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

健康   2024-11-20 21:59   北京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山药、扁豆、甘草、砂仁组成。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适用于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脾虚夹湿之证。






临床用党参移人参,变散为汤,治疗多种内科病证,屡获满意效果。例举3则,以佐证之。



慢性结肠炎



谭某,女,45岁。初诊。患者自诉五年前因“急性胃肠炎”治愈后即现腹部疼痛,痛即腹泻,大便稀溏,每日三五次,甚者日十余次。进食辛辣食物,或受寒后尤甚,曾辗转治疗,经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予中西药口服经年,诸症时起时伏。患者诉腹泻时作,每日三、五次,泻下溏薄,腹部隐痛,手足不温,食欲不振。舌淡苔白滑,脉沉滑。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5g/L,RBC4.01×10*12/L,WBC 10.5×10*9/L,N76%。大便常规:RBC(++),WBC(++),脓细胞(+-)。


脾阳不运,水湿下迫大肠,传导失常,故发为泄泻。当以温阳健脾,通调水道。


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米、薏苡仁、干姜、猪苓、泽泻、桂枝各10克,炙甘草、砂仁各5克,葛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7剂后腹痛消失,腹泻减轻,食欲增进,继服7剂,诸症悉除,大便每日一、二次。后以上方作散,每次10克,每日1次冲饮。随访一年,患者大便正常,结肠镜检查正常。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水运枢机。寒留脏腑,脾阳不运,流注肠道,发为腹痛,泄泻。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加干姜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理中汤:党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加猪苓、泽泻、桂枝温中健脾,利水渗湿(五苓散: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加葛根升清泄浊。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温运中阳,通调水道之功,肺脾健运,腑气通畅,水道通调,小便利则大便实,大便传导正常,故腹痛可消,腹泻可止。

慢性支气管炎



李某, 女, 58 岁。患者以“间断咳嗽、咳痰10 年, 加重1 月”来诊。患者自诉10年来每遇受凉后即咳嗽、咯痰,予中西药治疗, 症状时断时续。1月前受凉后再次发病, 在当地予抗炎止咳西药静滴等治疗一周,疗效不佳。察患者咳嗽频作, 咳痰稀白,量多,移时用去半卷卫生纸。气促,动则尤甚,形寒肢冷, 少气懒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 脉沉滑。听诊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脏正常。X线胸片:支气管炎。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02g/L,RBC4.81×10*12/L,WBC 8.5×10*9/L,N74%。


脾肺气虚, 痰湿壅盛, 运化失常,故发为咳嗽。当以健脾补肺,化痰止咳为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茯苓、桔梗、白术、苡仁、山药、莲子仁、白扁豆、法夏、陈皮各10克,炙甘草、 砂仁、细辛、麻黄、干姜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5剂后咳嗽大减,气促减轻,形寒肢冷消失,夜寐安稳。精神转佳。原方续用5剂,诸症悉除。嘱患者注意预防感冒,适当体育锻炼,常服参芪五味子片健脾补肺。随访半年,患者末诉咳嗽。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枢利水湿。肺主宣发,通调气机。脾肺亏虚,运化失司,水湿内蕴,则咳痰稀白,气促。脾阳不振,则形寒肢冷, 少气懒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培土生金。加二陈汤(法夏、陈皮、炙甘草、茯苓)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加干姜(理中汤意:党参、白术、炙甘草、干姜)温中健脾,运化水湿。加细辛、麻黄,温肺化饮,宣畅肺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肺,止咳化痰之功,脾胃健运,水湿畅达,肺气肃降,宣发正常,故咳嗽可止。

慢性肾炎蛋白尿



王某,女,60岁。患者因“双下肢水肿二年,加剧一周”来诊。患者二年来频发双下肢水肿,尿蛋白异常。曾先后在县市级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肾炎、肾性蛋白尿”。迭经中西医药物治疗,双下肢水肿及蛋白尿时作。


察患者面色苍白,唇淡,神疲乏力,纳差食少,双下肢轻度水肿,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实验室检查:尿常规中尿蛋白(+ ++),红细胞(++)。血常规Hb105g/L,RBC4.5×10*12/L,WBC 6.5×10*9/L,N74%。B超:双肾无异常。


脾肾亏虚,精微下注,肾精不守,故发是症。当以健脾补肾,升清降浊为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茯苓、桔梗、白术、苡仁、山药、莲子仁、白扁豆、 山茱萸、仙灵脾、仙茅、枸杞子、五味子各10克, 茯苓、苡仁、旱莲草各30克,炙甘草、 砂仁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30剂后,自觉体力恢复,精神转佳,食欲增进,双下肢水肿减轻。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原方去旱莲草。续进30剂,患者面色红润,神疲乏力感消失。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患者连续服用中药6月,双下肢水肿消失,尿常规、血常规正常范围。后以上药作散,每日2次,每次20克冲饮,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升清。肾主水,藏精。脾虚清阳不升,精微下注。肾虚精关不藏,肾精流溢,故见下肢水肿,肾性蛋白尿。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不足,筋骨失养,故见面色苍白,唇淡,神疲乏力,纳差食少。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加大茯苓、苡仁二药用量,助其健脾利湿之力。


山茱萸、仙灵脾、仙茅、枸杞子、五味子诸药补肾益气,温阳固精,旱莲草补肾止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固肾涩精之功。脾胃健运,清升浊降,运行正常;肾气充足,水循常道,肾精内守,固摄有常,故水肿、肾性蛋白尿消失。



【评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言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山药、扁豆、莲肉补脾渗湿;砂仁醒脾,桔梗升清,宣肺利气,用以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共成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之功”。


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本品煎剂小剂量对肠管呈现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增加肠道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当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小剂量可促进肠管活动,而当肠管处于兴奋状态时,大剂量则可抑制其蠕动,表现出双向性调节作用,可作为胃肠活动的调节剂。


  • 病例1病属“慢性结肠炎”腹泻, 参苓白术散可增加胃肠道吸收,渗液减少,使肠功能正常,故肠炎泻泄可愈。


  • 病例2病属“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以通为顺。参苓白术散作用于大肠,使肠功能恢复正常。胃肠正常,腑气通畅,肺气得以肃降,故咳嗽可愈。此亦属中医传统理论中“培土生金”的具体体现。


  • 病例3病属“慢性肾炎、肾性蛋白尿”。中医认为,脾肾互补,健脾可以补肾,补肾也可助脾。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脾健则精微输布正常。肾主气化,生精,亦赖脾精微物质的充养。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脾健则气运正常,清可升,浊可降,精微物质可输布全身。肾得脾补,肾精内守,固摄有常。




临床观察发现,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亏虚型胃肠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时,可使患者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趋于正常,尿蛋白改善或消失,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故而慢性肾炎、肾性蛋白尿可愈。




参苓白术散目前有多种中成药制剂,如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口服液、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胶囊、参苓白术颗粒等,若嫌煎剂麻烦,可选中成药服用,或中药颗粒剂服用。



重要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基层医界
基层医界,隶属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助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基层医务工作者。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一路相伴,砥砺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