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 “四力” ,讲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

时事   2024-11-19 20:31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提高质量、改进文风、贴近读者,做好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举办“强四力·半月谈——我们这样讲故事”分享会,来自7个采访室的青年记者结合各自采访经历和体会作了发言。现将交流发言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高站位先得脚板勤
李心萍
写好新闻要善于讲好故事。然而,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如何在新闻报道里讲好故事?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职责使命是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因此,人民日报上的好故事,需蕴含深刻道理、展示相关经验探索。笔者认为,有两类故事值得挖掘。
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一篇报道,如何生动展现长江“共抓大保护”的改革成效?如何深入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21年2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稿件《一户上岸渔民的小康账本》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一本就业账、一本收入账、一本保障账、一本生态账,稿件通过算清4本账,向读者生动展现了安徽巢湖唐嘴村董劲松一家的上岸新生活。从一户人家的生活之变,透视出长江之变,彰显绿色发展的决心。以一滴水折射太阳,发展理念、改革方法等“大道理”尽在“小故事”中。
微故事透视大格局。所有的宏大叙事,都是由人物构成;每一个追梦人的姿态,必将定格为时代的景深。典型人物成为讲故事的重要对象。
2021年7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一人一舟二十载》一文。文章的主人公是水上邮路投递员唐真亚。一个人,一条船,二十多年风雨无阻,帮老人送家书,为军人找战友,给学生送录取通知书,为千家万户送包裹。文中有一处细节,颇为感人:
爬上大船,唐真亚才发现两只胳膊已经僵得没了知觉。渔民递给他热水,让他进棚休息。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却是:“帮我把‘老伙计’翻过来吧,有封重要的信要送。”
“你疯了吗?信重要,还是命重要啊?”渔民好心劝说。
“这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娃娃等得要着急!”不等缓过劲,唐真亚又挣扎着起身。
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底、织密网?报道通过流畅的文笔、感人的故事、生动的场景,让“全面小康一个都不掉队”的庄严承诺跃然纸上;透过人物看时代,看到在“最后一公里”服务成本高、难度大的背景下,坚持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到经常、优质的基本邮政服务的不懈努力。
确定了方向,有了文章的立意,如何讲好故事呢?
“高站位”先得脚板勤。扎实的采访是写作的前提,记者只有带着眼睛去观察,带着思考去发现,才能挖掘出最原生态、最鲜活的细节。
例如,在撰写《穿山打隧 铿锵突进》一文时,笔者前往全球首台能爬陡坡的大直径硬岩掘进机 “永宁号”的生产基地——中铁装备集团调研采访了3天。住厂区、进车间,从设计师到制造工人、配套企业,全都进行了详细采访。此时,是否还需要去“永宁号”的施工现场看看的想法,萦绕笔者心头:此前实地采访过许多盾构机,内部布局大多一样,施工现场距离厂区有3小时车程,路程远不说,还可能毫无收获。
但转念一想,既然是调研报道,还是要一睹“永宁号”的风采。到达现场,果然收获颇丰:一是对爬陡坡有了直观认识——爬了半小时钢筋台阶,呼哧带喘才到达盾构机的尾部,对“陡”感受深刻;二是在与现场工作人员的聊天中,挖掘到了“学习‘爬山虎’”这个盾构机形象的爬坡原理,打开了写作思路。
笔者清晰地记得,刚入社时老同事讲过一句话:“好故事为什么会打动人,是因为记者在采访的过程当中,把自己的情感也投射到了故事当中。” 
因此,“录音机无法听到人的心跳。”只有到达现场,亲自触摸事件,触摸采访对象的“心跳”,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从立意到内容再到结构,如何讲好故事,值得党报记者不断思考、探索、打磨……

在田间地头“抓活鱼”
常  钦 
“三农”领域的故事是天然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泥土芬芳、农村烟火,藏着新闻富矿。
作为“三农”记者,到新闻现场讲故事是基本要求;走乡村、看庄稼、访农户,对“三农”的感情与日俱增。践行“四力”奔一线,记者坚持问题导向,从东北平原到南繁基地,从麦收一线到秋收现场,把采访现场扎在广袤田野,把“生产车间”建到田间地头,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推出一系列有分量、有深度的调研报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每年“三夏”大忙,夏收报道成为农村采访室的重头戏和拿手好戏。2023年夏收天气变化,记者迅速调整计划跟访农机手,通过与农民的深入交流捕捉到真实的细节,撰写了“深度观察”《跟着农机手抢收小麦》及3篇“小经探麦收”融媒体报道,用来自一线的新闻场景、相关部门的权威声音解疑释惑,及时回应了“收割机能不能下田”“夏粮能不能及时收获”“麦子会不会发霉”等社会关切。
这样的经历,农村采访室的每一位同事都有。经济社会部在“三农”报道方面初步构建了由要闻报道、深度报道、专刊报道和新媒体报道组成的传播矩阵。人民日报的“三农”报道有很好的传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专业水准;一大批好记者采写过一系列名篇佳作。回头再看这些好报道,很多都是用脚底板“跑”出来的新闻,形成鲜明的风格——采访扎实、内容厚实、语言平实。
好故事源自深调研。调研需要一些硬件要求——没有一定的时间保证,调研就没有办法深入。真正去调研,一定要把时间保证好,以保证调研质量。只有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才能充分撷取第一手素材,了解平时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的新情况。作为一名农口记者,要及时把握最新农业资讯、敏锐洞悉基层农情,小到天气变化、大到化工行业对农资价格的影响,笔下才可能产生一篇篇蕴含着人文关怀和专业精神的好通讯、好言论。
人民群众是创造鲜活语言的大师。通过讲故事来改文风,就要学习百姓语言,掌握群众的朴素话语,多写家常话、直白话、简短话,让老百姓爱听爱看。事实证明,原汁原味的“农家话”最鲜活、最有感染力。记者要捕捉农民朴实活泼的语言,捕捉新鲜生动的细节,在“乡土味”上下功夫,用农民的话写“三农”报道。多到一线去,沉到基层去,在接地气上下功夫,写出更多来自一线的顶花带刺的报道,才能增强“三农”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
“文者,贯道之器也。”文字的深处是哲理,故事的精髓是思想。讲故事不是就故事讲故事、简单堆砌,关键是要讲出故事背后的道理,从而引发思考、产生共鸣。党报工作者的定位和担当,决定着所写作品的故事必须有思想性——“写思想里的故事、故事里的思想”。准确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作品才可能充分反映时代精神。
以新闻阐释新思想、以中国故事讲述中国之治,成为党报记者的新使命。我们只有秉持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的采写理念,将见闻上升为见识,才可能将好新闻写成大文章。

翻山越岭挖精彩故事
屈信明
说起财经新闻,大家可能首先联想到拗口的名词、晦涩的概念、密密麻麻的数字。其实,财经领域也有好看、好玩的故事可挖。人民日报财经报道努力转文风、探新路。《翻山越岭,把信贷服务送上门》成为财经报道探新路的亮点,写的是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乡村信贷员阳胜华和村民的故事。
第一部分,文章着重挖掘信贷员和老乡之间建立信任的故事,以曲折的情节快速抓住受众注意力。大学生阳胜华在香港做了几年“码农”,回到家乡干起信贷员,给乡亲们发放扶贫贷款。可乡亲们毫不领情,放狗咬他、把他轰走。做事先交心,阳胜华给村民建起微信服务群。一天夜里,有个老奶奶的银行卡被ATM机吞掉,在群里求助,阳胜华立刻安抚她,第二天便帮她取回了卡。在外打工的老刘向大家借钱,说是利息很高,阳胜华提醒大家小心非法集资陷阱,后来老刘果真不见了。乡亲们逐渐相信,阳胜华这个人靠谱,他说的话能信。
第二部分,文章把讲述重点落在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上,讲阳胜华给村民余书海发放罗汉果致富贷:农户没钱,只能买便宜的罗汉果苗,结果数量、抗虫抗灾能力都不行;有了贷款,就能买合作社的高价优质苗。这钱花得不亏:不仅品质好,还能保价收果。以往,余书海周而复始,每年只有种两亩罗汉果的本钱;有了贷款支持,种植面积大幅提高。
第三部分,讲防骗贷和劝老赖还钱。农户来申请贷款,说是要种地,一握手,那手就跟小姑娘一样,这怎么能是种过地的手?还有老赖,贷款赚了钱,就是不还。怎么办?阳胜华给他讲了同村人还上贷款,以后还能贷更多、生意越做越大的事,老赖麻溜儿还了贷。
最后一部分,讲阳胜华个人的苦与乐。这份工作什么滋味?文末用当地的特产水酒作了比喻。最让阳胜华欣慰的是乡亲们的认可:如今他进村走访,常有农户摆上自家酿的水酒,这是当地人招待亲朋好友的方式。水酒味道如何?“老实说,入口时会有些苦涩、辣嘴,但回味起来,却又别有一股甘甜。就是这苦涩背后的甜,让人分外满足吧。”阳胜华说。
结合这段采访经历,笔者也对讲故事有了初步的认识——有故事要讲、有故事可讲、有故事讲好。
有故事要讲——讲故事很重要。记者在看村民们的故事,村民们也在听别人的故事。阳胜华这个人靠不靠谱,大家口耳相传他帮老奶奶的故事最有说服力。贷款能不能办,宣传册印再多,不如大家看到余书海脱贫了。劝老赖还钱,讲道理、吓唬他,不顶用,不如一个同村人还了贷款以后甜头更多的故事。
故事的传播广泛、有力。新闻领域特别需要把故事讲好。一些看似与故事“绝缘”的领域,也并非没有好故事,要有挖掘故事的意识和决心。
有故事可讲——把故事挖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讲故事的决心,还要有讲故事的能力。这要靠记者翻山越岭,下功夫挖掘。
采访前,要做好策划,找准有那么点“意思”,或者说“看点”的采访对象,往往能有不少收获。采访时,走进现场,聆听心声,感受人物,不要把对方当成采访对象,就是要聊聊天,让对方把自己当朋友,这样对方才可能说很多有趣的细节;采访后,还要孜孜以求,按照文章需求补充故事、完善细节。有些故事当时可能没有深挖,但还是要记下来,重新整理文章思路时,或是很有价值的“料”。
有故事讲好——让故事活起来。怎么让故事活起来?我想可以概括为:抓矛盾,让故事有看头;润文字,让行文有节奏;嵌思想,让文章有力量。
讲故事,要抓着矛盾冲突讲,有跌宕起伏才好看。文字打磨好,故事才更精彩。下笔时,要思考哪段话适合平铺直叙,哪些内容适合稍作加工,改造成排比、押韵等形式。小标题是规整对仗,还是直接引语,也有讲究。
解剖麻雀,不在麻雀本身,而要在小切口见大主题、大时代上下功夫。小细节蕴含深意,引发思考,窥见时代,这样的故事,才有生命力。阳胜华的故事里,展现的是金融的人民性,是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
抓线索、挖故事,为的就是“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具有新闻性的典型案例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更好地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有理有节有度讲好故事
罗珊珊
要讲故事,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故事。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故事的,“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也有人认为,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个带有寓意的事件。结合“走进市场看信心”等栏目稿件,笔者想从三个角度,分享自己的思考。
有理,即有道理。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报道最终是要有现实针对性的,想要传达的道理是什么,也决定了我们去捕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着墨,也会传达出不同的道理。所以,要想讲好一个故事,要先明确故事背后的道理,找到故事的主题。
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有意义的?比如农村报道,常常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非常鲜活生动,但是对外经贸报道,总感觉不够生动。开放报道的故事场景在哪里、如何讲述一个开放故事?
讲述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故事,应该从某个具体外资项目入手,还是拉长时间看外企在华发展布局变迁?论述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详细描写生产车间、工作场景是否有必要?没有场景描写,故事表达是否完整?
不同领域的报道,讲故事的方式是不同的;不同的报道主题,故事的逻辑架构也不相同。一个人、一家企业、一次展会,都可以是一个故事。好故事没有一定的范式,但一定要服务好主题。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了,就是好故事。
有节,即有细节。无论是讲事实还是讲形象,都需要细节来填补,没有可感可知的丰富细节,事实就难以说服人,形象也很难打动人。获得丰富的细节,必须深入一线、反映真实。
“走进市场看信心”,首先要走出去、贴近市场,反映一线真实的声音、动向。为采写“走进市场看信心”相关报道,大家奔赴各地,走进一线,获取最新鲜的新闻“食材”。在关注宏观经济话题的同时,也关注身边发生的大事、要事、新鲜事。
细节考验着记者的基本功。2023年,笔者曾参与“千万工程”调研组,这对于日常主要关注外贸、开放的记者而言,是一次跨专业的练兵。在涉及乡村打造民宿经济的案例报道中,农村土地确权是个关键性问题,而这是记者当时的知识盲区,在采访中被忽略了。经由同事点拨,才补上了这堂课。细节是否丰满,不仅要靠跑一线,还要做足脑力工作,在专业领域深耕细挖。
有度,即有精度。宏观经济报道如何与老百姓的亲身感受相贴合,记者选取的故事、展现的方式是否准确恰当?其中的精度需要细细思量。
在“走进市场看信心”栏目中,有这样一篇报道——《小门店迸发新活力》,选取了几组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即浙江义乌的一家围巾商行、北京南锣鼓巷的一家茶店及一家修脚店,这些小门店的日常故事,成为经济发展活力的生动例证,也浸润着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人民日报刊发的报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是将宏大主题与微观实践、领袖擘画与人民感受有机融合的一次报道。报道既要写出领袖思想伟力,又要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十年伟大实践的时间轴上,如何找到最经典的案例?
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候,我们选取了北京动物园附近的动物园批发市场的十年变化。动物园批发市场是许多北京人以前常去逛的地方,从服装批发市场摇身变成金融科技示范区,这个故事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共鸣。
基层是最生动的采访现场,故事是最感人的新闻载体。多学习、多调研、多钻研,于记者而言,任重而道远。 

用心用情用力  讲好民生故事
申少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故事是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民生报道领域涉及医疗、医保、药械、疾病预防、养老、托育、人口等,每个话题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每个话题都可以讲出好故事。
讲好民生故事,首先要有材料。民生故事主要来自基层。去基层才能看到真正的新闻场景,才能了解到事实,才能听到群众的话语,才能感受到群众的冷暖。
及时赶到新闻现场。在新闻现场,能够及时采访到相关人物,更好感知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氛围,对于丰富稿件内容和细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做好调研。对于记者而言,调研其实就是到基层采访,与基层干部群众拉家常,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调研好不好、深不深入、收集的材料是否全面,直接决定着稿件写作的质量。
亲自体验。不仅是体验式报道,对一般的采访报道,记者也应该亲自体验。在民生领域,只有自己当一回群众,才能真正体会民生保障的改善。
做好采访。收集材料不是一个轻松、简单的过程。无论是到新闻现场,还是进行调研采访,或者亲身体验,需要记者不怕辛苦、不怕麻烦、不怕危险,也需要记者放下身段、放下成见,做一名初学者。
讲好民生故事,要修炼文字功夫。前期的采访调研,大量地收集材料,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把稿件写好。对于记者而言,修炼文字功夫是一辈子的事。
保持阅读习惯,多读经典。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多了,脑海里的知识和词汇丰富了,才可能写出优质内容。记者要博览群书,历史著作、文学名著、小说、专业书都可以看。比如,阅读《红楼梦》,可以学习作者描写人物外貌和内心世界的手法;阅读短篇小说,可以学习作者如何构思故事,如何写好文章开头;阅读专业书籍,可以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报道的专业性。
保持笔耕不辍,多写文章。记者要勤奋写作,不仅写新闻报道,还可以尝试写日记、小说,提升自己的笔力。写得多了,思维能力就能得到锻炼,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照片,也可以讲好民生故事。照片也是民生故事的载体。相比文字,照片更直观、更生动。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字记者不仅要写好文章,也要拍好照片。民生领域的照片内容,绝大部分是人物故事,拍好人物照片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拍好人物照片?
一是要有拍照意识。在现场采访,好的场景往往转瞬即逝,一定要举起相机或者手机拍照。拍照不一定需要专业设备,一般相机和手机也能拍出好照片。建议记者购买像素高一些的手机,以便在采访中随时拍照片。
二是要多拍照片。拍好照片的定律就是多拍。实践中,好照片都是摄影者从几张甚至十几张中选出来的一张。拍照片时,最好设置网格线和水平线,有利于做好人物构图。
三是注意拍摄角度。拥有一个好的角度是照片好看的重要因素,好的角度可以让照片内容更简洁、光线效果更好。拍照片时,要善于借助周围的工具,比如梯子、桌子、车子等。
作为民生领域的一名记者,讲好中国民生故事是由衷的使命和追求。新征程上,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民生故事会更加丰富、更加有料、更加动人。记者要不断践行“四力”,做好深度报道,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民生故事。

意在笔先  化繁为简  注入情感
刘诗瑶
曾有一位优秀前辈说过:“如果你写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看得不够多,想得不够深,聊得不太透。”
这句话,为“讲好故事”提供了思路。围绕这句话,结合案例实践,笔者认为,讲好一个故事要坚持三个原则:意在笔先、化繁为简、注入情感。
意在笔先——想深是一切的前提。合格的记者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出发前就应想好紧扣什么主题、反映哪些思想。
笔者曾撰写报道《坚守库布其沙漠,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持续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科学治沙 和谐共生》。写科学治沙,不能只写治沙,还要传播更多事实和正确价值观。例如,科学治沙如何体现“科学”二字、如何获得当地生态改良对比情况、从“不科学”走向“科学”的转折点在哪里、是什么让科研人员坚持治沙?当把思维导图画出来以后,顿时感觉要采访的东西特别多,思路也更清晰、更加聚焦主题。
过往采访经历让笔者意识到,想得深,可以在“看多”和“聊透”这两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看多。“看”既包括查阅资料、学习前人报道等,也包括看见世界、看见人等内涵。
体验式报道是一种有效的采访方式,是更深层次的“看多”。笔者曾参与部门组织的一组体验式报道,体验海洋预报员和地图测绘员岗位。这组稿件备受好评,就是因为读者代入了作者的“眼睛”,仿佛亲身经历一般,得以“看多”“想深”,萌生出真情实感。
其次得聊透。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许多生动的话语都是被追问出来的,许多情感藏在受访者的欲言又止里,更多明确的意义就在其进一步的阐述里。如果不追问,就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质,产生不了更深刻的思想。稿件由此写不深,还容易错失个性化表达,造成“高水平重复”。
化繁为简——不为鲜活而刻意堆砌。古人说:文贵简。要简短,简洁,简明,简朴。
还是以科学治沙的稿件为例。当时在采访中,笔者特别想写一位科研人员。这位前辈已经在内蒙古从事治沙工作30余年。去看沙漠植株时突降大雨,他却不打伞。他说,从来内蒙古治沙的那一刻起,他下雨从不打伞,雨越大越开心;因为这里太干旱了,下雨对人们来说,就跟过年一样开心。
笔者想把这个细节写到稿子里。但反复思忖,还是删掉了。因为它没有紧扣“科学治沙”的主题,或许对雨的喜爱和渴求能反衬一些治沙人的辛酸和期盼,但并不需要赘述成一个故事,否则就是对宝贵版面的浪费。
我们经常被记者编辑前辈提醒,慎写大长句和大长段。很多长句长段的出现,就是因为不善于精简表达,拖拖拉拉,冗长沉闷。句子和段落有长有短,才有节奏,也才能带来叙事的张力。
注入情感——浑然天成以达共情共识。没有什么能比当事人的原话更能体现其性格的了。
采访时,受访对象会说很多话。想要抓住这个人和广大读者合拍、产生共鸣的点,唯有了解共通的人性。
以往写科研人员的一些报道,往往描述他们的工作生活既苦又惨,不知不觉间就把科研人员架在了道德高地上“烤”。其实未必,很多科研人员都认为从事科研工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何体现?采访数学家,他说数学很美;研究火箭的人说火箭对他而言是个大玩具……他们真实的话语和性格本身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对记者来说,能打动别人的一定先要打动自己。记者写作时应理性客观,但心中的情感不能“凉”,只有强烈的触动、丰满的情感才能讲出更多令人感同身受的好故事。 

把准“定盘星” 致力“精专深”
寇江泽
故事是支撑新闻作品的基石。讲好故事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职责使命。
近年来,生态采访室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顺应新闻宣传新形势,着力拓展报道思路,转文风、探新路,积极进行探索尝试,推出了《中央环保督察组来了》《雾霾七问》《天空日记》等一系列反响强烈的作品。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报社有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讲故事,不仅是为了让报道软下来、活起来、跳出来,更是为了给思想找寻到一个形象生动的载体。讲好故事离不开思想的统领,在写故事中写思想,在写思想中写故事。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精神内涵、实践要求,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宣传报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我们要牢牢守住的“定盘星”。
学思想——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中明辨是非、锚定方向,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定盘星”。
学专业——生态领域报道专业性强、政策性强。进一步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水平,就要努力成为知识面广博、问题研究深透、身子沉得下去的“T字型”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既要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也要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贴近基层、深入一线抓活鱼,“脚板底下出新闻”是颠扑不破的新闻规律。经济社会部始终鼓励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迈开腿、走起来、沉下去,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作品。
2016年11月,生态采访室推出调研稿件《中央环保督察组来了》。这篇稿件,生态采访室历经两个月的周密策划及沟通协调,到两省(区)六地市深入调研,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面对面交流,到多处污染整治、生态修复现场实地采访,捕捉到许多鲜活故事和生动细节,最终形成独家调研稿。
2023年10月,生态采访室推出“深度观察”报道《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二十年持续攻关——野化放归助力大熊猫种群复壮》。两名记者前往四川卧龙山林中蹲点调研,深入采访近一周时间,展现了诸多细节。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媒体融合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生态采访室全力推动主力军挺进主阵地,持续加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蓝蓝天”融媒体工作室2017年成立,是报社设立较早的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之一,生态采访室是其中的主要编辑团队。这几年,我们大力强化融合生产、融合传播,作品数量及质量持续提升,推出多篇刷屏爆款作品,如H5互动作品《瞧,我的幸运物种》、“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等。
这些爆款作品充分说明,以共通的情感和关切作为切入点,挖掘能够激发情感共鸣的生动素材,聚焦鲜活个体、善用感人案例,有助于让“可触摸”“有温度”的中国故事激发情感共鸣,有效扩大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
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报道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继续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紧迫感,严细深实,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生态报道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1月(上)
责任编辑:武艳珍
新媒体编辑:喻瑾

2025年度《新闻战线》杂志订阅工作已经开始,敬请点击下载2025年新闻战线订阅单.docx 进行填写,填好后回传至本刊发行部邮箱:xw@people.cn。 



新闻战线
传递新闻改革信息,交流新闻实践经验,研究新闻传播规律,探求新闻宣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