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只发于微信公众号 @ 10/10/2024。除了“业余”个人网站以外,所有其他渠道均为未经授权的抄袭和盗窃。目前,“业余”并无时间制作相关视频,任何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均为未经“业余”授权的粗制滥造作品。
本尊
本尊,梵文Sveṣṭa-devatā、Isṭa-devatā,藏文ཡིད་ཀྱི་དམ་ཚིག,威利转写yid-kyi-dam-tshig,简称yidam,英文Yidam,音译为娑也地提嚩多,指修行者在坛城或唐卡中的佛、菩萨或明王像,并将其视为修行成就的根本,也就是“自所持之尊”。本尊相当于修行者所修持法的主人翁。通常每位修行者一生只选择一位本尊作为修持对象。密乘弟子通过殊胜上师的指导,获得胜义内密灌顶,从而确定相应的本尊修法,作为上乘的本尊法传授。
在汉地,本尊被视为供养和礼拜的尊像,也称为本师、本佛。女性本尊称为佛母、空行母或明妃,通常作为男性本尊的伴侣。密宗信仰中认为,本尊能够保护修行者,成为修行的护法。如果修行有成效,本尊会亲自向修行者显现。在生起次第的修行中,修行者通过观想自己与本尊合一,达到“无二无别”的境界,从而生起佛慢,最终实现即身成佛。
梵文iṣṭadevatā或iṣṭadevaḥ是iṣṭa(渴望的、喜爱的、崇敬的)和devatā(神或神灵)的复合词,常见于很多关于佛教密宗的书籍中,用以指代本尊。但是,这个词并没有在任何梵文佛教密续文本中得到证实。
藏语Yidam是yid-kyi-dam-tshig的缩写,意为“心的三昧耶”,换句话说,就是与心的本质——固有的纯净和解脱本性——不可破坏地结合的状态。据说这是通过调和参与者微妙身体左脉和右脉的能量流动来实现。修行者专注并认同与左脉相关联的本尊佛或冥想神祇。
▲不丹,Kichu Lhakhang。
本尊是禅修中的冥想神祇,作为冥想和精神修行的焦点,被认为是佛陀果位或觉悟心的显现。本尊是金刚乘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藏传佛教和真言宗,它们都强调通过密宗修持和仪轨更快速地获得觉悟。本尊是三根本之一,也是本尊瑜伽的核心元素。有时本尊被翻译为守护神。
本尊被认为是觉悟品质的显现,是与觉悟心特定层面相连接的途径。修行者在禅修中以极其细致的方式观想本尊,目的是内化自身品质和特性。这种修行有助于净化心灵,积累正面业力,最终领悟空性和现实的本质。
印度佛教以皈依佛、法、僧三宝的缘故,而称为三尊。古印度雕刻菩提树、金刚座、F轮、佛塔、佛足等以供养佛陀。至犍陀罗时期,大乘佛教兴起,以佛像纪念和礼拜佛陀的做法广为流行。密教兴起后,通过字、印、形等来表显佛菩萨的形象。
▲13世纪,西方三圣的种子字,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依次为阿弥陀佛的种子字𑖮𑖿𑖨𑖱𑖾、大势至菩萨的种子字𑖭𑖾、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字𑖭。
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普门本尊,其他诸佛菩萨则作为各门本尊。根据修法的种类和目的不同,各有相应的本尊。总体上,本尊分为字、印、形三种表现形式,并有无相与有相之分。字者如𑖪𑖼(Vaṃ)、𑖮𑖿𑖨𑖱𑖾(Hrīh)、𑖮𑖳𑖽(Hūṃ),分别为大日如来、阿弥陀佛、阿閦佛的种子字。印者如观世音的莲花、辩才天的琵琶等三昧耶形。形者则指相好具足的尊形。
▲唐代,宝庆寺出土阿弥陀佛三尊佛龛。
在净土宗中,自古以阿弥陀佛或弥陀三尊(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为本尊。日本净土真宗除了绘像和木像为本尊外,还以佛号作为本尊,名号分为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九字(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十字(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三种。
▲日本,镰仓大佛。
日本日莲宗专崇《法华经》,便以“南无妙法莲华经”为本尊,或以日莲绘制的“十界劝请大曼荼罗”为本尊,或以本门释迦和本化四菩萨的形象为本尊。
在曼荼罗中的佛菩萨,如果以慈悲的禅定相出现,称为寂静尊(正法轮身);如果以威猛恐怖的明王相出现,则称为忿怒尊(教令轮身)。
在无上瑜伽中明王与明妃相拥的形象,称为本尊双运、欢喜佛,代表了慈悲与智慧的合一。
在个人修行中,瑜伽士通过认同自身的形象、特质和心灵与本尊的相应之处,以达到转化的目的。本尊修行可以根据所选本尊、传承和所遵循的教法而有很大不同。常见的修行仪式包括观想、念诵咒语,以及与本尊象征特质的互动。
本尊包括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喜金刚、大威德金刚和金刚瑜伽母等,祂们各自有独特的图像、曼荼罗、咒语、祈请仪式和修行法门。总体而言,本尊修行是金刚乘的一个显著特征,强调通过与特定的觉悟层面建立个人连接和转化的修行方式。
本尊的作用延伸到藏传佛教三根本框架中,这一概念在金刚乘修行中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个概念将本尊作为“内在”皈依中的三根之一,强调其在修行者精神旅程中的核心地位。三根本包括上师、本尊和空行母或护法神,分别代表着修行者在金刚乘修持上关键的引导和灵感来源。根据学者Judith Simmer-Brown的研究,这一皈依结构可以追溯到莲师的时代。
本尊的造像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反映了修行者内在的状态。这些造像的范围包括寂静相、忿怒相,以及非寂静也非忿怒相。这些显现形式允许修行者根据自己的本性来调和自身的精神修持,为自我实现提供了个性化的方式。丹津·葩默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强调了修行者的本性与本尊显现之间的关系。
传统上,本尊的选择由上师指导,上师会为修行者说明哪个本尊最契合修行者愿望和倾向。随后,上师会将修行者引入所选本尊的坛城,这一过程标志着本尊瑜伽修行的开始。上师的智慧与本尊的觉悟品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与修行者精神旅程的深刻联系。这种联系强调了不可分割的理念,凸显了上师的教导与本尊的本质在修行者的心流中合一的状态。
本尊的意义不仅限于修行,它还被视为金刚乘修行成功的根源。本尊的转化力量在于它象征着觉悟,引导修行者走向觉悟的道路。通过其多样的显现形式、个性化的指导以及上师与本尊之间无缝的联系,本尊修行成为金刚乘成就的基石。
在金刚乘佛教中,本尊修行展现出众多各具特色的禅修神祇,每一位神祇都具有独特的属性、象征意义和重要性。这种多样性体现了金刚乘传统的丰富性和深度,能够满足不同倾向和精神愿望的修行者。
许多标志性的本尊在金刚乘修行中占据重要地位,每一位本尊都代表着特定的觉悟品质。胜乐金刚,通常与金刚亥母相拥示现,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结合;普巴金刚展现了觉悟的忿怒面,象征克服障碍和负能量;绿度母因其迅捷的慈悲和保护而闻名,吸引了寻求引导和帮助的修行者。
金刚乘的广袤密宗神系提供了大量的本尊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修行者的需求。这些神祇既有寂静相,也有忿怒相,使修行者能够在禅修中接触到不同的能量。大威德金刚示现为忿怒相,象征战胜死亡与无明;喜金刚与无我明妃结合,象征空性与极乐的结合。
修行者通常根据个人的缘分或精神愿望倾向于特定的本尊。这种个人联系能引导修行者选择与其内心旅程共鸣的本尊。有些修行者被文殊菩萨的智慧吸引,而另一些则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中找到共鸣。
▲清代,丁观鹏绘制。
本尊的多样性也延伸至金刚乘佛教中的区域和文化差异。东亚的金刚乘佛教(如中国、韩国和日本)融入了摩利支天这样的本尊以及“金刚萨埵的五种奥秘”等。这些变化反映了本尊修行融入当地背景的同时,保留了传统的核心精髓。
在尼泊尔的尼瓦尔金刚乘传统中,主要的本尊是胜乐金刚和金刚亥母。在这传统的寺院建筑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象征自生佛大佛塔(འཕགས་པ་ཤིང་ཀུན་)的主殿;供奉佛陀及其他佛菩萨的显宗殿;以及专供持戒者进入的密宗本尊殿。
▲17世纪,第10世噶玛巴绘制的摩利支天。
中国、韩国和日本的金刚乘传统虽然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如印藏密宗,但也在禅修中使用本尊,虽然他们使用各自的术语。在东亚金刚乘中,摩利支天(འོད་ཟེར་ཅན་མ་)是重要的本尊之一。在日本真言宗中,重要的本尊包括“金刚萨埵的五种奥秘”,分别为:金刚萨埵(Jp. Kongosatta)、欲金刚女(Jp. Yoku-kongonyo)、触金刚女(Jp. Shoku-kongonyo)、爱金刚女(Jp. Ai-kongonyo), 和慢金刚女(Jp. Man-kongonyo)。
在生起次第的修行中,修行者通过观想和高度专注,与本尊(觉悟者)建立起深厚的熟悉感。在圆满次第的修行中,修行者则专注于通过禅修和瑜伽中能量控制技巧来实现心流和身体的转化,与冥想中的本尊合一。通过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两种互补的修行方法,修行者逐渐认识到无处不在的佛性。
Judith Simmer-Brown总结道:“... 本尊是个人禅修本尊,作为一个强大的仪式符号,既代表了上师的心和觉悟传承的师长们,也代表了密宗修行者的觉悟心。认识到这两者不可分割的本质是密宗修行的基础。”
Alexander Berzin在讨论佛教的皈依承诺和菩萨戒时,对修行者提出了一个警示:“具体来说,这种承诺意味着不将最终皈依寄托于神祇或灵体。佛教,特别是藏传形式,通常包含一些面向不同本尊佛或忿怒护法神的仪式或法会,旨在帮助消除障碍,达成建设性目标。进行这些仪式能为负面潜能在微不足道的障碍中成熟而非在重大障碍中成熟,以及让正面潜能更快成熟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如果我们累积了压倒性的负面潜能,这些仪式将无法有效避免困难。因此,供奉神祇、灵体、护法甚至佛陀都不能代替对我们业力的关注——避免破坏性的行为并采取建设性行为。佛教并非护法崇拜,甚至不是佛陀崇拜。佛教之路的安全方向是努力成佛。”
在藏传佛教的金刚乘修行中,皈依通过三根本来实现。修行者依靠本尊进行本尊瑜伽(Deity yoga),以此作为成佛的途径。
近来的西方学术界在解开佛教本尊修行的复杂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杰弗里·塞缪尔 (Geoffrey Samuel) 等学者研究了金刚乘修行的跨文化影响,包括本尊修行在西方背景中的运用。弗朗西斯卡·弗里曼特尔 (Francesca Fremantle) 的研究揭示了本尊的象征和哲学维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其造像及其密宗哲学一致性的见解。这类研究也延伸到视觉文化领域,如罗布·林罗特 (Rob Linrothe) 对本尊视觉呈现的研究;大卫·杰曼诺 (David Germano) 则深入探讨了这些修行背后更广泛佛教背景中的哲学基础。珍妮特·加措 (Janet Gyatso) 和库尔蒂斯·谢弗 (Kurtis Schaeffer) 则探讨了本尊在密宗仪式中的作用及其与性别动态的联系。雅各布·P·道尔顿 (Jacob P. Dalton) 的研究贡献了对本尊修行如何随时间推移以及在不同佛教传承中演变的理解。这些学者共同阐明了本尊修行的多方面特征,丰富了我们对其在佛教中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意义的理解。
推荐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原创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版权申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属:“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2.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文章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3.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图片时必须保留:“图片水印: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