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简述国民党少校,黄埔军校学员冷经元生平
作者 | 巨同艾 张奎明
我是笔者之一的张奎明,和冷经元的长孙是小学同班同学。1986年秋开学,北博崖村小学五年级新来了一名同学,他叫冷金光。不久,班里的同学就都知道了他爷爷是国民党军官,还是少校。在那个年代,大家认为国民党就是反动派,都私下里叫他“国民党”。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每次同学们起哄,冷同学都默不作声。记得有一次也是被同学们闹急眼了,才说,我爷爷不是反动派,他是抗日英雄,国家早就给平反了。冷金光同学性格开朗活泼,不久就和我成了好同学、好朋友。他住的马山村和我村八亩地,相距只有一里地之遥。我先后去过他家几次,慢慢从大人那里知道了,冷经元曾被雇佣顶替他人当兵的事,还有考入黄埔军校安徽阜阳分校,以及抗日负伤等事情。几乎每次去找同学玩,都能看到和蔼可亲又气质凛然的冷爷爷。每次冷爷爷都讲打日本鬼子的故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对冷经元产生了敬仰。
在济南的一次酒局上,我又偶遇了冷经元的另一个孙子冷金涛,又谈起了他爷爷的事。当时就有了写一写冷经元的想法,奈何为生计奔波,时间少,此事就一直被搁浅,直至遗忘。一次偶然和巨老师聊天时,说起了附近村子里的人和事,期间谈到了冷经元。两人不谋而合,决定一起搜集资料,撰写文章介绍他的曲折人生。
1916年秋,冷经元出生在马山村的一户穷困人家。其父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仅有几分山岭薄地,常年靠给附近村子里的富户人家扛活为生,母亲靠给人家缝缝补补补贴家用。吃尽了没有文化苦的父母,省吃俭用,供冷经元在盘阳读村小。在学校里他是个听话的孩子,好学上进,品学兼优,学校里的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村小毕业后,又考入临朐城里的文庙高等小学。在城里读书的那段时间,每个月才回到家一趟,带上吃的用的,步行40里地再返回学校。在外求学期间,冷经元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认识到国家只有富强起来,才不会受到外国列强的欺辱。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冷经元高小毕业时,年龄在十五六岁。那时山东军阀混战,战火连天,家里生活窘迫,难以度日。当时国民政府在临朐征兵,是采取按地亩数摊派兵额的制度。许多地多的富户拔兵入伍,有钱的人家可雇佣穷人家的青年当替身。北博崖村有一富户人家,被派上兵员。听说冷经元家里穷,吃不上饭,就找上门,让冷经元替儿子到国民党部队当兵,酬劳是一石粮食。当时冷家也是没有一点生存的办法了,只好同意充当雇佣兵。
(二)黄埔生,抗日战场负重伤
在国军当了一阵子兵,发现军队内部管理混乱,派系斗争严重。士兵在底层中窝囊受气,经常受到责罚,还常常挨长官打骂。血气方刚的冷经元,一气之下,脱离了部队,跑回了家。从旧部队回到马山村的冷经元已经十八九岁了,平时帮着家里人干些零七八碎的活,有时候也跟着父亲去邻村富户家扛活,亲身经历了穷人受苦受难的悲惨生活。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这片大山,寻求自己理想的道路。同村有个叫巨修文的发小,也是同班同学,两个人从小就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立志从戎报国,决定报考黄埔军校。1935年初春,两人带上简单的生活用品,瞒着家人一路南下。那时候,日本逐步侵占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路上哨卡森严,有时候走一天就遇到十多个哨卡。两人一路风餐露宿,走走停停,饿了就沿街乞讨,遇到有需要临时短工的,就帮着干点活,挣点盘缠。边走边打听,从初春走到初秋,经过大半年的长途跋涉,步行1000多里地,终于到达设在安徽阜阳的黄埔分校——阜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还好,两人到达安徽阜阳分校的时候,还没有错过学校的招生考试时间。通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两人均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其中冷经元被录取为十二期鲁干班二大队步科学员。学习期间,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与才智。不仅刻苦训练,还积极学习军事知识,加上原先在军队当过兵的经验,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爱国学员,遂被发展成为国民党党员,深得大队长陈寅锡,中队长高云城的器重。按照军校规定,鲁干班学员毕业以后是要回到本省,扩大省内的军事干训教育事业。1938年,冷经元三年军校学习期满,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山东昌潍第八行政专署保安司令部工作。先后任中尉军事教官、上尉副营长之职,为国民党在抗日时期培养了一大批军事骨干人才。因成绩斐然,1944年初被调任山东省安丘县保安司令部任少校营长,驻防安丘。部队驻扎在安丘期间,日军在这里安设据点,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许多老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去避难。冷经元所率部队为守卫身后的每一寸土地,和日军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一次,在阻击日寇大扫荡的激战中,中国士兵面对装备先进、补给充足的日军,在极度不利的条件下,依然奋力阻击,殊死搏斗,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和不屈的意志。但终因敌我武器装备和兵力悬殊,战况空前激烈,官兵伤亡惨重,冷经元也被飞来的炮弹炸成重伤。为鼓舞官兵斗志,他简单包扎一下伤口,始终坚守在阵地前沿,指挥部队顽强抵抗,力挫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冷经元被部下从阵地上抢救下来后,被送到济南十九军总队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伤口治愈,但左腿膝盖骨破损,走路不能打弯,落下了伤残。他已不能适应部队生活,遂办理了退役手续,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故乡,那年他才30岁。在抗日战争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冷经元身为国民党指挥官,有着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坚不可摧的军人风骨,始终怀着抗日救国的抱负,抱着中国必胜的信念,兑现了他与国土共存亡的豪壮誓言。(三)“文革”时期, 遭受到诸多磨难
建国后临朐第一任县长巨佩之曾说,在内战开始前,冷经元已经退役,他没有参加内战,不是我们的敌人。因此,临朐县人民政府为冷经元办理了有关手续,不作为国民党战犯处理,也没有戴上反革命分子帽子。在村子里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加入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从1945年退役后,享受国民政府抚恤金待遇(480元/月),一直到1948年济南解放停止。在退役回乡20多年的时间里,冷经元没有离开马山村半步,一直积极参加农业生产。他吃苦耐劳,服从安排,即便是吃点小亏也从不作声。听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冷经元从来不提自己在部队的事。即便是别人提起,每次他都说,我的军旅生涯都是在跟日本侵略者战斗,九死一生。我付出了青春,变成了残疾人,如今是伤痕累累。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运动波及城乡,盘阳联中的一群学生红卫兵闯进了马山村,对冷经元进行了抄家。这些小将们,翻箱倒柜,连犄角旮旯也仔细搜查,最后把藏在后院柴火垛里的黄埔军校分校的毕业证、中正剑、委任状和一些贵重物品,全部翻出拿走上交。自此,“妄想变天”、“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等帽子扣在了冷经元的头上,他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遭到了无休止的批斗、打骂、围攻、贴大字报。有时还戴上高帽子,上面写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字样,在辛寨公社、盘阳大队、还有周边集市上游街示众。1975年,潍坊地区驻村工作组又揪起历史问题,开批斗会、隔离审查,子女们在那个极左时代都受到了牵连。但他从容淡定,无论身陷何种困境,都始终坦然面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对得起民族,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国家!”1978年,终于迎来了党的好政策。中央对在“十年浩劫”中受到批斗的国民党老兵逐渐平反。时任盘阳大队队长的巨德昌到马山村,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推倒过去强加给冷经元的一切不实之词,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自此,这位为抗日战争流过血、负过伤的黄埔军校高材生,才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这时的冷经元已经63岁了,终于盼到国家给了自己一个名分。他感念党宽大的胸怀,重新找回了尊严与尊重。他常常告诫孩子们,要遵纪守法,靠勤劳致富,感谢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抗日老兵。1992年,冷经元走完了他平凡而传奇的一生。他那一心报国的不屈信念,那血雨腥风的困苦经历,将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中。注:根据冷经元长子冷文正提供材料整理,感谢王兆亮老师提供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