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报道赋能城市广电媒体的三重维度

时事   2024-11-04 20:25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要

通过文化赋能,城市广电媒体能够挖掘独特的文化资源,创新传播方式,提升自身影响力。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推出“歌咏长河——重走申遗路”融媒行动,从宣传大运河文化的价值、内容、实践三重维度,探讨城市广电如何借助“文化软实力”实现创新突破与融合发展。

城市广电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为城市广电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载体、新素材。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城市广电媒体是挖掘、传播、融合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力量和媒介。与此同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的大运河文化也为城市广电媒体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素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今年适逢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让运河文化“活”起来,将运河文明“传”出去,是城市广电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运河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当代价值
大运河水,流淌千年;运河文化,古今融通。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六个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运河“原点城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一直以“运河长子”的责任与担当,致力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
活态性是大运河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虽然历经千年的改道、断航,但大运河航运、灌溉和防洪等功能至今仍在不间断地发挥作用,这也助推大运河文化延续不断、推陈出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融合性是大运河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大运河犹如一条“绿丝带”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等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熠熠生辉的“中华文明带”,连接着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对话古今、沟通世界。
当下,中国大运河已经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杰出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决心与勇气,蕴含着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尊重规律、创新克难的创造精神,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城市广电媒体通过创新宣传大运河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升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城市广电媒体在大运河文化宣传中的挑战
相较于大运河的跨流域、活态性、融合性等显著特点,城市广电媒体受自身地域、视野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局限,在大运河文化宣传中存在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域局限性。城市广电媒体往往只能聚焦本地域范围内的大运河文化,对大运河全线全貌的文化概况、发展动向缺少整体认知,缺乏全面、系统的关注和呈现。这也可能导致城市广电媒体在宣传大运河文化时,呈现的内容不够完整和丰富,无法展现大运河文化的整体性、连贯性、融合性。
二是视角单一性。城市广电媒体在报道和宣传大运河文化时,可能过多地从本地的历史、文化角度出发,而忽视大运河整个流域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大运河文化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众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关联和互动。受报道视角单一性的局限,往往难以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多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是定位本土性。城市广电媒体在宣传大运河文化时,往往将本地的居民和特定的群体作为主要受众来考虑,在题材选择、内容设置、传播方式上都会倾向于这些固定受众,很容易忽视一些更广泛的潜在受众群体,比如外地游客、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等等,这个局限影响了大运河文化的传播范围。此外,城市广电媒体的定位往往是服务于本地。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然而,城市广电媒体在日常的宣传报道中,很少关注国际运河的发展动态,及国际运河专家的意见建议、世界运河城市之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经验分享,也不能充分将大运河文化推向国际舞台,与世界各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四是技术滞后性。城市广电媒体普遍对新技术和新趋势敏感度不够,在运用新媒体手段、融合创新传播形式方面相对滞后,对大运河文化的宣传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手段,没能充分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短视频等来拓展宣传范围,提升传播效果。


文化赋能城市广电媒体的路径
传承与弘扬大运河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城市广电媒体应重新审视大运河文化,从价值、内容、实践等更多维度来创新报道的方式方法,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扩展价值维度,让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深入人心。大运河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包含悠久中华历史的文化之河。大运河的流动性、包容性,体现了它独特的文化价值。
从历史传承价值来说,大运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城市广电媒体通过宣传,可以让民众深入了解本地在大运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对地域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策划的这次新闻行动通过深入挖掘大运河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大运河在古代交通、经济和文化交流中的关键作用,唤醒公众对这一伟大历史遗产的记忆与尊重,使后人铭记先人的智慧和努力,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从文化传播价值来说,大运河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城市广电媒体通过报道大运河文化活动,增进本地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城市广电媒体凭借其在当地的权威性,能够将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无论是为每一座运河城市“量身定制”的运河短视频,还是展现大运河10年巨变以及沿线风土人情的深度报道,都有助于丰富公众的文化视野,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从生态环保价值来说,大运河是一条“人民的运河”,它所呈现出来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过去10年,大运河沿线城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切实保护运河流域生态环境,着力把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打造成为“美丽中轴”。运河沿线城市只有不断强调大运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各地通过不断强化宣传大运河生态修复的成果,能够鼓励民众参与到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此外,大运河文化还具有社会凝聚、教育启示等价值,城市广电媒体通过深入宣传,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地方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繁荣。
创新内容维度,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运河文化为城市广电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创新题材。从内容维度进行创新,城市广电媒体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属于地方媒体的贡献。
在扬州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歌咏长河——重走申遗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中,报道团队实地探访大运河沿线城市,通过现场评估、资料查阅、专题座谈和随机访谈等形式,从文化、文物、旅游、民情、生态等多个方面钩沉稽古、追根溯源,挖掘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故事、人物传奇,呈现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关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展现每座城市在大运河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
在提升内容深度方面,此次新闻行动邀请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同行,对大运河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和专业点评,全程提供专业视角。在整个过程中,记者主持人化身“探路者”,采取实地探访等形式,全面展示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创新举措;专家学者化身“解读者”加入节目拍摄制作的各个环节,联系运河文化故事,深挖运河文化根脉。与此同时,采访全程穿插大运河沿线居民的深度采访,立体式呈现大运河遗产的文化之美、历史之源、文物之韵,也让报道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也更有温度和深度。
通过系列深度报道,对大运河申遗成功10年来的文化现象和问题深入剖析,彰显了大运河沿线的8个省(市)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为各地科学决策提供了案例与参考。
丰富实践维度,放大大运河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城市广电媒体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参与到运河传播中来,通过记者“走基层”的形式实地采访专家学者、当地居民以及相关部门,获取第一手资料,采访内容涵盖大运河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保护、沿岸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变迁等方面,以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角展现大运河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扬州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歌咏长河——重走申遗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正是宣传大运河文化的一次生动实践,“记者+主持人”以“行走”的方式,奔赴中国大运河沿线20多个城市,先后制作了15条电视深度报道,25条短视频报道以及1条10分钟的纪录片,全景式展示运河文化保护成果,邀请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等作为“大运河文化推广人”,深情回顾大运河的申遗之路,生动解码大运河文化,深入阐释10年来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新亮度、新举措,助力推广中国大运河文化名片。
新闻行动在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每一篇报道都采用“移动优先”的形式,在新媒体端口率先推出短视频,综合运用各类多媒体手段,比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在一些短视频制作中,还尝试运用AI(人工智能)等手段。以《60秒!看扬州大运河遗产点的AI面》为例,这条短视频回顾10年来大运河遗产扬州段的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全景呈现大运河的古韵新风,带给观众更震撼、更直观的视觉冲击。
为了放大大运河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突破城市广电媒体的地域限制与定位局限,扬州广播电视总台还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全国城市台工作委员会这一城市台合作平台与其他城市台牵手合作,放大对外宣传。2024年6月22日,为庆祝大运河成功申遗10周年,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推出了两个半小时的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通过城市台合作联盟,这一大型直播吸引了北京、杭州、南京、百度、新浪、哔哩哔哩等50家电视和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对外,扬州广播电视总台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深度合作,在巴拿马报道了2024运河城市论坛,通过这一城市论坛进一步加强了中巴两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世界运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跨越五大洲,看世界运河,扬州广播电视总台先后为亚洲日本小樽运河、美洲美国伊利运河、非洲埃及苏伊士运河、欧洲意大利威尼斯大运河、澳大利亚丹尼森运河等制作运河宣传短片,以运河之名连通五大洲。
(作者系扬州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0月(下)。
责任编辑:杨芳秀
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2025年度《新闻战线》杂志订阅工作已经开始,敬请点击下载2025年新闻战线订阅单.docx 进行填写,填好后回传至本刊发行部邮箱:xw@people.cn。 


新闻战线
传递新闻改革信息,交流新闻实践经验,研究新闻传播规律,探求新闻宣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