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业新风向”专栏,关注旧书业动态,观察新时代旧书业现状, 聚焦旧书业从业者、旧书收藏阅读爱好者等,畅谈对旧书业发展、文脉传承的所思所想,展现业界人士的观察与思考,从业者的使命与担当。
□藏书报记者 王雪霞 果佳音
“南苏州路186号”——这是“淘书乐”旧书市集的独家记忆。去年9月,2024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在黄浦区苏州河南岸首次亮相,并于今年10月22日至27日在起点正式完成周年收官,至此,“淘书乐”已举办8届;在北京,中国书店以“旧书新知”系列活动服务更多旧书爱好者需求,并不断走出北京,走向全国,展示旧书的文化价值;在天津,海河东岸棉3创意街区的“海河旧书市集”,不仅成为常态化文化活动,还不断突破传统视域,探索行业“新玩法”,将文创与科创相结合。
回首这一年多来,北京、天津、上海三座城市,以旧书市集为依托,以传播旧书文化、繁荣古旧书业为主旨,积极打造品牌、创新举措,制造旧书与人美好相遇的场景,让旧书焕发新的生命,让古旧书相关话题走入更多大众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古旧书承载文化传承功能的深刻思考。
“走出去”
融入大众生活遍布城市各处的旧书足迹
定位小众,独有圈子,是古旧书给大众的普遍印象。“走出去、走向更广泛的群体”是古旧书从业者不断努力的方向。他们立足传统不断求新,一年多来为古旧书吸引更多读者,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向大众交上的答卷。
在上海,2023年9月、10月、11月,2024年4月、10月,上海图书公司积极打造的“淘书乐”旧书市集5次落户“南苏州路186号”,并先后走进天安千树河滨步道、陆家嘴金融城、金平路步行街,已在上海黄浦区、普陀区、浦东新区、闵行区留下了书香的印记。截至今年10月底,已实现近7万册图书的循环,累计吸引市民游客40万余人次,收购旧书1万余册。
走进上海闵行区金平路步行街
2024地坛书市中国书店展区
在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河旧书市集自今年3月31日开集以来,常态化开展42期。目前,与棉3创意街区开展联合经营的实体书店、古旧书收藏者、个人摊主等固定摊位已有22家,且经营主体还在持续扩大。天津市河东区委宣传部在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强与相关市级部门单位的沟通合作,将棉3创意街区作为开展市级大型文化文艺活动的重点点位,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纷纷与棉3创意街区建立联系,成为举办市级大型活动和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惠民演出近百场,惠及市民游客20万余人次,周末或假日来海河东岸棉3创意街区,逛市集、看演出、购文创成为市民享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风尚,旧书正逐步融入大众生活。
天津海河旧书市集
“品牌化”“创新化”举措
政策引导支持下不断激发主体活力
在北京,中国书店积极宣传培育,举办“旧书新知大讲堂”,开展“种草”营销,让“旧书新知”文化品牌更深入人心。
据中国书店总经理助理刘易臣介绍,中国书店琉璃厂店、中关村店、雁翅楼店、绿心公园店、古籍书店开设“旧书新知”讲堂,大力开展旧书知识讲座和文化沙龙,主动发声,普及知识,举办了“旧书版本的时代记忆”“古籍中的燃灯塔”等旧书知识文化讲座及“不息的水脉——大运河讲谈”新书分享会等100余场文化活动。中国书店还积极开展进社区活动,截至目前共进社区收购385次,收购图书超过21万册。通过居民自发参与、收购与换购相结合的形式,让闲置在居民家中的老旧图书再次流通起来,促进旧书交易与流转。
同时,大力开展线上各类直播活动。中国书店旗下中关村店、新街口店、前门书店等线上孔网平台积极开展直播拍卖、举办特色主题展销;旗下古籍书店在抖音平台与岳麓书社、中信优选成熟专业团队合作进行了11场古旧书和文创商品直播带货。截至目前,中国书店在线上平台共开展文化讲座、直播带货、直播拍卖共880场次,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49.6%。
在天津,地处海河东岸,由百年老厂房、国家级工业遗产改造而来的棉3创意街区,为海河旧书市集提供了固定的经营场地和优越的“孵化”条件。利用好天津深厚的文化土壤,让古旧书文化与现代化元素接轨,相关部门与古旧书业相关从业人员在这一年的实践中,已然默契地形成一股合力。
培育旧书市集,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政策的引导,离不开多方面形成的合力。据河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淑杰介绍,“海河旧书市集”的品牌打造,重在三个坚持:坚持市场化运营模式,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注重发挥棉3等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吸引实体书店、个人摊主、文化企业等参与经营;坚持主理人负责制,用足用好市、区优质资源,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资深从业者、优秀艺术家、媒体主播等走进棉3创意街区,为海河旧书市集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坚持丰富市集业态,在古旧书经营的基础上,探索多业态经营。按照棉3创意街区“文创+科创”的发展定位,探索开展了古旧书拍卖等延伸活动。在融媒体粉丝节上,海河旧书市集举办的“共享好物拍卖”活动呈现了小人书、文创品等拍品,为后续开展专业化古旧书拍卖踏出“第一步”,下一步还将积极尝试古旧书鉴定、回收等多形式活动,丰富市集内容。
海河旧书市集与天津融媒体粉丝节“联动”
在上海,形成城市文化品牌,吸引年轻读者的目光,上海“淘书乐”旧书市集充分诠释了创意思维能够触及的多种可能。上海图书公司总经理石洪颖用生动的案例回顾了“淘书乐”的周年事迹:“这一年以来,‘淘书乐’旧书市集曾下沉至街道,走进商务楼宇,新增‘书香巴士’‘书香游轮’‘钢琴巴士’‘阅游苏河’人文行走、‘童书嘉年华’‘中国象棋车轮战’‘红色主旋律’等特别策划,与往年相比,这些活动设计覆盖了更广阔的空间,接触到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图书公司开发的系列文创印章,融合了旧书市集元素与上海市地标性建筑,将“淘书乐”文化品牌实物化,让读者在体验活动之余,一并留存了书香记忆与城市印象。“我们收获了百余条由读者亲手写下的留言,他们当中有的是大学教师,有的是在校学生,也有些是外国友人,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淘书乐’旧书市集的真诚祝愿。”在石洪颖印象中,这些珍贵的反馈,不乏“打造上海文化榜样”“纸质书更适合爱书之人”的真诚字眼,这一刻,旧书文化在差异中实现了因热爱而引发的共鸣。
更长远的谋划
让旧书文化惠及更多民众
未来,旧书市集该往何处去?经过将近一年探索、观察、总结与思考,“走出去”并不断创新是大家给出的共同答案。
刘易臣表示,今年11月至明年,中国书店还将继续积极承办或参与各区“旧书新知”文化活动,谋划办好“第二届全国古旧书展销年会”,继续走出北京,通过参与全国或地方特色展会及文化活动,扩大“旧书新知”品牌影响力。并积极推进数字化赋能“旧书新知”文化品牌,一是拓展新媒体营销渠道,二是对古旧书版本内容进行再挖掘,进一步呈现给大众旧书的价值。
对于“淘书乐”旧书市集在新一阶段的发展,石洪颖表示,希望能走进上海更多的区域,继续下沉至街道,“由点到面地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旧书市集”,让广大读者打开家门就可以“淘”到好书。同时,积极探索与公共文化空间合作传播旧书文化。11月12日至17日,“淘书乐”旧书市集就首次来到苏州河华政湾,走进了华东政法大学校园,让广大师生、当地市民一同分享阅读与淘书的乐趣。
“淘书乐”旧书市集首次来到苏州河华政湾
扩大“朋友圈”,是陈淑杰和团队工作人员下一步的工作展望。“我们希望探索更多‘市集+’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市集、走入市集,成为海河旧书市集的忠实铁粉。”半年多的时间里,许多古旧书收藏爱好者不辞辛苦,从天津市周边地区来到海河旧书市集。读者与古旧书的双向奔赴,让陈淑杰颇为感动,“我们深深体会到,海河旧书市集绝不仅仅是一个古旧书交易的市场,也是读书人、爱书人、藏书人获取精神食粮的‘仓库’,同时也是通过书籍传承发展津派文化的‘磁场’。”她表示,在未来,海河旧书市集将听取读者意见,心系更广泛的读者,继续利用好线上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旧书文化走出津门,惠及更多民众。
一年多来,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京、津、沪、冀等地“旧书新知”“淘书乐”“海河旧书市集”“新华书韵”“京津冀古旧书市集”等品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得到多家媒体高度关注,旧书市集正在向越来越多的高校、景区、街区等挖掘潜力。未来会有更多从业者参与进来,让古旧书惠及更广泛的大众群体,让旧书文化传播得更远。
审核 | 王雪霞 刘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