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茜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玉扣纸:闽西手工造纸业的社会史研究》是第一本系统研究玉扣纸的学术著作。作者探讨了玉扣纸的名称辨析和在造纸技术史中的地位、玉扣纸制作的工艺流程、工具和场地;分析了闽西玉扣纸核心产区的自然条件、畲族与客家的族群关系、村落宗族文化谱系;讨论了造纸业在福建治平的兴起和影响、近代时局动荡中的玉扣纸产运销商品链与国内外市场、现当代玉扣纸产业由统购统销转型为市场化经营等纸史、纸业史、纸产区社会经济发展史的议题。作者将玉扣纸的传统制作技艺,置于山乡社会文化、国家经济制度乃至全球纸品市场之中,呈现玉扣纸本身及其产业、产乡自传统时期至当代的兴衰转型历程。作者对玉扣纸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更为玉扣纸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在当前造纸技艺惨淡维系的状况下,本书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玉扣纸:闽西手工造纸业的社会史研究》
陈瑶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24年8月第1版
玉扣纸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福建特产竹纸,主要产区集中在闽西客家地区及其毗邻的赣南若干县城。这种纸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竹纸的主流,有 “日鉴天颜”的美誉。其制作方式以生料法为主,使用竹麻、石灰和蓝叶作为原料,整个生产流程包括备料、踏料、抄纸、焙纸和包装五个阶段。闽西地区的造纸业兴起于清代中期。进入民国时期,闽西地区造纸业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诸多环节变得更加成熟,纸品甚至远销海外。在中央苏区时期和抗战年代,闽西山区的造纸业一度成为支持苏区和民族抗战的重要经济力量,纸业工人也在红色宣传教育下走向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玉扣纸产业几度起落。随着现代造纸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机制纸的广泛应用,玉扣纸产业逐渐陷入困境。市场需求减少、生产成本高、技艺传承困难等问题接踵而至。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技艺,政府联合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为玉扣纸生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生产原料供给,保护生产设备,修建传习所,积极向外界宣传和推广。
《玉扣纸:闽西手工造纸业的社会史研究》采用了历史文献学、文化人类学和口述民族志等研究方法。作者综合运用了与玉扣纸有关的地方政府文件、行业组织档案、方志地志、墓志碑文、核心产区宗族谱系文献、报刊等历史材料,通过历史文献学的分析,回溯了玉扣纸的起源与演变,考察玉扣纸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和社会文化意义;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则帮助研究者理解玉扣纸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功能,如作者在论述造纸业初兴时指出,造纸业的崛起打破了山区畲民与汉民之间生活空间和身份制度的隔阂,从而促进了汉畲关系的融洽;口述民族志方法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作者深入调查了与玉扣纸相关的客家和畲族造纸社区,进行驻村研究,并访谈了当地的造纸师傅和传承人,从中获取了关于多个造纸销售村落、工匠以及纸寮和纸栈的宝贵信息。本书末尾收录了访谈者自述,分享了他们的技艺、经验、对玉扣纸的理解与情感,以及应对现代化带来的挑战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关于传承、变革与文化认同的生动叙事。作者以这些实证考察为基础,力求呈现真实、全面的玉扣纸文化图景,为后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作者注意在叙述的同时辅以图画与实物等材料。本书的插图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各种地图、布局图、遗址建筑、生产工具、生产流程、景观照片等。如在讲述玉扣纸的制造技艺时,作者从采集原材料的树林,再到纸张成型的作坊,精心挑选多幅插图,以生动展示每个环节的细节。通过视觉与文字的结合,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传统造纸技艺的细致流程,还能感受到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情感。此外,书中还融入了许多历史资料和人文背景,如当地景观、宗族祠堂、寺庙、烈士证书等照片,把玉扣纸文化放在大环境下供读者感悟。这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连接,使得读者在理解传统造纸技艺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与发展。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与思考。
作者在本书中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既强调了玉扣纸这一传统工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关注到造纸工人对本地名产的自豪感,理解并尊重每位工匠的情感与追求。同时,作者也考虑到工人的生计问题,指出玉扣纸制作技艺的习得与传承离不开工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而非简单地将他们的坚持归结为浪漫的精神延续。这样的视角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传统技艺的意义。通过这一视角,作者表达了对玉扣纸未来的关切,提出了“玉扣美学”这一概念,旨在培养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玉扣纸的共同情感,从而挽救玉扣纸的式微之势。这体现了作者作为学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及其弘扬传统技艺的责任感。
《玉扣纸》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丰富的内容、严谨的考据和生动的文字,赋予玉扣纸新的解读。这样一部作品不仅将玉扣纸这一文化遗产的生存困境呈现在大众面前,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承续传统的路径所在。
审核 | 王雪霞 刘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