可能有16尊或18尊,对应佛陀得道的弟子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现存的10尊罗汉像都流落在海外,主要由欧美各博物馆收藏。这组罗汉像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写实主义雕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陶瓷组像之一。梁思成先生曾在《中国雕塑史》中评价易县罗汉像“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不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最精作品也”。现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至于在南传佛教的阿罗汉尊者和高僧当中,虽然偶尔也会出现肉身不腐的现象,但这与即身成佛无关。例如,泰国僧人龙婆瑞(Luang Pho Daeng,1894年~1973年)在入灭100天后肉身不腐;泰国高僧龙婆塔的木乃伊化肉身仍供奉在寺内;缅甸高僧宣隆·西亚多(U Sunlun Sayadaw,1878年~1952年),一位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于1952年入灭后肉身不腐。这些现象并不代表他们“成佛”,只是个别修行者在圆寂后的特殊状况。总而言之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义中,不支持即身成佛的理念,也不认为这类现象与成佛相关。

推荐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原创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版权申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属:“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2.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文章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3.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图片时必须保留:“图片水印: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1)专注于喜马拉雅文化的研究;2)分享诸派唐卡绘画的技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