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 “诊断” , 专业的 “药方”——读费伟伟《好稿怎样写到位》

时事   2024-10-24 12:3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透明的 “诊断” , 专业的 “药方”

庄永志
《好稿怎样写到位》是“人民日报记者说”系列的第五本。相对这个系列的前四本——《典型人物采访与写作》《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好稿怎样开头结尾》《好稿怎样讲故事》来说,所谓到位,我理解就是更专业。
当今的新闻实务教学,还是沿袭医学院模式:注重病理更注重临床——学生既要学习新闻学概论之类的课程,更要亲身采访、动手写稿。学生在去新闻单位实习之前,最好能像医学生解剖人体那样亲身实践采写过程,或是有机会像医学生观摩资深医生的诊治那样体会资深记者和编辑对报道的采写与修改。
因此,教师或过来人总提醒学生要看专业记者发表的作品,还要看主流媒体知名记者、编辑的报道体会和采写经验,既品味作品的高妙之处,也琢磨报道的修改过程与改进空间。
新入行的记者,也需要有师傅带徒弟一般的帮扶,才能尽快适应媒体的专业流程与规矩,尽早写出好稿。《好稿怎样写到位》就像一间新闻诊室、一所“文章医院”,向新闻专业的学生、初入行的记者乃至对新闻写作感兴趣的所有人开放。
透明的“诊断”
虽然知道人民日报有评报的传统,但还是对《好稿怎样写到位》亮出这么多的文本有些喜出望外,尤其是那些“还不够好”的原稿、“尚可改进”的见报稿。这样的公开和点评,需要相当的诚意和勇气:公开自己的自不必说;公开别人的,还需要原作者的理解与宽容。
我大致统计了一下,《好稿怎样写到位》全文公布了大约29篇报道,大多刊发于近年的人民日报,也有的发表在作者费伟伟曾经负责或受托点评的报刊;其中有8篇同时公开了原稿和见报稿,还有一篇公布了第一稿、第二稿和见报稿。
书中列举的文本,有的是费伟伟自己的作品,可谓现身说法;更多的则是同事或同行的作品,不仅有他和同事或同行的点评,有的还附上作者的“夫子自道”。这样的点评更加立体。
作者首先对自己的作品十分坦率,写到了新闻生涯中“一次难忘的‘滑铁卢’”:有关国企改革的一篇报道见报后两个多月,发现问题还有另外一面。
作者还写到自己带队采写的通讯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之后,对编辑的修改却有不同看法,尤其是对报道开头部分的改动。甚至对报社重点策划的一个系列报道“斗胆直言”,从4个方面一一指出提升空间,其中谈到第二个方面“落点要实”的时候,又提出几点可改进之处:“一是故事、人物虽然多,但让人眼睛一亮的生动细节不多”“二是亮点很多,但往往只见结果,鲜见过程”“三是成绩说得多,问题鲜有触及”……
当然,作者在点评同事或同行稿件的时候,总是先肯定优点,然后再从主旨的提炼、角度的选择、文本的呈现等方面提出意见。
作为读者,我印象最深的是费伟伟对一些常遭人诟病又时时见到的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常识的症候的剖析。
《好稿怎样写到位》摘录了中国海洋石油报一篇报道的这样一段话:“近几年来,无论是中国海油领导还是湛江片区各单位负责人,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把员工的冷暖挂在心上”,费伟伟点评道:“这种说法过满,有点不留余地。不如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
人民日报社国际部请费伟伟点评一组“一带一路”报道,对读者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些表达——像这一段“清晨6时,在德国与波兰边境小城斯武比采,MBB物流公司创始人高松经营的海外仓内已经熙熙攘攘”——费伟伟直言:“‘熙熙攘攘’这样的形容词是无法令读者的脑海产生具体场面的”。
对于人民日报之外的新闻同行、普通读者和无缘到报社实习的学生,这样的公开、这样的较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使他们得以一窥权威报刊的内部生产状态。
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日渐透明,有人说“厨房”正变“客厅”——新闻用户有可能直接观察、感知甚至参与专业媒体从选题策划、产品推送乃至评价反馈的全过程。这种公开,不是供读者游客式地浏览,而是有内行指引的专业考察。对新闻学院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次又一次直观的“诊疗观摩”。
专业的“药方”
《好稿怎样写到位》不光剖析病症,也“开药方”“做手术”。
费伟伟敏锐地意识到,文稿存在的问题与采写全程有关,所以他的“药方”首先是新闻意识。
这从本书第一篇《带着意义去现场》就可以看出作者对人民日报特殊使命的理解,对内容与思想、事实与主题的思考。
我们重点说第二个和第三个“药方”。
先说第二个:采访正解。
很多学新闻的学生甚至不少记者都误解了“采访”,以为采访就是“提问”。其实,采访是记者获取事实性信息的各种方法的统称,提问只是其中的一种,其他的重要采访方法还包括: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实验测试、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与引用。
误以为采访就是提问的记者或学生,写出来的稿子很可能通篇都是“直接引语+间接引语”,除了“××指出”“××表示”,就是“××说”“××认为”。
费伟伟在书里强调,到位的报道是以到位的采访为基础的,主张记者要长期跟踪,认真观察。他看好一篇黑龙江分社记者采写的稿子,特别介绍作者对人物的采访持续了两年,作者跟采访对象在朋友圈一直有互动。他还介绍了江西分社一位同事的经验:“一个典型细节,胜过十个空泛细节。而有效的、典型的细节,往往藏在‘沉浸式’的采访中,藏在认真的观察中”。
《好稿怎样写到位》的第三个“药方”也很有新意:注重新闻的文学性。
费伟伟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很注重报道的文采,尤其是讲故事的技巧。
《好稿怎样写到位》不仅引用同事、同行(像穆青、范敬宜、艾丰、李泓冰)的看法,还大量引用作家(像欧阳修、俞平伯、汪曾祺、从维熙、E.B.怀特)的经验、文论家(像刘勰、刘熙载、李渔)的观点,还引证《水浒传》等文学名著。这种引述与分析,体现了费伟伟对新闻文学性的重视。
他推崇同事李泓冰的眼光与文笔,在评价她2016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关了家馄饨铺,打翻了五味瓶》的时候,不光介绍报道刊出后总理办公室派调查组赴上海了解情况,还特地引用了有关方面对作品语言的评价:“读出了沪上小说家王安忆和金宇澄的味道,或是记者对非虚构写作的有意追求”。
他书里的很多主张,都与非虚构写作或者说文学性新闻的要求暗合,比如“善于借别人的话来讲故事,是记者必须掌握的技巧。没有直接引语的文章缺少接近性、可信度,冲淡了色彩,也减弱情感”,“能用细节处则不要用概说”,又比如“形容词只能写意,具体的细节、场景才有具象,才能给读者以画面感”。
深刻体会“文学性新闻”的内涵,我们更能体会费伟伟“借鉴文学手法把作品写得更到位”这剂药方的其来有自。
但笔者要提醒的是,费伟伟对新闻的文学性的重视,是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为前提的。他对新闻的文学性有清晰的认识与界定,在书里警示道:“新闻中适当采用一些文学手法是允许的,问题是用哪些手法。只有承认和尊重新闻的质的不同规定性,在新闻与文学可交融、可嫁接之处各取精华,才是对两者的共同维护。而‘想象—虚构’是新闻之大忌,是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因此,新闻中是不允许出现‘推断性想象’‘合理想象’的”。
至于费伟伟如何针对新闻的“症候”,应用这些“药方”给文章“动手术”,可以说,全书都是“临床案例”,咱们可一起细细“观摩”。
《好稿怎样写到位》完稿之际,正是费伟伟先生荣休之时。期待他再写本书,完整地梳理和讲述他39年的新闻生涯。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新闻变迁理路、主流媒体运作变化、资深记者职业理念的生动文本。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升面对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媒介化治理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1&ZD3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曾任《焦点访谈》主编)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10月(上)。

责任编辑:武艳珍
新媒体编辑:喻瑾


新闻战线
传递新闻改革信息,交流新闻实践经验,研究新闻传播规律,探求新闻宣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