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截至目前,该省乡村医生学历和年龄结构逐步改善,中专、大专层次以上医生已成为该省乡村医生队伍的骨干力量。(健康报,11月9日)
时下,仍有一些地方村医数量不足,缺口比较大,在职村医中学历低,没有经过正规医学院校学习与培训的还不少,基本上年龄偏大,甚至有的乡镇没有1名40岁以下的村医,都是50岁以上的村医,不少村卫生室都有超期“服役”的退休村医。
老的干不动,诊疗水平低,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年轻人不愿来,如不及时采取特别的优惠倾斜措施,不久的将来,“空壳”卫生室将会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一块短板。
甘肃省通过多措并举,坚持自我“造血”与积极“输血”相结合,下大力气建强村医队伍。采取引进培养、培训进修、一体化管理、择优纳入编制、解决养老等多种措施,有效改善、优化了村医学历和年龄结构,提升了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为营造分级诊疗环境创造了良好基础。
在招录方面
一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共招录2900人。
二是依托国家“特岗全科医生”项目,招聘515名全科医生。
三是有1287名临床类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免试注册“直通车”进入村医岗位。
四是连续4年召开重点推介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卫生人才专场招聘会,先后引进基层卫生人才1559名。
在培训方面
分专业、分层次、系统化对基层卫生人员开展线上培训,在省、市、县、乡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省级培训基地20多家,脱产培训基层卫生人才骨干13400余名。
在资格方面
推动村医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村医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占比从2015年的5.88%提高到目前的38.95%。
甘肃省提高村医学历,优化年龄结构,提升素养水平,让村医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的做法,称得上是一项事关村民健康,事关乡村振兴的长效务实措施,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惠民举措。
随着一批批专业人才的注入,各地村医队伍必将焕发生机,年龄老化、水平低、无职称的尴尬局面将得到有效解决,
不久的将来,“农民”身份的村医将不复存在,村医这个职业,也是一个全脱产职业,村医不再半农半医,一边诊疗一边想着种田,不再为生计而发愁,村医职业化也是必然趋势。
笔者认为
各地都要想方设法,采取常态化举措,让村医学历和年龄结构不断得到改善,让村医专业化、职业化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做到:
在身份上。村医是一名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享受全额事业单位人员待遇。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网底,是最基层卫生事业单位。
在聘用上。可采取“乡聘村用”或“县聘村用“办法,只是执业地点在村卫生室,属于县域医共体或县级医疗保健集团正式职工,或属于乡镇卫生院正式职工。不妨把户口落实在乡镇或县城以上,所在的村卫生室只是在村设置的医疗卫生服务延伸点或分院。
在待遇上。在村卫生室工作,享受额外村工作补助与生活补贴。工资、福利从县、乡镇每月正常打卡领取,养老等基本保障与县、乡镇医护人员同等。
在晋升上。给村医晋升开“小灶”,村医晋升乡村中、高级职称条件要低于乡镇以上医护人员。
在前途上。村医在卫生室工作满一定年限后,可进行村与村轮岗、村与乡轮岗、村与县轮岗,也可视个人申请情况安排到乡镇卫生院以上单位继续工作。
乡村振兴离不开功能齐全的村卫生室,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有活力的、有能力、有干劲的村医。期待各地多措并举为村卫生室输入新鲜血液,让村医学历高起来,年龄低下去,让村医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地位、有奔头。
重要声明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