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的小麦情
作者 | 冯恩昌
麦子是农家的细粮,年年把种麦当作大事,只要有条件年年扩大种麦面积。一年到头过日子,都把粗粮作主食,逢年过节磨一定数量的面粉,蒸馍、包水饺、擀面条,全家人吃一顿就是改善生活。衡量各户的富裕程度,人们主要看家里存着麦子几大瓮。赶集买麦子,或直接买馒头,称几斤面包水饺的户,基本都是贫困户。家里来了亲戚,喝酒招待时能吃上高桩馒头,就是以贵客相待了。逢集或村里早晨的街头巷尾,常有叫卖声:“卖高桩馒头了!”拿现钱、赊账,拿麦子换都可以。村里常年总有三五户馍馍房,经营得红红火火。
秋末初冬,麦苗齐刷刷长起来后,山野呈现出偌大的绿色方格棋盘,麦苗如笔直的长长的绿绳儿,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站高处遥望是一幅瑰丽秀美的画卷。到了春天,春风顺麦垄吹得冬麦扑凌凌醒了,有的年份雪大,麦苗从雪帐里醒来了。经寒冷的一冬麦垄的土壤裂纹了,怕伤了麦苗的根,人们开始锄麦,进行精细的管理麦田。常常要锄两三遍,锄得土壤松松软软。人们细心的观察着,一旦麦田出现旱象,浇麦就开始了。水库的支斗毛渠水流澎湃,麦野里水龙头一开,到处爆响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整个麦野成为动听的流水乐章。那时候浇麦是夺取麦收的重要措施,几乎农家男男女女都要上阵,几天就普浇一遍。1960年,我在《诗歌画》发表了一首《浇麦谣》:“老汉挑水弯着腰,银须飘飘满脸笑/青年挑水呼呼跑,摸着大瓮当筲挑/姑娘挑水红花滚,满脸热汗飘白云/浇得麦苗青又青,预报丰收喜煞人。”这是有些田里无自流水,人工浇的场面。对麦苗的管理每一步都是精细的,人们把麦苗看成了金根玉叶。春天来了寒流,天气预报有霜冻,农家人就十万火急了,凑麦糠、柴草,在麦地头上点起火堆,让浓浓的烟雾覆盖着麦野,以驱走冻神,保护麦田。那时候的村级领导,都把管好麦田放在工作第一位。
银杆儿,黄穗儿,金粒儿,有史以来就是珍珠般的宝。白面粉,香馒头,多少年多少代都是人们养育身心的美食。啊,小麦是农家的功臣,国家的主粮,让我们一起来种植管理的更好吧,把我们的民族养育的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