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小吃“四剑客” || 作者 巩童

文化   文化   2024-10-11 22:31   上海  
点上方蓝字天南地北会宁人免费关注


会宁小吃“四剑客”

者‖巩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不断提高,人们追求膳食的合理化、营养化、无污染。人食五谷杂粮不偏食,才符合身体营养均衡的原则。多吃杂粮、多食绿色产品是科学的养生之道。


会宁作为有名的小杂粮基地,种植荞麦、糜子、麻子等多种小杂粮和油料作物,以小杂粮食品为小吃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当下有突出的位置,应该把小杂粮食品打造得更加响亮,成为会宁的一大特色而推陈出新,享誉省内外。


荞面油圈是用纯荞面或佐以少许白面做成的小吃,面发酵好后揉成较厚的圆饼,中间做成圆孔,像麻钱一样的形状。之所以留圆孔,为的是油炸饼时清油能从孔里冒出来,从而能够将饼炸酥炸透。擀好饼后放入滚烫的锅里炸,少许时间后,饼会慢慢上色,成为绛紫色,捞出锅后,在滋滋的响声中,饼便逐渐变脆变酥。温度稍凉些时,抓起一个油光闪亮的荞面油圈贪馋地咬一口咀嚼,一股稍酸带甜的味道沁人心脾,再看那咬过的茬口,荞面略有青色的面貌显露出来。美美的仅几口,便可以将一个荞面油圈消灭掉,但胃口肯定还不满足,连着吃几个是没问题的,那种香甜的味道令人百吃不厌。



有的商家为了投机取巧,在荞面中大量地兑入白面,这就使得做出的荞面油圈的口感大大降低,因为荞面金贵,为了多赚取利润,他们做这些不是货真价实的小吃,大大地毁坏了荞面油圈的声誉。不会做的人,烫面时水温过高,油炸时掌握不好火候,做出的荞面油圈要么太粘,要么成了焦紫色,就不那么好吃了。一个荞面油圈的售价是2.5元,可见这种小吃的价格并不低。听说今年外商在会宁县太平镇被流转的土地上大量种植荞麦,为荞面的充足供应打好了基础。

糜面碗坨是将糜面装在碗里蒸出来的馍,讲究的是糜面要细,烫面时同样要注意掌握好水温,发面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这样蒸出来后就有甜味,口感很好。如果糜面磨得太粗就影响口味,咀嚼起来不细腻、不舒服。当蒸笼里一个个碗坨出笼时,冒着的热气便会把糜面碗坨的香味送入人的鼻孔,已经垂涎欲滴了。那黄橙橙的碗坨稍晾冰后从碗里倒在案板上,从模子里脱出的碗坨上沿圆圆的,比下部要大些,原因是在水汽蒸腾时,碗里表面的糜面溢出碗外稍多一点,像戴了一顶帽子一样。糜面碗坨很酥,用手掰一块会掉渣,得用双手掬着吃。其售价和荞面油圈相同,但比荞面油圈要大要实。糜面碗坨一次不能多吃,否则胃会泛酸,可吃起来非常香甜可口。


记得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在旱地里种了好多糜子,雨水好的年份,糜子的长势很好,高高的个头,茎秆粗壮,饱满的糜穗子沉重地垂下了头,红得像大公鸡的鸡冠。多年以来再也没见过那么厚实的糜子了,即使欠收的糜子也没见到,种糜的人很少,只有山区的农民适当种些。这不禁令人感到这种庄稼稀少的遗憾,因而糜子也成为稀缺的粮种,要吃到糜面碗坨实属不易。

麻腐饸子的原料是把麻籽绞成细末后的麻汁即麻腐,麻籽本来是一种油料作物,用麻汁作麻腐饸子,其味鲜美,品味十足,十分上口。做麻腐饸子要用白面发酵,发好面后用刀切成众多一小疙瘩的面团,然后擀成较厚的圆形饼,把麻汁放到饼里面摊匀,将面饼折起来合二为一,用手指将缝子使劲捏合,呈半圆形,就成为麻腐饸子的雏形了。待锅里的少许清油热了之后,将麻腐饸子放在锅里翻煎,饸子的两面就会逐渐上色,金黄的颜色呈现。掌握一定的火候和时间后出锅,麻腐饸子的面层熟了,麻汁也有了味道,半圆形黄灿灿的麻腐饸子就可趁热吃了,咬一口酥脆喷香,一般有两个麻腐饸子就能吃饱。打着饱嗝,那种惬意舒畅漾在脸上、喜在心里。也有在麻腐里面掺和了少量洋芋丁的,别有另一番风味。当然,纯麻腐或麻腐掺洋芋丁的馅里是放了各种调料后搅匀的,否则会没有鲜美的味道。


地软是一种野菜,又叫地木耳、地皮菜,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具有清热明目、补虚益气、滋养肝肾的功效。每当一场透雨过后,在山里的地皮上会冒出许多黑色的木耳状的地软,这时人们会去拣地软,拿回家后把这种天然生成的贵重的野菜进行掏洗,然后加入调料、葱末,包成包子蒸熟,这就是地软包子。因地软来之不易,在市面上很少有售卖的,而是自家享用,市面上卖的大多是人工木耳包子。作为一种天然食材,以其为原料蒸出的包子柔软可口,若再加些肉末更是鲜美无比。

拣地软是一种乐趣,雨后的大山上空气新鲜,黑色的地软匍匐在地上,薄薄的、嫩嫩的,它们往往藏在野草下面,或是混杂在羊粪蛋里,不易寻找、拣拾,拣地软大多是成年妇女和女孩子干的活,她们有耐心、很仔细,在欢声笑语中边说话边拣拾,女孩子在拣拾时往往追逐打闹,既是取得天然食材的活动,又是爬山游玩的好时机,漫山遍野响彻着她们的欢声笑语。由于要一个一个地甄别、拣拾,一天能拣一两斤就不错了。


荞面油圈、糜面碗坨、麻腐饸子、地软包子虽然在其他地区也有售卖,但在会宁是特产,尤为盛行。在会宁县城和各乡镇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这些小吃,不但有专门的作坊售卖店,而且小商小贩蹬着三轮车或开着电动车沿街叫卖,现在用录音小喇叭滚动式播放兜售,再不用出声喊着叫卖那么吃力。即使在短途的公路上,也有开电动车的售主叫卖的,成为会宁本土小吃的一大亮丽风景,小吃文化在会宁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展示着淳朴的乡风和小吃风味。在河畔镇小河桥以北、三岔路口路东拐弯处有一家专售四种小吃的店铺,没注意店名,我买了荞面油圈、糜面碗坨、麻腐饸子三种小吃,可惜地软包子因地软不能及时收取而缺少了。这三种小吃均非常好吃,购买时,五十多岁的老板娘憨厚朴实地说,荞面油圈样子做得不好看,我说好吃就行了,外丑不要紧。果不其然,拿回家后一样一样地享用,哪个都不赖,吃得我食欲大振,还想下次再去购买。

荞面油圈、糜面碗坨、麻腐饸子、地软包子是会宁小吃的“四剑客”,它们以其光亮诱人的外表、醇香甜美的味道吸引着人们,增进着人们的食欲,补充着人们的营养,为会宁的饮食文化增添了非凡的色彩。四种小吃不但自己食用,也可以真空包装后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作为四种小吃的原料,应大力提倡种植和收取,使“四剑客”发扬光大,走出本土,打造会宁小吃光辉的未来。




者巩童,笔名旷地,1991年开始创作,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终身作家、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多篇。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点击右上分享到:QQ空间朋友圈
投稿视频新闻广告交流微信号:mlqqlj
搜索公众号allhuining天南地北会宁人关注

分享提醒感谢有您  !
欢迎留言点个“在看”


天南地北会宁人
突出孝德引领的乡土文学大众平台,关注民俗文化、戏曲艺术、人文社科,终于等到您的参与,谢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