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时如何才能入静?何为意念导引功法?

文化   2024-09-19 20:04   河北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关注我们!


【郭林新气功知识集萃】



练功时如何才能


入静




郭林新气功经典回味

郭林老师如是说



 在练功中能否放松、入静,

是练功中能否产生“内气”,

以及“内气”产生多少的关键。

练功中能否入静的问题,

这不仅是在练功中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要靠平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加强思想意识的修养,

一个人具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心胸坦白、开朗,

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对同志热情、友好,助人为乐,

这样杂念就少,

练功时思想就容易入静。

反之,个人打算太多,

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这样的人不仅平日,

而且在练功时都是想入非非,

杂念丛生,那是很难入静的。

所以,这是练好功、入好静的基础。

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

再加上练功中的功法,

就可以入静了。


     练功中帮助入静的功法,

就是“定题”、“选题”、“守题”。

开始时采用简单的“定题”的方式,

再进一步则采用比较灵活一些,

也比较复杂一些的“选题”的方式。

根据病情,按照选题的原则选好题,

这些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比较难的是“守题”。


初练功者一定不要守“中丹田”,

也不要守“下丹田”(会阴穴),

更不要守“上丹田(印堂穴)”,

否则,很少有不出偏的。


新气功疗法中所设的”中丹田三呼吸“、

”中丹田三开合“,

以及收功中的转意念引气归原的想丹田,

都还不是”守丹田“,

它只是把气引回中丹田,

然后就收功了。


”守丹田“则是在练功中

把意念活动集中到丹田,

把产生的”内气“蓄在中丹田,

待气满后,

又会自动地流向全身的经络脉道。

所谓”通经接气“、

”飞经走气”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

达到这个地步,

全身的经络脉道就全通了,

没有气滞血淤,

也就不会有病了。

达到这个意境,

“守丹田”就不是“死守”或“固守”了,

而是有聚有散,

这时的聚和散已不是十分着意了,

而是似守非守,

甚至是意随气走,

气在意先,形成了若有若无的境地。

这个地步不是初级功所能达到的,

只有到了中级功,

而且练了一段时间以后,

才能出现的。


这种境界绝不是主观追求所能达到的,

而是靠苦练,

“内气”充足而后自然形成。

在“内气”不足的情况下,

如果主观上勉强去追求,

用意念去领气,

去“守窍”,去“冲关”,

去追求什么“小周天”、“大周天”,

那就没有不出偏的。

练古气功而出偏的,

大多出于这种原因。


只有那些勤学苦练而又不急于求成的人,

才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享受这种丰硕的成果。


所以,对“守丹田”要有正确的理解,

初级功中没有“守丹田”的功法和要求,

而且在练初级功的阶段也不应该“守丹田”。



     初级功“守题”是守体外的“事物”,

而不守自己身体上的

任何部位或身体内的任何内脏或器官。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病人

往往把守题的“守”字理解的太死,

似乎“守题”就是“固守着题不放”,

因而违反了“不盯”、“不抓”、“不追”的原则,

由于“守题太死”,

反而使大脑处于紧张的状态,

根本达不到“入静”的目的。

这样练法,

练完功没有不发生“头痛”或“头晕”的。


       对练功中的“入静”要有正确的理解,

所谓“入静”只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

绝对的静,

绝对的不想“事”是没有的。

因为大脑本身永远是处于运动中的,

大脑不运动,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大脑不能不运动,

人也就不能没有思想,

问题在于想什么,怎么想,

在这一点上是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

气功中入静的方法就是据此而设的,

人们在练功中

可以借助功法这个手段

来控制人们想那些比较简单的(如数目字)、

愉快的(自己所喜爱的)、

幽静的(如静静的森林、花草、树木、

平静的湖水等等)种种“事物”

或者“词句”(如“健康”、"快乐“、”清静“等等。)

以此来代替或排除大脑中所想种种紧张的、

不愉快的事情或纷至沓来的客观刺激,

从而使大脑得到相对的”静止“;

或者更准确地说,

使大脑不同局部的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互相交替。

这就是所谓”以一念代万念“的意思。

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就知道应该如何掌握”入静“的要求了,

就不会在意念活动方面再出现什么偏向了。      


郭林老师讲述意念导引功法


练气功的人,在开始阶段由于要想势子和动作,一般说来思想比较集中。当动作熟悉以后,容易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杂念丛生,无法做到心安神静。此时须根据练功程度安排意念功法。意念功法就是在练功中把意念活动(如意识、思维、思想感情等精神活动)集中到某一点、某一词或某一事物上,借以排除各种纷纭的杂念,即所谓“以一念代万念”。通过这种功法使大脑皮层逐渐的进入并长时间地保持在既不兴奋、又不抑制的半入静状态。就是说,要在觉醒状态中练功,不可昏昏欲睡(昏睡中练功产生不出内气,是没有疗效的;又要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休息和调整,才能对全身各器官、各系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减少和打断病理惰性灶的恶性循环,为更好地进行自我修复、自我建设创造条件。


 新气功疗法是否能练得好,关键在于松静和意念集中,只有入静好才能松得透,只有松得透才能静得深。这样才能促进“内气”的大理产生和正常运行,达到医疗保健作用。因此,意念活动功法是新气功疗法中的关键,必须刻苦锻炼,正确掌握。


一、定题

动作熟悉以后,练功中不必再想动作,而要想念一个简单而稳定的词语,如“健康”、“练功战胜疾病”等,使意念集中在这个“题”上,这叫“定题”。


二、选题

练功者再经一段时间,势子更熟练了,也基本上掌握了定题的功法,单靠“定题”这个简单的功法,已不能再起到排除杂念的作用,这就需要在意念活动上再提高一步。这时应选择某一事物作为自己练功过程中思维活动的唯一内容,以一念代万念,从而排除杂念干扰,有利于松静下来,这叫“选题”。选题应在练功前一天就考虑好。怎样才能选好合适的题呢?


1、选题要辩证:选题要考虑病情化验指数高低的问题。例如高血压、青光眼眼压高等患者,就要选低于气海穴的题,如地上的花草、青草坪、小树、湖边小草等。而低血压及内脏下垂等患者,则可选与膻中穴相平位置的景物。另外,选题要考虑病位,如肝脏有病最怕忧郁不舒,在选题时应尽量选择温和平淡之题,如绿色的树木、草地等。心脏病患者应避免深红等触目刺眼的颜色,可以选紫红、淡红色的物体,如红苹果、玫瑰、荷花等。

 

2、内容要简单而稳定:对初学者来说,由于功力浅在确定选题内容时,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选近不选远:选的内容不能距练功地点太远,一般说,如在公园练功,选题以不出公园而在自己面前的事物为好。有的人选题的内容是游月宫,或家乡的一棵树,这是不适宜的,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幻觉,反而影响入静,甚至会出偏。


(2)、选静不选动:我们通过守题,是要使自己的意念趋于稳定,所以一切能引起兴奋的题均要避免,如风摆杨柳、波涛翻滚、水中游鱼、优美的舞蹈、球赛、正棋等都不合适,而平静的湖水、屹立的青松,则都是较好的题材。选题还应避免容易引起七情干扰的景物或事物(如诗词歌曲等)。


(3)、要选体外的题,不要选自己身上的某个部位:在治病和操练初级功阶段,应守体外的题,不守自身的任何部位,这样做不但可以避免出偏,而且能增强疗效。只有在病情基本好转,全身都能放松以后,才可以守中丹田。在练功过程中不要任意换题,一个题可用3-6天,直到不能起到集中意念作用时再换新题。


 选题恰当,就为守题打下好的基础;若选不好或选错题,则会消弱疗效,甚至会出偏或反而加重病状,这一点要很好的注意。


三、守题

 练功过程中要始终想着所选的题,把意念活动集中到题上。所有的意念功法,包括定题、选题、守题、守丹田等,都必须做到“一聚一散,似守非守,若有若无”这十二字诀和“不盯、不抓、不追”这三不原则:


“一聚一散”——练功时要求无杂念,若出现杂念,就要用把意念集中于“题”的办法来排除杂念,这就叫做“聚”。若杂念已去,就要把意念松一松,把“题”放一放,这就叫做“散”。这时精神和势子就会更松,在练功中,对“题”想一想,放一放,这就叫做“一聚一散”。

 

“似守非守”——“聚”时不能对“题”想得太紧,散时也不能把思想放空。要保持又象想着题又象没想题的状态,才能松静下来。

 

“若有若无”——练功过程中思想上又象有“题”又象没有“题”。这样才能自然地保持入静状态,即保持既不兴奋又不昏睡的状态。

 

“不盯、不抓、不追”——守题时是把全部思想感情都放在题上,但想想不是把视线落在题的形象上,眼球仍要保持平视前方的微闭状态,实际上前方什么也没有。这样看和想就分开了。如选题选一个苹果,想着这个苹果,不能把这个苹果的形象放在眼前,这样就形成了思想上有苹果,但眼睛没有看着苹果。若把视线落在题的形象上,就会出现用眼紧盯不放的毛病。这样内气产生的就少,并且容易出偏。如果守不住而跑了题,就暂时让它跑一跑;如果杂念来了,思想一松,题自然又会回来的。总之,不要勉强用意念紧抓不放或勉强去把它追回来;否则会引起头痛、头胀、头晕、心慌等不适。一旦出现这些现象也不要怕,只要在练功中把意念放松,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选自:《新气功疗法》修订本


本期编辑:欣媛

喜悦阳光身心疗愈
观照内心,喜悦自在!万病由心生,也由心解,无论发生什么,都只以正念思量,不执着于过去,也不惧于未来,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