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属中医学“休息痢”“久痢”“泄泻”等范畴,可辨证分型为湿热蕴肠证、浊毒内蕴证、热毒炽盛证、脾虚湿蕴证、肝郁脾虚证、瘀阻肠络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中成药可用于UC的治疗,其在诱导缓解、联合西药治疗以增效减毒、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复发等有明显的优势。
使用方法 | 推荐药物 | 适应证 |
口服 | 单独口服虎地肠溶胶囊或五味苦参肠溶胶,或口服虎地肠溶胶囊和美沙拉秦,建议疗程4-8周 | 轻、中度UC活动期,可改善临床症状,属中医辨证为大肠湿热证,可见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伴有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发热、小便黄。 |
单独口服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或口服虎地肠溶胶囊和奥沙拉,建议疗程8周 | 轻、中度UC活动期,诱导缓解。 | |
在单独口服虎地肠溶胶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逐渐减量的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制剂,建议疗程≥1年 | UC缓解期,维持缓解。 | |
灌肠 | 单用康复新液灌肠或八味锡类散灌肠,建议疗程4-8周 | 轻、中度UC活动期,无需辨证,可改善临床症状。 |
单用八味锡类散灌肠,建议疗程8周 | 轻、中度UC活动期,诱导缓解。 | |
口服联合灌肠 | 康复新液灌肠与口服美沙拉秦联合,或复方黄柏液涂剂灌肠与口服美沙拉秦联合,建议疗程8周 | 轻、中度UC活动期,无需辨证,诱导缓解。 |
口服中成药,包括虎地肠溶胶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等;使用中成药灌肠剂,包括八味锡类散、康复新液等,建议疗程8周 | 轻、中度UC活动期,属中医辨证为大肠湿热证,可见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也可伴有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发热、小便黄。 |
虎地肠溶胶囊
虎地肠溶胶囊可用于大肠湿热证,可见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伴有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发热、小便黄的UC者。4粒/次、3次/d,疗程为4~8周。
对有大肠湿热证的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单用口服虎地肠溶胶囊改善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症状。
对有大肠湿热证的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口服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改善黏脓血便、里急后重症。口服虎地肠溶胶囊,4粒/次、3次/d;口服美沙拉秦,3~4g/d;疗程为4~8周。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可用于大肠湿热证,可见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伴有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发热、小便黄的UC者。口服,4粒/次、3次/d,疗程为4~8周。
对有大肠湿热证的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单用口服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改善黏液脓血便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对有大肠湿热证的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单用口服五味苦参肠溶胶囊诱导缓解,可降低改良梅奥评分。
对有大肠湿热证的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口服虎地肠溶胶囊联用奥沙拉秦诱导缓解,可降低改良梅奥评分。口服虎地肠溶胶囊,4粒/次、3次/d;口服奥沙拉秦,3~4g/d;疗程为8周。
康复新液
康复新液适于轻、中度活动期UC者,无需辨证。对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康复新液灌肠缓解临床症状,可提高IBDQ评分。康复新液灌肠,加温至38℃,100ml/次、2次/d,疗程为4~8周。
康复新液灌肠联合美沙拉秦口服广泛适于轻、中度活动期UC,无需辨证。对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康复新液灌肠与口服美沙拉秦联合诱导缓解,可降低复发率,降低改良梅奥评分,疗程为8周。
八味锡类散
八味锡类散广泛适于轻、中度活动期UC者,无需辨证。对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八味锡类散灌肠缓解临床症状,可提高临床有效,降低改良梅奥评分。
八味锡类散灌肠,加温开水60ml,每晚1次、1g/次,疗程为4~8周。
对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单用八味锡类散灌肠诱导缓解,可提高临床缓解。八味锡类散灌肠,加温开水60ml,每晚1次、1g/次,疗程为8周。
复方黄柏液涂剂
复方黄柏液涂剂灌肠与口服美沙拉秦联合广泛适于轻、中度UC,无需辨证。对轻、中度活动期UC者,推荐复方黄柏液涂剂灌肠与口服美沙拉秦联合诱导缓解,可改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症。
复方黄柏液涂剂灌肠,100ml/次、1次/d,2周后改为隔日1次,4周后改为2次/周;美沙拉秦口服,3~4g/d;疗程为8周。
其他
可尝试口服中成药(如虎地肠溶胶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等)与中成药灌肠剂(如康复新液、八味锡类散)联用,对轻、中度UC活动期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尤适于左半结肠型和全结肠型UC,疗程8周。
对疗效不佳者加用美沙拉秦或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虎地肠溶胶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以清热、凉血、利湿、为主,故推荐用于大肠湿热证的轻、中度UC者。
可尝试单独口服中成药维持UC缓解,如在虎地肠溶胶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逐步减量的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制剂等健脾化湿或健脾补肾中成药,适于UC缓解期,建议疗程≥1年。
参考文献
1.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2022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12):793.
2.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1):5-11.
重要声明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