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世贾杰康楚仁波切
1928年12月29日,贾杰康楚出生在四川理塘。在他幼年时期,没获得正式认证之前,他就已经体验到了诸多净相,展现了非凡的灵性。之后,他被送往理塘的格鲁派寺院接受教育和修行。
1935年,根据堪布阿琼的指引,寻访队伍成功找到了贾杰康楚。经由第5世佐钦法王认证为噶杰康玉寺第3世康楚仁波切多杰南嘉的转世。自此,他开始了严谨而全面的寺院教育,内容涵盖了经续、密续、岩传法教、医学、天文、风水、艺术及大圆满等。
噶杰康玉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独立于宁玛派六寺之外,历史可追溯到噶陀派的创始人噶当巴德协。这座寺院曾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可容纳上万人修行。历史上,著名的大伏藏师龙萨宁波曾在此求学,而白玉派的创始人衮桑谢绕的师承也源于噶杰康玉寺。
噶杰康楚仁波切的根本上师是祖古阿本(Tulku Apen)。在阿本祖古的悉心指导下,贾杰康楚领受了深见、广行、实修三派菩提心仪轨、大圆满心部、界部、口诀部、大宝伏藏、索甲伏藏集、遍空自解等重要法教。这些法教为他日后的修行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阿宗甲色久美多杰。
除了祖古阿本外,贾杰康楚还有另一位重要的根本上师——大圆满上师阿宗甲色久美多杰(Adzom Gyalse Gyurme Dorje),他是大成就者阿宗珠巴的儿子。在阿宗甲色久美多杰的法座下,贾杰康楚领受了大部分主要大圆满宁提法教。他还先后接受了蒋扬钦哲确吉罗卓、敦珠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等诸位上师的法教。
1959年,贾杰康楚携家人离开西藏,前往印度。在那里,他担任了文化和宗教事务副处级秘书,为当地的文化和宗教事务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66年,贾杰康楚被任命为文化与宗教事务秘书长。期间,他负责从印度与不丹接壤地区安置僧人。他深知僧人的重要性,因此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生活和修行环境。在他的努力下,修建了多座寺院和社区。
1971年~1976年,贾杰康楚仁波切担任文化与宗教事务主任。期间他不仅在性质上尽职尽责,还以藏医的身份为僧众提供医疗服务。
1980年,贾杰康楚被任命为文化与宗教事务秘书长,并一直担任到1987年6月退休。任职期间,他致力于推动文化和宗教事务的发展,为佛教的传播和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退休后,他仍居住在印度,继续担任宁玛派的佛事顾问,并以这个身份主持了无数场佛事仪式,为僧众提供了精神指引和修行指导。
1987年6月,贾杰康楚退休后,经常旅行到世界各地传法。他学识渊博,不仅精通西藏的历史和传统修法,对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风格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一眼就能辨别优劣和真伪。
贾杰康楚以卓越的修法和精准的占卜能力而著称,他的预测常常灵验无比。作为一名伏藏师,他曾发掘出很多深奥的心意伏藏,这些伏藏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奥秘。更令人钦佩的是,他是少数亲见香巴拉王国的上师之一,这一经历更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
▲贾杰康楚与妻子。
1990年,贾杰康楚在纽约时轮金刚的法会上,特别开示了关于香巴拉王国。这场开示的内容深刻而神秘,至今仍被僧众们提及和传颂。
贾杰康楚仁波切最被人称道的是他的占卜、风水和修法能力。目前印度寺院修持的莲师荟供法本、长寿祈请修法、施身法等,都是他闻名于世的心意宝藏,为僧众们提供了宝贵的修行方法和指导。
1991年,贾杰康楚在印度北部喜玛偕尔邦修建了宁玛派寺院——伦珠其美噶察林(Lhundrup Chime Gatsal Ling)。这座寺院的建立旨在延续法脉与传承,为不同背景的学僧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修行的场所,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佛教文化。期间,培养了很多博学的弟子,也为佛教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2年,贾杰康楚前往法国南部的列饶林(Lerab Ling)教授《缘起除障》(Tendrel Nyesel)。
▲贾杰康楚与儿女。
1994年,贾杰康楚返回四川探亲。
2000年,贾杰康楚在爱尔兰西南岸的佐钦贝亚拉藏传佛教闭关中心(Dzogchen Beara)传授《利刃精藏》(Yang Nying Pudri)。他作为藏传佛教各教派公认的著名伏藏大师,他深厚的学识和修为赢得了广大僧众的敬仰。
2005年,贾杰康楚仁波切在喜玛偕尔邦修建了第2座企美噶察林寺(Chime Gatsal Ling),以供他不断壮大的僧团使用,为更多的信众提供修行和学习的场所。
2019年12月30日,贾杰仁波切圆寂,并在图当(Thukdam)中停留了一个多星期。
贾杰康楚仁波切一生都在为传播藏传佛教事业不懈努力,他不仅在修行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传播佛教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方面做好了更大贡献,也为西藏人民和藏传佛教的兴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贾杰康楚的转世灵童。
▲贾杰康楚的转世灵童与第41任萨迦崔津。
2021年10月1日,贾杰康楚仁波切的转世灵童出生。
欢迎关注公众号“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原创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属:“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2.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文章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3.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图片时必须保持:“图片水印: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