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把自己活成光照亮别人
作者 | 赵永德 李春臻
世界著名诗人泰戈尔在《用生命影响生命》中写道:“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恩师冯益汉老师就是一位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照亮了别人,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影响别人的人。作为临朐县的文化泰斗、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广泛的艺术造诣,在戏剧、文学、诗词、书法、声乐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是临朐文坛宿将,著作等身。获得的各种奖项,灿若繁星。
他的《元丰行》1983年荣获潍坊市汇演一等奖;1984年,又被山东省剧协、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三家联合评选为二等奖;1986年,他的戏曲片《挪界石》参全国展演;1994年,他作词,谭建国作曲的《春风桃李之歌》获全国金奖;1995年,他的小戏曲《糟糠之妻》获省二等奖;1998年,他作词,王克义作曲的《海上夜航》获全国优秀奖;2002年,他的快板剧《晒粮》获全国铜奖;2003年,快板剧《化妆》获省二等奖;2008年,小戏《山路弯弯》获省一等奖;2014年,60万字的长篇小说《武林英烈窦来庚》获山东省第十四届“文艺精品工程”奖;2015年,电视短剧《森林卫士》获省一等奖;2017年,获“山东省文明家庭”、“山东省十大最美书香家庭”称号;2020年,小品《千里排戏》获全国二等奖;2023年,小品《谈判》获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一等奖;2024年,书法作品,获全国老年书画大赛入京展等等·····如今虽然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依然身心健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天仍然笔耕不辍,时有佳作发表。作品内容与时俱进,充满正能量。他还广交乐师、票友,时常在附近的几个剧团间奔忙赶场、救场,成了剧团的公众好友,备受敬仰,作为学生的我们,常为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但是他自己的成才之路却一波三折令人唏嘘。
恩师冯益汉老师1944年3月出生于山东临朐的一个书香门第。他是明代散曲家冯惟敏的16代孙,家族中人才辈出,素有“冯门无拙笔”之美誉。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父亲被错划为反革命,从上小学开始就备受歧视、排挤,但他硬是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机智,在夹缝中不仅没有被边缘化,从此销声匿迹,而且还顽强成长,成为崖壁上的岩松,活成令人仰视的风景。他自幼便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表现出超常的天赋。小学时,一篇作文《伯父入社后》被老师当范文宣读,可能作文写得比同龄孩子好太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老师夸赞道:“是个当作家的材料”。这句“是个当作家的材料”,一直持续到老师要调离母校,还拍着他的肩膀叮咛“要记住我的话,你是块当作家的材料”。老师的话像一颗种子,埋在了他的心田,在他持续不断的知识滋养下,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可能是他自小就感受到,得不到家族的庇荫,平时学习特别认真,上高小时,以12门功课12个满分的成绩轰动全校。初中毕业,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益都卫校。少年时期的他,不仅成绩优异,对文学情有独钟,还对书法、声乐等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书法、临摹名家字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他还自学声乐,模仿京剧名段,虽然条件有限,但那份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却从未改变。一路走来,一波三折,阻挠不断,却成长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活成了令人羡慕的存在。上高中时,他已经学会了拉二胡,加入了二中业余文工团,先后排演歌剧《张家姐妹》、吕剧《七错》。上卫校时参加学校的业余剧团,又担任坠琴演奏,即使在特殊的年代,他也凭借自己的多才多艺以“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破格吸收到冶源中心俱乐部排演歌剧《三世仇》……他就像长在悬崖石缝中的青松,尽管土质贫瘠,还是竭尽全力根往深处扎,干往云端长,努力汲取石缝中那点微薄的营养,顽强不屈地长成崖壁上劲拔的岩松,成为人们仰视才可看到的风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老师那句“是块当作家的材料”,逐渐被应验。在编剧方面的成就,早年间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边参加劳动,边创作的小吕剧《偷苹果》,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还获得了省广播电台的播出机会,为他日后的编剧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才华的展现,恩师冯老师逐渐在编剧领域崭露头角。他参与了多部电视剧的编剧工作,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李逵》和《郑板桥》。这两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冯老师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的洞察力,将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魅力。冯老师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武林英烈窦来庚》、《冯惟敏轶事》、《刘秀》、《宋太祖传奇》、《风流才子》等作品。这些佳作不仅材料广泛,风格多样,而且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价值。他以独特的视觉、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人性的复杂,社会的矛盾,让读者在读书中反思、自省。在诗词创作方面,他同样成就卓越。他善于将书画与诗词相结合,将名句藏于书画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深受读者喜爱。除了文学创作外,他在声乐领域也成绩傲人,自己编曲、作词、演唱了好多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如《我爱冶源的山和水》、《民兵舞》等,这些歌曲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创作才华,更传递着他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恩师冯益汉老师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是一位敢于拿起笔为弱者发声,“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铁骨铮铮的文人。1988年,中国正处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执行的时期。这一政策,自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后,以“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核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一些过头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不少家庭陷入房拆、粮光、家具毁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勇敢地给县委书记写信,反应计划生育工作队,一些过头行为,他言辞犀利地说“尽管计划生育是国策,但计划生育工作队毕竟不是土匪,——他们站着杀大树、动辄拆住房、把尿倒进面缸、家具砸坏,这不是把有用的东西变成垃圾了?”县委书记接到信,高度重视,责令有关部门讨论、交流计划生育执行策略,自此之后,计划生育工作队行为果然收敛。除此之外,他还为一位被迫卖身为妾的弱女子,讨还过公道的故事更令人感动。1942年,临朐成了无人区,一张姓女子被迫买到广饶一户地主家做小妾,她在地主家当牛做马多年,可是1960年广饶受自然灾害影响,地主家中粮食短缺,就把她赶出家门。她沿路乞讨回到娘家,改嫁他人。可是地主大老婆死后,地主竟然想凭法院的一纸传票,追回小妾。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更是对小妾尊严和权力的践踏。恩师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决定为这位不幸的弱女子讨回公道。于是,他写了一封长信将张氏女的悲惨遭遇,地主的恶劣行径详细陈述,呼吁广饶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彻查此事,还弱女子公道。他的信,引起了广饶县委书记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最后地主受到了惩罚,弱女子受到了保护和尊重。冯老师勇敢地为弱者发声的壮举,如一股清流在澄澈着社会风气,引领着社会道德风尚。在临朐这片沃土,恩师冯益汉的名字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无数追梦者的前行之路。他是一位真正的师者,不仅传授知识,更以无私的胸怀和卓越的智慧,甘为人梯,默默为追梦者铺就一条通往梦想与成功的桥梁。他不仅是剧本的雕琢者,更是人才的伯乐。他拥有一双慧眼,能在茫茫人海中识别出那些有潜力但还未发掘的新星。1980年,杨家河公社业余作者张祥林的剧本《三断案》初稿几经周折落到了冯老师手中。面对厚厚一摞剧本稿纸,他一字一字地雕琢,一幕一幕地摧敲,将那些粗糙的创意打磨成璀璨的珍珠,让平凡的故事变得引人入胜,让角色鲜活地跃然纸上。修改——其实相当于二次创作,获潍坊市三等奖,作者一剧成名!无独有偶,1976年,恩师去五井文化站讨论剧本,发现了会拉二胡的泥瓦匠孟献仁,忙把他引荐到县文化馆,果然日后成长为德艺双馨的老师,他为临朐文化事业的繁荣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县开办过多期创作辅导班,恩师倾尽全力授课带徒。不仅传授学生文学创作的技巧,还教会他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书写社会百态。让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临朐、山东、乃至于全国文化舞台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如今虽已是八十老翁,只要碰到有潜力的作者,从不吝扶一程,举一把,助其成才。正因如此,他的学生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在临朐这片大地上,他老人家,不管到哪个乡镇采风、参加活动,都能碰到热情接待的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被奉为美德。在恩师眼中,孝道不仅是家庭稳定的基石,更是社会和谐之源。他对普通百姓中的孝行事迹,总是特别关注。每当发现一个好的典型,他都会不遗余力地去挖掘、记录,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这些感人的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在冯老的笔下,孝道不仅仅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物和故事。今年夏天,冯老师到冶源街道淄界“凤莲秘境”露天群众剧场赶场,遇见了剧友谭秀明,听说他的嫂子七十多岁,哥哥又去世多年,可是侍奉婆母二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从不懈怠,更没因哥哥已不在世而推卸责任。冯老听说后,对其嫂的孝行大加赞赏:“儿媳妇在儿子辞世后,替儿尽孝,此孝行当大书特书!特别是在有的儿媳妇把婆婆当丫环使唤的当今社会,更应该树立这样的典型,传递正能量”。随后,他让谭秀明安排,不顾炎热酷暑,亲自上门采访,然后倾注满腔热情,将普通农妇的烟火日常,写成感人的文字。用真实的故事,告诉人们,孝行并不需要惊天动地,每日可口的三餐,四季的衣物替换,日常的陪伴,生病时的寻医问药,点点滴滴,细细碎碎让老人真正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些我们都能做到,但又被我们忽略的事情,既是做儿女义务,也是必须做到的本分。冯老以实际行动弘扬“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传承孝道,弘扬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社会老龄化越来越突出;让老年人拥有一颗充满正能量的大脑,就像灌满阳光的花园,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这不仅关乎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关乎着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恩师退休后,利用自己多才多艺的优势,教授身边的老年朋友以及慕名而来的远方朋友,二胡、京胡、月琴、坠琴等各种乐器,有时也因人而异地教授老年人参与剧本的排练和演唱,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冯老的付出,不仅让老年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更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和新的追求,让众多的老年人体会到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冯老的帮助下,本地群众剧团,遍地开花,炎热的夏天,我县冶源街道淄界的荷塘边,柳荫下露天剧场,从春活跃到秋;黄山大桥下,爱演唱的老年朋友,稍加整理,铺垫,拉上电线,一个群众剧场建成,简陋,的确简陋,可是有了恩师冯老的倾情加入,不仅乐师水平堪比专业,剧本也在恩师的严格修改、把关后,确保每一场演出都能传递正能量,也让观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受到心灵的洗礼。他编的小戏《看孙子》、《相亲》等,贴近生活,深受群众喜爱,被广为演唱。弘扬了正能量,宣传了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引领普通百姓走上热爱艺术的健康、高雅之路,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水平,培养了高尚的道德素养,彰显了他一位文化传承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恩师冯益汉老师几十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以生动的艺术表达形式,为人民放歌、为群众抒情、为百姓鼓与呼。用自身的艺术之光,照亮了社会新风尚,为社会的清源正流、文化繁荣贡献着自己最大的力量!赵永德,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潍坊市文化产业协会会员,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会员,潍坊市作协、民协会员,临朐县文联委员,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临朐县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临朐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临朐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临朐县寺头镇文联常务副主席。
李春臻,出生于1964年7月,临朐县寺头镇石佛村人,高级教师,已退;喜爱文学创作,擅长诗歌、散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化。作品曾在县、市、省等以上报刊刊发以及微信公众号发表。现为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寺头镇文联副秘书长,寺头镇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