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人雷雨田:《斗胆说安万》
文化
文化
2024-10-10 17:01
上海
作者 ‖ 雷雨田
我对安万先生的了解,仅仅凭靠网络,尤其是快手,起码已经关注五年了,那时经常看到安万先生表演斩韩信,花子仁义等,有时看到还演大花脸或者老生。当时网络上褒贬不一,骂的骂死,爱的爱死。骂的人说他是秦腔一害,糟蹋艺术;爱的人说他是奇才,戏路宽展。甚至盛传秦腔“三大害”。我是从小喜欢秦腔并自认为略有钻研的,甚至认为自己是被耽误掉的秦腔人。如果不至于引起误会,我对三大害之说有自己的看法,这三位都是秦腔人,不同的是对秦腔的理解认识程度深浅有别。安万先生是认真的,是入戏的,看得出他是吃这口饭的。
首先,安万先生的嗓音属于满口腔,在戏曲唱腔中属于很宝贵的,但是从他的唱腔可以判断他是由于花脸和须生兼攻造成嗓音路线不是很清晰,我小时候嗓子倒仓的时候迷恋田德年老前辈的大净唱法,整天胡吼,把嗓子唱坏了,生不生净不净,麻嗓子一直到现在。但是秦腔讲究韵味,根据嗓音条件演唱人物也可以出彩,刘毓中老先生的衰派老生,任哲中先生,焦晓春先生的嗓音条件都不是很好,属于云遮月嗓音,甚至更老的杨金声老先生的旦角唱法都是脍炙人口的。所以对安万先生的嗓音过多指责或者嫌弃是不合理的。要我说,安先生最适合唱二花脸或者靠把老生戏。二花脸,又叫毛净。侧重做工和念白,表演火爆夸张,重腰腿功,尚工架。如《芦花荡》之张飞、《荆轲刺秦》之荆轲、《五台会兄》之杨延昭和判官、周仓一类的人物。靠把老生多表现一些老当益壮、忠心耿耿的老年英雄形象,如《金沙滩》中杨业、《战长沙》中黄忠、《状元媒》中孟雄等。唱做兼重,工架稳健利索,武戏文唱。安万先生估计能更加出彩。《斩韩信》已经被安万先生唱的耳熟能详,可算其看家戏,应该走的是李发明老艺人的路子,但是韩信素有面黄肌瘦被霸王赶出营盘之说,安先生在扮相上略逊一筹。安先生《兴汉图》里的吴汉也是演绎得很成功。安万演戏不惜力,每次演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唱念做打,一丝不苟,值得敬佩。我最敬佩安万先生的地方应该是他的戏路宽,由于戏路宽变相地抢救了一些传统戏曲,这一点包括专业院团,安先生功莫大焉。我想说,仅凭对于安万先生冒着被辱骂的枪林弹雨坚持秦腔艺术的传播这点,我们就应该给予他足够的尊敬。最值得尊敬和钦佩的还是安万创办的安万秦腔传媒,这个其实是很难的,自古就有“要戳气,去唱戏”之说,戏班子是很难管理的。最近在快手上看,安万传媒进行的如火如荼,演出一场接一场,大有走出甘肃之势,里面有几位演员绝对专业,唱念俱佳。文武场面阵势浩大,走的是过去传统老艺人谋生的路子。这条路肯定是对的,不过形式有所变化而已。抟秦地之土为魂,引汉穹之声为腔;一掬意境,一种精神,是为秦腔!秦腔被这方土地化为一种情怀,一种精神。我一直在关注安万秦腔传媒,在这种媒体发达,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时代,要经营这样一个团队,肯定是困难重重,个人之见,必须要走一条属于秦腔的道路,属于自己的道路。所谓秦腔的道路,就是传承,比如狠抓演员基本功训练,一句一字不放过地排戏,每个动作要有内涵,是为舞台语言;比如头帽服饰要规范,比如开光戏,师徒礼仪,敬神戏等,好多规矩想不起来啦,这些规矩对稳定社团有很大好处。还有一些老规矩如过去戏班每到一处,第一天不演《教子》《训子》等戏,完戏之日不演《骂殿》。演关公戏的一些规矩等。不是迷信而是传承。百年秦腔,需要继承,需要发展,而注入新鲜的年轻血液,让更多的年轻人爱秦腔,唱秦腔,尤为重要,秦腔从娃娃抓起,才有可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安万是一位艺术家,秦腔的发展需要艺术家,更需要艺术家展示才华的土壤,祝安万艺术发扬光大,希望给安万传媒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使其健康地壮大。➌搜索公众号allhuining或天南地北会宁人关注分享提醒,感谢有您 !
欢迎留言,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