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影像叙事,做好生态文明报道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国际化传播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推动全社会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全民行动自觉,是主流媒体职责使命所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对自然界多元生命的观照能激发全人类“共情”,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生动注脚,是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重要着力点,是做好对外传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要抓手,是在全球舆论场中建立完善中华文化叙事话语体系的领域之一。南方日报统筹“南方+”、GDToday等内外宣平台,立足广东,深耕大湾区,放眼全世界,围绕“绿美广东”“美丽湾区”生动实践,做好内容生产谋划;积极拥抱新传播格局,在自身媒体融合进程中,积极探索表达与传播创新,瞄准当下主流传播形态,将传统文字表达优势转化为影像产品背后的文本支撑和创意源泉,形成以影像产品为主导的系列“出圈”作品,鲜活地展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积极拥抱传播新格局,构建生态文明影像叙事的着力点和逻辑框架传播规律告诉我们,感性传播先于理性传播,影像传播先于文字传播。一部作品,只有先让人从感性上予以接受,才可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同。没有通过感性传播让受众接受的前提和基础,思想、观念、理论等理性层面的传播则可能事倍功半。“一图胜千言”,正是对这一传播规律的生动概括。时至今日,传播格局、传播载体、传播主流形态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像传播,更具体来说,是短视频传播成为传播产品的主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9967亿人,短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95.5%。短视频平台已成为传播主流价值、引领舆论热点的重要战场。南方日报近年来大力推动融合转型,“南方+”客户端已牢牢占据“广东第一权威移动发布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资讯门户”的地位。2023年,“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GDToday英文客户端)正式上线。同年11月召开的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就加快全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两端一云”(“南方+”客户端、GDToday客户端、南方智媒云),赋予南方报业以重要使命。媒体融合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和视频被视为“南方+”建设的两根“台柱子”。南方日报围绕视频建设,一方面推动摄影部全面转型,以音视频部的名义列为“南方+”内容生产部门,在报社内部发挥牵引和支撑作用,推动内容生产传播在图片、视频、交互、智能应用等方面的数字化融合转型;另一方面推动采编全员融媒转型,在所有采编内容部门都建立起视觉优先的生产传播评价导向;同时强化技术支撑,以技术大力赋能视觉产品生产传播。南方日报这些转型探索,在生态文明报道传播方面得以大力推进,获得积极成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广东省委全会则通过了《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这些国家战略规划、广东中心工作、湾区协同重点,为生态文明报道指明了方向、划出了要点。生态环境的好坏、生物之间的和谐或冲突,影像表达最为一目了然。南方日报重点做好9个方面的结合:文本与影像结合、内容与活动结合、活动与传播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内宣与外宣结合、实景剪拍与技术应用结合、专业生产与开放生产结合、精品化生产与碎片化生产结合、浸润式传播与定向舆论引导结合。围绕“绿美广东”“美丽湾区”等主题,推出“广东江河水”“中华白海豚之约”“万物生长皆有灵”南方微纪录片季等系列影像专题报道,“水·融”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摄影采风、“灵动湾区”粤港澳生物多样性摄影及科普活动等大型跨境年度策划以及“绿美广东”“海上新广东”“廿四节气看岭南”“南方+拍客看广东”等影像类常设专栏,做到天天有绿美广东画面、周周有湾区生态专题、月月有生物多样性精品力作、重大节点有落地活动策划。发挥故事化叙事优势,以影像讲好生态故事,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指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指出了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也为生态文明报道传播指明了方向。南方日报以“白海豚”等最具广东特色的海洋物种为抓手,对海洋生态持续关注,充分发挥影像故事化叙事优势,推出大量落地活动、影像报道和立体传播。以珍贵瞬间打动受众。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海上大熊猫”之称。广东有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南方日报组建专门团队对中华白海豚进行长期跟踪记录,拍摄其哺育、觅食、嬉戏、日常生活、群体仪式等大量珍贵镜头。《“撒狗粮”!中华白海豚原来是这样缠绵繁衍》《前方发现小可爱!全国生态日在湛江雷州湾邂逅中华白海豚》等报道发出后,其可爱、灵性、友善的形象得到全网关注。“治愈”“超萌”“吉祥”,成为网友跟帖高频词。一头中华白海豚在船只前嬉戏畅游。(南方日报记者董天健 张冠军 钟志辉摄)
以走心故事收获流量。除了报道这些珍贵物种,南方日报还以图片故事、微纪录片等形式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围绕中华白海豚推出《白海豚和它的朋友们》系列文图、视频报道。报道选择渔民、志愿者、专家学者、基层官员为对象,深度记录其与白海豚之间的故事。世代生活在海岛上的渔民以淳朴的语言讲述他们如何敬畏海洋、如何把白海豚视作吉祥好运的象征、如何世代传承与白海豚友好相处的方法,传递出中国老百姓朴素的天人合一生态观;渔民、志愿者、专家学者、基层干部之间自然形成的协作关系,更令人信服为何全世界最大的白海豚聚居区会出现在广东海域。红树林被誉为“海上森林”“海岸卫士”,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与科学研究价值。广东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红树林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大量红树林图片视频报道之外,南方日报也注意发掘其背后的故事。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一篇《守“木头”的人》在全网刷屏。这组集图、文、视频于一体的报道,讲述了全国唯一一个红树林派出所的故事。稿件克服了植物选题本身偏静态、难以制造视频传播爆点的弱项,以幽默风趣的叙事方式,让受众在精美画面的视觉享受中体会“万物并育”的理念。以外嘴讲述走向世界。生态题材是能激发人类共通情感的全球共通话题,在相关报道过程中,南方日报着力加大外国人报道元素,借助外嘴讲述中国生态故事,以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围绕中华白海豚,推出视频报道《“湛江的礼物”,一群留学生的中华白海豚之约》,聚焦来自白俄罗斯、秘鲁等4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以邂逅中华白海豚为主线,见证广东在保护中华白海豚工作上的不懈努力,讲述他们对中国生物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观察和理解。视频中,留学生讲到其生态理念,以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讲述“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网民跟评道:“这个场景让人直观感受到什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此视频经GDToday繁体字版、英语版推广,在港澳台地区和西方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发挥画面语言优势,以直观影像回应舆论关切,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直观呈现,是影像作品的显性优势。静态画面因其能做到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定格精彩瞬间,从而产生更大的冲击力、感染力,有时甚至比视频让人印象更为深刻,用得好便能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到更好的效果。南方日报中华白海豚系列报道,整体上注重做好议程设置,既聚焦白海豚,又跳出白海豚;既关注海洋生态保护,又引导科学有序发展。中华白海豚是打动受众的“点”,背后的红树林、珊瑚礁、海洋牧场、海洋经济等,才是整个海洋生态报道的“面”。报道以点带面、点面共进,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有效传播。港珠澳大桥2018年通车前夕,南方日报推出影像报道《一座桥 三座城 一群海洋精灵》,呈现了大量中华白海豚在港珠澳大桥海域自由游弋生活的真实画面。其中,一头中华白海豚跃出海面与港珠澳大桥同框的照片广为流传。该报道成为诠释生态文明理念的典型案例,让受众直观真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影像是全世界通用语言。作为深耕大湾区的主流媒体,南方日报一直以促进湾区融合发展为己任。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3周年之际,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指导下,南方日报推出重磅策划“水·融”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摄影活动,以“同饮一江水,共叙湾区情”为主题,以“摄影+活动+传播”的形式,组织三地50多位摄影家沿着珠江水系进行采风创作。总行程达5000多公里,创作作品上万幅,直观呈现大湾区发展新貌和生态保护成果,展现了三地同根同源、同气连枝、血脉相连、融合共生的当下与未来。2022年8月15日,粤港澳摄影师在江西赣州寻乌县桠髻钵山里的东江源瀑布前合影留念。(南方日报记者张由琼 董天健 姚志豪 李细华 张冠军 张梓望 朱洪波 鲁力摄)
作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摄影师共同参与、用镜头记录珠江流域生态文化的创作交流,活动以其独特的新闻价值吸引了众多境内外媒体报道。摄影家们的采风作品通过主流媒体、自媒体、商业平台等渠道传播开来,形成“活动+作品”立体化传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香港大文传媒集团、凤凰卫视、澳门日报、旧金山中文电视台等媒体积极推出中英文报道或转发摄影作品,网络传播总量超8000万。发挥多形态转化优势,多元创新传播手段,实现“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相较于文字报道,影像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进行多形态转化、多载体运营、多频次使用、多场景传播。围绕系列生态专题的影像传播创新,南方日报在“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方面做出诸多探索。开拓多元产品形态。影像素材的特性决定着其可以进行多次加工,为后续传播提供丰富的素材库。比如,围绕中华白海豚报道传播,南方日报除了提供图片、视频产品,还开设海上直播,实现后方演播室和前方海上画面实时切换;积极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还原现阶段拍摄不到的画面,推出国内首条中华白海豚AI科普视频《它是大海里的粉色精灵,更是广东人的“吉祥宝宝”!》;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精美图片,推出“廿四节气看岭南”栏目,以交互应用的形式展示“万物并育”的岭南生态美景。线上线下同步传播。围绕重大策划,在做好线上传播的同时,积极拓展线下传播形态和场景。针对“水·融”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摄影活动,在三地摄影师创作上万幅作品中,精心挑选了一批兼具家国情怀、艺术审美、宣教价值的代表性作品,以画册的形式结集出版,分别在广州、香港、澳门举办线下巡展。相关作品还以“魅力广东”视觉展的形式,作为广东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在埃及、印尼等地进行专场展出。这些线下活动再次带动当地媒体报道,形成海外多次传播。尝试做好圈层运营。为了做好生态文明大众传播,南方日报建立传播日历,提前统筹全年报道计划,围绕世界野生动物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珍稀动物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环境日、海洋日、红树林日、全国生态日等所有生态节点,推出相应影像产品。相对大众传播而言,圈层传播、分众化传播更接近有效传播。“水·融”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摄影活动充分用好摄影家个人影响力,在媒体传播之外,更在圈层传播、精准传播上尝试突破。比如,香港华侨摄影学会会长黄小华以实时记录方式,将作品在该会脸书等境外社交群组分享,引发近万名会员热烈讨论、积极回应,并在更多群组广泛传播。参与本次活动的港澳摄影家分别来自8个协会,约5万名会员;每个协会都以类似方式进行传播,借此精准影响港澳摄影圈层,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港澳人文交融、人心回归。借助名人代言加持。在内容生产方面,整体上追求平实深刻、精美好看,但在传播方面还是要掌握名人代言的流量密码。围绕中华白海豚的推广,南方日报推出创意视频《全红婵为Ta打call:“跳水比我还厉害”》。通过将白海豚和全红婵跳水动作同步剪辑,将白海豚的灵性可爱展露无遗。这条视频获得全网转发,总流量超5000万。协调精品生产与碎片化传播。围绕生态文明报道,南方日报立足谋划精品,创作生产了一批优质摄影专题、微纪录片,其中有不少是跟国家部委联合推出的。比如,在全国土地日时,与自然资源部联合推出纪录片《红砂岭变形记》,在大众媒体传播的同时,也在自然资源专业领域引发较大反响,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传播更适应传播规律,往往更能获得流量青睐,能对深度精品起到推广作用。比如,在跟拍外国留学生邂逅中华白海豚时,推出10秒视频《湛江开渔场景震撼外国留学生 现场品尝鲜美生蚝停不下来》;在拍摄红树林专题时,偶遇当地新人在婚礼前逛红树林,推出短视频《红树林里同船渡 湛江婚俗新风尚》,通过截取片段场景,收获不错的传播效果。借助全民“拍客”优势,推动开放生产,走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为主流媒体在新传播格局下做好内容生产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媒体时代,开放生产成为众多媒体的选择。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传统纸媒时代“开门办报”传统的回归,是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南方日报发展的上千名社会拍客队伍,成为生态文明影像报道的有生力量。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这些编外团队有时甚至可以比专业记者更好地捕捉到候鸟来去、虫豸行藏、陌上花开、群鱼入海等场景,成为南方日报“绿美广东”“海上新广东”等常设栏目的供稿主力,并建立起重大选题联动机制。同时,他们也在各自相关地区或领域形成传播圈层,融入“南方+”开放生产传播矩阵。广东珠海外伶仃岛海域,大面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佳丽鹿角珊瑚在海底长势喜人,南方日报记者石磊在海下跟随拍摄科研人员测量珊瑚面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作为主流媒体,必须主动扛起宣传责任,同时更要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也是媒体内容选题的“金山银山”,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领域,而影像化表达则是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重要形式。二者的有机融合,必将为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带来重大机遇,值得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统筹谋划,努力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