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 “四力” 履行使命

时事   2024-10-22 20:3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苦练 “四力” 履行使命
作者简介:第15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第5届全国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曾任姑苏晚报总编辑,苏州广电总台党委书记、台长,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高级记者;中宣部文化专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江苏省戈公振新闻奖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组织、策划、参与一系列有全国影响的报道,1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1985年7月的一个午夜,为了缓解离校的感伤和告别同窗的纠结,我独自带上全部行李,离开四载寒窗的南京大学,乘上最后一班绿皮火车,回到了家乡……到苏州火车站的时候已是清晨,旭日东升,朝霞满天,新的一天开始了,人生新的一页也由此打开……

脚力: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那时的苏州经济总量别说在全国,就是在江苏也仅排名第五,很少有名校毕业生回苏就业。可我觉得自己是学中文的,可以当一名记者,越是基层越能锻炼自己,基于对家乡的熟悉,工作也容易开展。于是,我选择当时的苏州报社,开启至今近40年的媒体工作。
刚到报社第一年,我被分配在群众工作部,20平方米的办公室挤了5个人。我的任务是分拆群众来信,分门别类后呈主任审阅处理,相当于部门的收发员。这项工作看似枯燥,但在每天的分拆处理阅读群众来信中,足不出户便能了解社会、了解民情,培养对社会的洞察力。半年以后,我便跟随老记者一起开始做来信调查,即针对群众反映的带有典型意义、新闻价值的问题展开调查核实,然后使之见诸报端,有助历练定力、培养采访技巧、增强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当一篇篇反映民生问题的来信调查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见报时,成长的喜悦是别人无法感受和体会的。
年轻就意味着奋斗。在群众工作部一年以后,我被调到社会生活部,采访社会新闻。为了增强时效性,报社决定在头版开设“昨夜新闻”栏目,刊发每天晚上8点到凌晨截稿前发生的新闻报道,每晚要两到四条稿件,而采访记者只有我一个人。当时没有汽车、手机,只靠一辆自行车、一个采访本和一支笔,我觉得这正是一个历练自己的好机会。于是,每天晚上,我奔走于古城的大街小巷;急诊室、救护站、消防队和公安局的值班室,我是常客;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煤气站等也是我关注的重点;只要可能发生新闻的地方,我都想方设法取得联系。一年以后,人黑了瘦了,“昨夜新闻”的知名度却在不断提升……
我在采访中结交了很多朋友,通信联络网也建立起来了;很多朋友有线索会打报社的热线电话,新闻线索不断扩大,我成为报社高产记者;这让我真正体会到,新闻是靠跑出来的!如果你的新闻不够生动,那就是离新闻现场还太远。由于打出了影响,这个栏目陆续有年轻人加入,我们就起了个集体别名“吴子飙”,意思是在苏州这个地方,子夜的记者在风中狂奔、追逐新闻;这个名字形象地展示了当记者必须有激情和热情,尤其是年轻记者。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就是在锻炼脚力不怕吃苦、勇于奋斗、逆风而行中扣好的。

笔者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在湖南岳阳传递火炬。

眼力:坚守时代瞭望者底线

1996年5月,“气功大师”沈昌在苏州虎丘山附近建造“人体科技应用中心”大楼;奠基仪式当天,现场集合了几万信众……这位“大师”现场销售的“沈昌”牌信息茶据说能包治百病,按克售卖,价格惊人。凭着新闻记者的敏感,我觉得此人此事必须深究,当天除了在报纸发文《气功大师大楼奠基居然有警车开道》将疑问抛出外,我还循着信息茶上的地址,来到茶叶加工现场:市郊的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地下室,杂乱堆着几十个大麻袋,现场几十名老年志愿者从麻袋中倒出茶叶装入小包装的“沈昌牌信息茶”茶袋中塑封,中间没有任何加工程序;而麻袋中的茶叶,是苏州茶厂的陈年花茶,十元可买两斤,装入“信息茶”茶袋后,一袋20克的茶叶竟然卖几十元!问工人为什么价格差了那么大,工人说因为茶叶装入袋中后有了信息可以治病,问信息怎么加进去的,工人说沈昌大师每季度来工厂一次,在里面走一圈,信息就都进去了;我买了包信息茶,到相关部门鉴定,得到的结论是麻袋中的茶叶与“信息茶”的成分是一致的,没有检测到任何不同,而这个所谓的“沈昌牌”信息茶袋上面申请的是外观包装专利,与茶叶的质量毫无关系,于是我把采访经过写成《沈昌牌信息茶是什么茶》,由此揭开了我与这位名叫沈昌的“气功大师”6年的“斗争”历史。2002年,沈昌因偷税漏税数额巨大被法院判刑12年,罚款3000万元。
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新闻记者面对威胁利诱是一种常态,揭露沈昌伪气功、曝光信息茶只是一个例子。如何做好社会的瞭望者,守住良心底线,则是一道常常被考问的题。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都要求我们增强眼力、善于观察、善于判断、善于辨别;如果自己看不清、犯迷糊,就有可能把舆论带偏,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新闻理论,关键时刻既敢于举旗,又善于发声。


脑力: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大潮
1994年,我作为记者参与创办姑苏晚报;2007年成为晚报总编辑。姑苏晚报用了13年时间,成为全国地级市中发行量和创收量最大的晚报之一。2008年,我调任苏州广电总台任第一任总编辑,从一名战斗员变成了指挥员,更需要悟得深、想得远,提高政治站位,着眼谋篇布局,看准方向,顺势而为。到广电总台后,通过内调外研,我发现苏州广电硬件实力业内领先,但节目品位、业务氛围还远远不够。作为节目把关人和守门人,我深知信息传播的核心是产品生成和分发端口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提出“提高节目质量,弘扬主旋律,不唯收视率”,基层广电要牢记基因血脉和出身,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实践,顶着重重压力,推行负面报道清单式管控,在全国城市台最早让声频杂音一单清零,鼓励一线记者提高素养,锤炼“四力”,并推出“对话苏州”等一系列契合党心、民心,干群互动的访谈节目群,形成以主流引导百舸争流的局面。‘
独特的苏州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台应该跳出苏州讲苏州,把传播苏州文化放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之中来策划。2013年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我牵头启动城市影像史系列纪录片《苏州史记》,历时4年,用2万多分钟高清素材制作了28集时长700分钟的节目,以视听艺术阐释人文传统,唤起大众文化共鸣,于2017年在央视播出,新媒体平台观看人数超千万;创作的电视纪录片《锦绣纪》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理念和方式的突破,使苏州台的节目屡屡获奖,从2009年至今,已获中国新闻奖17次。
2014年,我担任苏州广电总台台长时,正值全国新闻机构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之际,我觉得抓媒体转型是必由之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战略,提出真融深融,能快则快,苦口婆心抓认识,简洁明快抓落实,经过几年努力打造了一支全媒体队伍,开发出多个传媒品牌;由我创意开发的“苏周到”客户端,成为苏州城市生活服务总入口,用户下载量突破2300万,苏州广电总台也成为国家广电总局新媒体实验基地,连续8年居“年度综合实力城市台”榜首。
笔力:写出鲜活贴近“硬新闻”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报业大发展的年代,各种晚报、都市报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994年我参与创办了姑苏晚报,一张全新的报纸如何尽快让市民接受、认可,成为“苏州人的第四餐”?如果说日报讲政治、讲权威,那么晚报则应更民生、更贴近、更丰富、更快捷,民生新闻是晚报的主打产品,大量的新闻线索中,必须选择百姓关注度高、鲜活、吸引人的新闻,精准判断、迅速出击、及时报道。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1994年9月16日,苏州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从陕西借来熊猫“白雪公主”展出,由于大熊猫第一次来苏,引起市民高度关注,每天参观的人们纷至沓来;而同样是第一次来苏的“白雪公主”却对苏州人的热情很不适应,居然掀开笼顶,遁入山野,制造了“白雪公主”出逃事件。苏州市政府迅速组织千余人的队伍进行搜山,可上方山方圆几十公里山峦相连,竹林茂盛,白雪公主进入茫茫山林,一时无法寻觅……我在获悉此事后,第一时间报道了“熊猫出逃”的信息,随后每天随搜山人员上山寻找熊猫的足迹,在两个多月时间内,连续发表数十篇寻找熊猫的报道,一时姑苏晚报洛阳纸贵,市民有言:要知熊猫信息,多看姑苏晚报。80天后熊猫被找回,我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详细采访了熊猫被找回的全过程;所发表的几千字通讯《寻寻觅觅八十天——大熊猫“白雪公主”失踪备忘录》,当天就被新华社全文转发,大熊猫“白雪公主”“逃亡”80天后被安然无恙找回的消息传遍全国。
1994年的另一则新闻同样让市民非常期待:苏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周朝公子“泰伯奔吴”建立吴国,而后由伍子胥依据天象和地理建造阖闾大城即现在的苏州古城作为都城,历史上苏州有65位吴王,但2000多年过去了,苏州没有发现过任何一座吴王墓。1994年11月,苏州郊区的大真山在开山采石时发现了一座大墓,考古人员经勘探发现了当时最大的一个春秋古墓,立即进行全方位的发掘。当时发掘还处于保密状态,而我是获准进入发掘现场的唯一一名记者,不仅率先报道了《“吴王墓”之谜不久将揭开——苏州有史以来最大的古墓今天发掘》,而且与考古队队员同吃同住,实地目睹了挖掘的全过程;真山大墓经过半年多挖掘,发现了玉饰面、玉璜、绿松石、水晶珠、玛瑙等12500多件文物,虽然没有青铜器和文字证明这是吴王墓,但专家认定此墓等级应是吴王,真山大墓的发掘被列入当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备选名录。我的报道同样让市民读者在期待中获得满足。
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报道还有不少。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新闻敏锐。1993年7月17日凌晨4点左右,我在睡梦中仿佛听到一声炸响,便立即起床向消防119问询,得到的答复是119刚接到报警,苏州化工厂农药集团贮罐发生爆炸!我立即骑车赶赴现场,几乎与赶来事故现场的消防车同时抵达,我立即展开采访,写就的现场报道成为消防和相关部门调查事件的重要依据及参考。2007年,我在姑苏晚报创办的栏目“星期五调查”围绕百姓关心关注的身边事、烦恼事,10多年持续推出500多篇报道,深受读者欢迎;2020年该栏目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我从一个小山区的农家子弟,考进大学进入城市,从报纸到广电,在新闻一线和媒体管理岗位工作了35年,见证了城市和时代的发展,用笔写出了大世界,又转型成为新时代媒体管理者,往事历历在目、让人动容: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赶上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时代,赶上了媒体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值得共勉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力”、履行使命,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人!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10月(上)。
责任编辑:喻瑾
新媒体编辑:喻瑾 

新闻战线
传递新闻改革信息,交流新闻实践经验,研究新闻传播规律,探求新闻宣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