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朗读】《郭林日记》之五十四:按摩不能使劲,练内功使劲是我们的大忌。喜悦分享:郭林老师讲述“血液偱环和练内功的关系”。

文化   2024-09-06 20:03   河北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关注我们!


为您朗读






《郭林日记》



1973年7月20日—7月25日



(注:日记正文请听朗读音频。)




郭林新气功经典回味

郭林老师如是说



 ...... 

按摩不能使劲,

练内功使劲是我们的大忌。

使劲与放松有较大的矛盾。

上虚下实,

练内功时要做到脑空灵,

腹也空,这样容易松静,

气沉丹田,元气归身,

则上身飘灵,下身沉着。


(选自:《郭林日记》第151页)


喜悦分享


血液偱环和练内功的关系


(郭林老师讲述)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血液偱环和练内功的关系”。心与其节律性的收缩推动血液在管道内流行,我们练内功第一个重点是“心安神静”,以心之窍舌尖顶着上腭,接通了督脉和任脉,经过有节律性的练功动作,就加强了心的节律性收缩的功能。因人体有了疾病,尤其是心脏病,它的节律性收缩弱了,推送血液到管道内的流动力也弱了,甚至产生动脉血管硬化的病变,它的血管即不易流通血液。如心绞痛就是心的动脉血液流通不畅,甚至堵塞了,血液不能流行可能导致死亡。

 

练内功及气功按摩,是使硬化了的血管经过练内功得来的功力(内在气机动力,运行到按摩时的手梢)接触了病体,结合了病种应用的穴位,手梢之内气刺动人体气行穴位的内气,即促气行,加强流行动力。祖国古医书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加强气机的动力,气引血行,硬化了的血管经内气的摩擦,气力向血管进行内攻。

 

因此我们练内功的病者反映,肌体和五脏六腑在练功的进行中,某局部在动,这就是“气机”在进行冲击时刺激到肌肉某处时起的作用,这是练内功治病起疗效的作用。功夫到高度时,“气机”动的作用更大,疗效也更高。我们经常说练内功是达到血脉循环,使百病消除,血液流通,百病不生。因练内功时能做到心安神静,全部肌肉和精神都能放松,意念也集中在一定理想之处。练功时心脏有节律的收缩,推动血液在管道内流动更顺利,送往细胞组织和毛细血管,往下腔汇合静脉回心脏,这就和平、稳定、良好地完成了血液循环,达到了练内功高度的疗效。当然,达到血液循环的目的,与意念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初步练功者,难以抓住意念的集中活动,排除杂念也比较难,意念不能集中,心不安神不静,在这样状态下进行练功,意引气的效果已失,血液循环的效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就不可能达到更高的疗效。

 

能过松静关,必须有一个时间的过程。掌握了功法,树立了信心、恒心和决心,勤学苦练是无一不成、无病不愈的。行功是动静相兼、半入静的混合功,因为动中有静,静中又在动,意念集中活动,可能比坐功、站功、卧功更难守。但意守目标不在本身肌体内,即使松静不够,意念无法集中活动的时候,也出不了大的偏差,影响不了神经系统,影响不了五脏六腑。行功能半入静,又是在平稳的有节律性的慢功之中舌尖接通了任督两道大脉及带脉,心脏发出的动脉血结合了行功步法的两脚脚跟先着地,由人体八脉集中于脚跟起点的毛细血管,血液汇合静脉经过毛细血管网回流心脏,完成血液偱环。因此行功对任何疾病治疗都有很高的效果,尤其是对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肝炎、肾炎、心脏病都有高度的疗效。

 

根据这两年我在数百名病者中摸到的经验,有高度疗效的都是练行功的,练三个月至半年行功,病已痊愈的可加练坐功或站功,加强功力保护和巩固健康,功力加强,功法可进入深度的练功,迈入第二关了。

(未完,待续,且听下期朗读)

本期朗读:信然 

本期编辑:欣媛

喜悦阳光身心疗愈
观照内心,喜悦自在!万病由心生,也由心解,无论发生什么,都只以正念思量,不执着于过去,也不惧于未来,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