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幕式
李亚舒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对《中国外语》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他见证了《中国外语》的创立和成长,希望《中国外语》继续担负时代使命,发扬创新精神,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不断努力,贡献力量。
杨文地在致辞中对高教社建社70周年和《中国外语》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并强调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外语教育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开幕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主任肖琼主持。
02
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一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外语教育
南京大学 王守仁 教授
王守仁教授指出,中国外语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当下国际国内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外语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按照“文明交流互鉴”的指导思想进行调整。他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考察中国外语教育,阐释外语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教学与塑造学生“胸怀天下”的世界观紧密关联,大学外语教育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并关注其跨文化领导力;外语专业教育要筑牢学术基础,基于文学文化,走进文明的广阔领域。中国外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要从单向借鉴转变为双向互鉴,建构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知识体系,向世界讲述中国外语教育工作者解决问题的故事。
主旨发言二
外语教育学理念中的新顾重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文斌 教授
王文斌教授指出,新时代,外语教育应有新格局、新构想和新顾重。“外语教育学”作为“外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已尘埃落定,其学科定位已在外语界产生较大影响,也终于为全国近170万的大中小学外语教师提供了一个具有学科属性、学科地位和学科身份的“安身立命”之所。该如何使外语教育事业乘势而上谋新篇、开新局、踵事增华定顾重,这是摆在我们外语界的一项新使命,也是一项新担当。他认为,外语教育本身就需要教育,不反思过去,外语教育的过去就是外语教育的未来,外语教育的未来就是外语教育的现在。我们应依归初心,临在当下,授以未来,倾力于新理念中的“八大顾重”,为国培养高质的外语大才。
主旨发言三
未来外语教育中的机器人老师
西南大学 文旭 教授
文旭教授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老师(robot teacher)在未来外语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机器人老师的引入为外语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机器人老师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实时反馈和多模态交互,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提升其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机器人老师也面临不少挑战,如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增加教育成本。机器人老师在情感交流和文化理解方面也存在局限性,难以完全替代人类教师的角色。此外,伦理和隐私问题也是机器人老师应用中不可忽视的挑战。未来外语教育中的机器人老师需要在技术进步和教育实践中找到平衡,通过与人类教师的协作,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他认为,机器人老师在未来外语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需应对其潜在挑战,以确保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主旨发言四
外语专业区域国别学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反思
大连外国语大学 常俊跃 教授
常俊跃教授指出,应关注国家对区域国别学人才的需求,他阐述了开展区域国别学教育培养人才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的区域国别学教育实践,指出了在外语专业培养区域国别学人才的优势和缺陷,同时指出了外语专业系统培养区域国别学人才需要关注的问题。他希望通过区域国别学课程探索的思考,助力区域国别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国家迫切需要的区域国别学人才。
主旨发言五
新时代背景下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山东大学 王俊菊 教授
王俊菊教授指出,应从新时代现实需求出发,梳理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尝试提出对策与建议。她表示,加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我国当下所面临的战略急需,前期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协同机制、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或不足,需要采取上下联动、分层分类、通专结合、专兼互补、面向未来等措施提高人才培养 效果,服务强国建设。
主旨发言六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
外语教育规划体系建设
同济大学 沈骑 教授
沈骑教授指出,《中国外语》自创刊以来,外语教育规划始终是其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外语》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近十年来,中国外语教育规划研究备受关注,本土化研究体系建设亟待开展。他聚焦《中国外语》的外语教育规划研究这一特色主题,基于刊物“发刊词”中提出的外语教育规划“互动模式”视角,探究发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中国外语教育规划研究体系建设的基本问题与任务。
主旨发言七
在研究体系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湖南大学 刘正光 教授
刘正光教授指出,研究体系是科学研究的载体,也是好问题的源泉与解决办法。只有建立了相对完善、正确的研究体系,才能更好地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研究体系可能的内涵包括明确稳定的研究对象(领域),研究问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追寻研究对象的终极问题,初心不改的研究精神。为了解决句法语义的接口作为研究体系所涉及的问题,他提出了语言非范畴化理论解决语言形式与语义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多功能性,以及非常规的语言事实的理论价值问题,但这些理论均有各自的缺陷,并不能作出充分有效的解释。这表明,研究体系的根本价值在于推进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持续的理论创新。
主旨发言八
当代中国译学理论的前提批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蓝红军 教授
蓝红军教授指出,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翻译理论的发展状况,是我们翻译研究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以来,中国译学界为建构具有自身学术品格的理论体系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过,面对成绩,我们仍然需要思考中国译学理论建设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提出学说并不等于取得了创新成果,知识贡献也不以学说的数量或体系大小来衡量。如何认识中国译学理论的真实存在状态?当代中国译学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否是时代所需、学科之需?还有哪些现实问题需要回答?他对当代中国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总体动向进行爬梳剔抉,反思其底层逻辑和思想前提,通过前提批判为理论发展指示路径、增添活力、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主旨发言九
翻译的“黄金比例”:译者行为
批评视域
扬州大学 周领顺 教授
周领顺教授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工具,针对有学者从该理论视域出发提出的翻译“黄金比例”命题,讨论了“求真”兼“务实”与“死译”和“创造”之间的关系、“求真”和“务实”之间动态平衡的维持、翻译“黄金比例”区间的确立,以及翻译“黄金比例”区间与译者翻译思想波动区间一致性等问题。
主旨发言十
学术研究中的伦理思考
澳门城市大学 黄国文 教授
黄国文教授指出,学术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在中国外语学界是较少有人关注和讨论的,但它与我们的学术探索密切相关。国外的同行几十年来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操作指南。他首先简要介绍了伦理的概念,接着对宏观伦理和微观伦理进行了区分,然后讨论研究方法与伦理的关系,最后勾画伦理实践的几个重要阶段。希望通过报告的讨论能引起学术界同仁对教学与科研伦理问题的重视,共同探讨中国语境下的学术伦理问题。
大会组织了10场主旨发言,由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张敬源教授、暨南大学赵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喜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舒笑梅教授、重庆大学莫启扬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朱献珑教授、西安翻译学院袁小陆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陈宏俊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明友教授主持大会发言,并作了点评。
03
专题研讨
大会还组织了四场专题研讨,研讨嘉宾和参会教师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翻译教育模式创新” “教师成长与科研创新” “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重庆大学余渭深教授、中南大学杨文地教授、苏州大学刘宏刚教授、东南大学李霄翔教授逐一点评指导。
专题一
新时代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专题二
翻译教育模式创新
专题三
教师成长与科研创新
专题四
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