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历史,重点关注近年来的高考真题。

文摘   2025-02-03 05:13   山东  

陈继裕记,心路经历;

捕捉随笔,借鉴回忆。


山东高考历史,重点关注近年来的高考真题。

山东高考历史和全国以及其他省市的命题特色不一样,我们要把握山东高考历史命题的特殊性,重点关注近年山东高考真题。

我们看高考真题,不是光选一个答案就算了,重点得知道选正确选项的原因是啥,排除错误选项的原因是啥。

通过做近年的山东高考历史真题,把握规律,总结了几句话。

题型错型口诀行。

目本推图因影特,偷绝偏无现时措。题文项背术绝呼,圈6比异错无部。(注:①圈6:型时空,主主呼,②部(侧全)。)

本质侧全深比异,因果本条目措立,主客内外量质过(即四大名捕变成主内),图表转折突破记。

什么意思呢?题文是先题后文,带着问题看材料。项背,就是看选项、联想时代背景;题文项背这四个方面也是答题的顺序,先问题,后材料、再选项、再背景,看这四个方面术语绝对词的呼应。

术语是关键词,代表该题的主体和主题,通过看术语题,明白它的侧重点与全覆盖,明白它是否涉及,以此按顺序排错,排无,排部分。绝对词,像完成了,消除了,动摇了,山东常考的三个词,完成消除动摇,举一反三式的类似程度词如现在完成时“已经”在选项中出现要警惕。所以第一句话是,题文项背术绝呼。

第二句话,圈6比异错无部。圈6,是做历史选择题要注意圈划六个方面,题型、时间、空间、主体,主题和呼应词,圈划这些关键词,把握做题的着力点,稳准狠快突破难点。

比,比较,没有比较谈改变,虚空作比,是没有依据的。

异,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包括求同题,求异题,求同求异并用题,同交异特不并集(求同交集,求异专属特点,都不能选并集)

错无部,包括错误,没有涉及或部分涉及,即以偏概全。一排错误,根据时间史实,不对排错。无是二排没有,排除没有涉及的,特别留意两个词很相近容易混淆的,意思有区别,不是一个范畴。三排部分,全覆盖的题,只谈部分,以偏概全,要排除。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高考历史题,不同题型,不同方法。那么题型有哪一些呢?目本推图因影特,题型有目的题、本质题、推理题、图表题、因果题、影响题和特点题。

每种题用什么方法破解?目的题用主体立场分析法,因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目的性设问,区分不同的利益。特别留意不要把客观效果当目的,措施做法当目的。做法不是目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本质题要注意侧重全面与深刻。关于侧重,一个角度选侧重,转折、递进、否定前面的选侧重。关于全面,全覆盖的要选全面,不能选部分,选部分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材料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这些并列的内容,要选政治,经济,文化这三方面,而不能只选一方面。关于深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选那个深刻的选项,不能选现象,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关于比较,不能虚空作比,材料没有交代相关内容,直接就比较了。关于异同,求同求异或求同求异并用,要注意设问的前提和侧重,不要文不对题,答偏了。

推理题要根据材料,选足够支撑的。

图表题要注意转折点,通过观察图中的同与不同,特别是转折点处的明显变化求突破。也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拐点,求突破。

原因题要注意,选项只是重复了问题本身也就是重复了一下问题的结果,并没有回答原因。当原因题遇到死亡二选一的时候,就要用这种方法来选试。还有注意颠倒因果,强加因果,条件当原因。

影响题(即意义题),通常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区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特点题,注意区分概念。

关于错误类型,通常考偷绝偏无现时措。

偷是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比如说土地改革和土地革命,边区和苏区,不是一个时代。

绝对词,山东常考的几个词完成了,消除了,动摇了,均衡,彻底,已经,开始,以此类推,举一反三。注意“缓解了”这个词表意不绝对。

以偏概全,人家题目交代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就选这三项都涉及的。光谈政治的或光谈经济的,或光谈文化的不能选。

无是无中生有。像虚空作比,没有相关材料支撑,如:主要,领先,可观,不景气,扩大,减少,依赖于,超过,更好等。没有比较,虚空作比排除。

现是现象和本质的问题,本质题一定要选实质,不能选表象。

时是时间。时间是史实类错误。

措施就是具体做法,不要拿具体措施当目的,措施不是目的,不是原因,不是特点,是做法。所以选项侧重的内涵,是原因,是结果,是措施,是目的,是做法,是特点。选项的内涵要搞清楚。

历史选择题的四大名捕。变成主内(量变质变过程结果主观客观主动被动内因外因)要活学活用。像黄宗羲的主要目的,不能选意在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资本主义萌芽这个作为客观条件还讲的过去,作为主观原因是不可以的,封建士大夫不能主观上为了资本主义。

内外就是内因,外因,对限定词的区别。题干问内因,选项答外因也是不合适的。

量变到质变,有数量不等于技艺

还有过程与结果的区别与呼应,说过程就不能看结果。这就是概念上要清晰,人家问的什么要清楚,不要还没有看明白题就答题,那样往往就会犯揪着辫子打一顿,原来还是个秃子来的错误。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有定睛一看,定神一想,先想后做的好习惯。


陈词心说
功课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