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通过关键词,理解主旨与侧重,注重多角度支撑。

文摘   2025-01-30 05:32   山东  

陈继裕记,心路经历;

捕捉随笔,借鉴回忆。


历史选择题,通过关键词,理解主旨与侧重,注重多角度支撑。

高三开学考历史错了6个选择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觉得我们选择题主要问题,就是对材料主旨的把握不够。也就是侧全部无背的主题侧重与全面支撑。

做选择题,侧全部无背,目的性设问,时间分析法,立场分析法。这些方法还是通用的。

这次主要强调找准并正确理解关键词,充分利用关键词引导选择正确答案。

1)关键词之一“谴责篡位”。

看选择题第2题,关键词“谴责篡位”,篡位的反义词,就是正统,所以是标榜自己正统。

此处主旨意思来自于关键词的正确理解,同义替换或反义词体会。

2)关键词之二"断绝交通"。

“唐朝延续国祚100余年”,虽然材料里有交通,但不是交通建设,而是"断绝交通","断绝交通"说明交通不稳定,影响了南北联系。"断绝交通",不是建设,而是断绝,它和建设是两个概念,所以对词语要正确理解。

"断绝交通",也从侧面反映出南北联系密切,切断了交通,南北就无法联系了,这是能足够支撑的。所以这个答案是多角度支撑的,而交通建设不对,没有足够支撑。他们不是在利用土木沙石搞建设,虽然有交通,但不是建设,它的侧重不在建设。

这句话再次说明,对于主旨的把握一是找对关键词,二是对关键词正确理解。

3)关键词之三“否定西方文明”。

关于严复为啥否定西方文明,这里用到的是时间分析法,时间事件加背景。时间分析法,透过材料,联想到材料内含的时代背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烧杀抢掠,发生这种事是什么文明?所以他否定了西方文明,不再追捧了。这与反帝反封建没有关系,这里没有一丝一毫反封建。根据以前我们总结的答政治选择题的半句半句分析法技巧。没有反封建,就是一票否决,一否全否了。

这里也是对关键词的正确理解。

4)关键词之四“宰割与剥削”。

通过关键词理解选项与材料感情色彩一致!

中心国家对边陲国家“宰割与剥削”,对应选项也应该是贬义。贬义选项有两个,一个是风险提高,一个是逆全球化。风险提高比较委婉,是正确的,而逆全球化,是不正确的,因为含义不对,逆全球化就是封闭起来,贸易保护,而这里并没有贸易保护。这样还是通过关键词把握主旨。

5)关键词之五,“制造业比重”。

俄罗斯苏联应该是倒数第二位,而不是倒数第一位,倒数第一位是法国,这个是联系时代背景,1俄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造业中的份额增加,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制造业中的份额增加, B 项正确;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在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较少,比重偏低,且制造业的相对份额在逐渐减少,所以丁代表的是法国。

6)关键词之六,“银贵钱贱折线图原因”

A选项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流通方式。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了,所以这个不符合实际。这就是张冠李戴。联系时代背景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可知。该题的答案应该选西方对中国殖民侵略不断加剧。

历史选择题,主要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把握多角度支撑。

关键词,“谴责篡位”要正统,断绝交通非建设,侧重多角度支撑。再有时代背景和感情色彩,时代背景用时间分析法,感情色彩前后一致。

所以做历史题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分析关键词明主旨,侧全部无背,目的性设问,立场分析法,时间分析法,背景感情侧重多角度支撑。

学习,得沉下心来细琢磨。


陈词心说
功课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