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把握规律,死住法子。

文摘   2025-01-28 05:05   山东  

陈继裕记,心路经历;

捕捉随笔,借鉴回忆。


学习要把握规律,死住法子。

题记:材料术语关键词,体现主旨不偏题。

把握规律,主要是抓本质,抓共性。死住法子,主要是形成习惯。

先说把握规律。一个是方法迁移,像英语作文成绩很好,也很稳定。迁移到语文作文方面,语文作文相对也稳定。再迁移到政史地主观题上,特别是开放题、小论文题,成绩也还可以,这样就把握了规律,做好了迁移。

以上作文类把握共性,找相同点,先有观点,后有论据,结构总分总,我们把它称为观点论据总分总。那么这个观点,我们也要把握一个规律,通过挖掘材料术语关键词,来把握主旨。要想不跑题、不偏离,你就得体现材料术语关键词。文科大题是这样,英语作文、语文作文也是这样,要紧扣材料术语关键词,带上材料术语关键词。

还记得以前材料作文,材料术语关键词涉及“自满与不满”,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自满是前进的永动机。高分作文的学生拟定体现中心论点的作文题目有《不满促向上,自满助成长》,《不满与自满,相得益彰》,这样写,材料术语关键词体现在了题目里面。

作文题目体现材料术语关键词,也折射出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通过材料术语关键词得以充分体现。

以前作文的题目还涉及“精神胜利法”与“边界”,这些都是材料术语关键词,题目体现出关键词,也就体现了文章的主旨,符合了题意。

高三上期中考试的作文是关于孔乙己与脱不下长衫的问题,我们在拟定作文题目的时候,可以想着体现关键词孔乙己或长衫,如《脱下“孔乙己长衫”,迎接生命的精彩》,《莫让长衫”缚住青春》,《突破“长衫困境,拥抱现实理想》和《正视“长衫”,开拓未来》。

这样拟定的作文题目,集中体现观点,阅卷老师搭眼一看,就认为你的作文是切题的,至少没跑题。怎么体现没跑题呀?就是扣紧了材料术语关键词。

扣紧材料不偏题,材料术语关键词,题目如此,行文亦如此,如前点后扣,反复贴膏药,反复扣题,扣的就是这些关键词。所以把握写作方面立意的关键,九九归一就是材料术语关键词,要反复扣题,反复体现。

关于死住法子,要结构化思维,有题型对应模板意识,对应答题套路,有法胜无法。这个法,就是有规律,有体系,有规则。像论点论据总分总就是结构化思维。关于语文作文的结构化思维,我们也是死住了法子,百试百灵很有效果。我们的作文习惯:题目是观点,三个分论点单独成段,平时积累高频通用素材作为论据与行文语言,特别强调反面事例,一定要切题,不能有争议。

比如《以奋斗之砖,垒理想之墙》。论据有苏秦前期不奋斗处处碰壁,后期付诸努力才卓有成效,这样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苏秦一生怎么怎么不努力,这样的论据就不合适了,因为苏秦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与孙敬留下的头悬梁,锥刺股精神,是后世刻苦学习的楷模。



我们选择事例论据,一定要选择没有争议的,能切题的,典型的,充分的事例。平时背的那些素材语言,都是积累,如“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这就挺好,为文章增色不少。还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或者说将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等都很有气势。

这些都是平时背的高频素材语言,可以多准备点,如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与生逢其时的新青年这样的话与例子,将相关的事例固化下来常用,用在不同的作文题目或作文主题上,活学活用,就是转换个角度,强化的侧重点不同,上了考场,就写熟悉的常用的这些例子,顺手拈来,熟能生巧,这就是功在平时,考场的作文实际上在考场以外就已经写好了,只不过进行组装而已。

这次强调的学习理念,一是强调题目主旨体现材料术语关键词,确保不要跑题。二是死住法子与做好迁移。三是平时做好充分准备。考场上的成绩,来自于考场以外的积累,积累越充分,考场越省劲,稳定得高分。


陈词心说
功课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