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被《金陵古迹图考》著作者朱偰(1907—1968年)称为“中国四大古都”的南京,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文学之都”。这令人想起70多年前,时任中央大学教授、南京通志馆馆长、著名学人、藏书家卢前先生(1905—1951年)的话:“(南京)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城、东方的文化城,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化城。”“我们爱南京,因为南京是一座文化城,它对世界文化有所贡献。我们要从文化的观点……发挥它这座文化城的特色。”
作为“文学之都”以至“文化名都”,南京的书业和书店显然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日前,由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徐雁领衔编著的《南京的书店》由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上、下两编,计5万余字。回望了南京历史上汉、唐时期写抄本及宋、元时期刻印本书籍的买卖业态,重点叙述了明、清时期太学前书铺、三山街书坊、夫子庙和贡院书肆(摊)群,民国时的“花牌楼书店街”,以及当代凤凰国际书城、中山东路新华书店、先锋书店、大众书局、文都书店等经营风貌,概述了历代读书人、藏书家与书业市场之间的辅成互动关系,为南京作出了基于书香墨韵层面的新诠释。
11月2日下午,秋高气爽,光影和美。在刘承红、杨林伉俪大力支持下,金陵图书馆馆长焦翔、副馆长李海燕,南京邮电大学档案馆馆长钱军,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陈亮,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主任陆康,南京作家孔祥东,编辑家董宁文,知名学人王一心、陆远,以及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硕士研究生等欢聚于“和鸣精舍”(鸣羊街五福里26号),就“我记忆里的南京书店(书业)”这一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文/张文泽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徐雁教授在开场白中介绍说,“今天我们借‘和鸣精舍’的宝地,一起来品读《南京的书店》,是一次难得的书缘雅集。20多年前,我们有过一本《南京的书香》(徐雁、谭华军著,南京出版社1996年版)。”
去年秋,南京市社科联主席曹劲松与南京出版社合作“大观南京丛书”时联系了徐雁教授。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徐雁教授组织硕、博士生参加了《南京的书店》有关篇章的写作,实际写作量比成书后要多一倍左右。因此,徐雁教授邀请与会人员不必拘泥于这本小书,以“我记忆里的南京书店”为主题,畅谈各自印象中的书里书外、书人书事等等,共同追怀自己所见所闻或亲历亲为的南京书文化。
孔祥东回忆,自己是1984年在扬州开始涉足卖书这一行的。最初卖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积累了一点资金,就在扬州开了“知友书屋”。虽然一年要有当时好几百元的高额房租,但卖的书以社会、人文类为主,生意非常不错。1992年来到南京,先是在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文艺书刊经营部,后来又自办了一家主要以图书批发为主的“人文书社”,入驻位于鼓楼区军人俱乐部的“长三角书刊市场”。
30多年的时间,亲历了书店从辉煌走向“夕阳产业”,他常常思考其中潜在的原因。书店不景气,表面上看是互联网的冲击,人们读书兴趣不浓,社会读书风气不盛。深究一下,更应该看到市场经济体制对图书行业的根本性影响。原来私人开书店,高额租金的门面房,是一个关系书店生存的大问题。假如开书店的经营所得,能够满足店主及其家人生活的基本发展需要,那么这个书店就有可能作为一种职业乃至世业开下去。据说在日本,有上千家经营数百年以上的书店,但我国的百年书店却寥寥无几,书店的经营没有什么延续性。
时代需要记录者,历史需要当代人的记忆。就南京的书店而言,比如邱禹办在南京图书馆旁边的“新知书店”,以及“长三角图书批发市场”等等,都值得被记录下来。孔祥东赞赏徐雁教授及其研究生弟子多年来对书店的历史和现状所做的挖掘、研究和纪实,期待能够继续扩大选题和写作范围,早日完成一部更加完整的记述南京历史上的书业和书店的专著。
王一心在退休前,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教育科学学院文献中心工作。他说,自己1960年出生在南京,除了年轻时有几年在外地,一直生活、工作在南京。“我对图书的兴趣,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般。当时我家住在湖北路,离和平电影院旁的山西路新华书店门市部最近,但走路过去也要有七八分钟。我读小学、中学,是在“文革”时期,当时门市部只要有内容稍微好看一点的,到货后就很快卖光了。记得12岁那年,我被店员告知有一部叫作《桐柏英雄》的小说将要到货,结果我就几乎每天到店里去看有没有卖。直到有一天看到它被摆放在长柜台后的大书架上了,问明书价是8毛7分钱,就赶紧跑回家去,向外婆要了钱买回家看——那份气喘吁吁后的心满意足,真是记忆犹新。”
王一心认为,《南京的书店》对南京书业史做了概要性的回顾,并对古今一些名店做了推介。作为对书本怀有深厚感情,对历史怀有浓厚兴趣的人,他期待编著团队继续深耕细作,写出更为丰满的篇章。
焦翔在浏览本书之后这样谈及感受:《南京的书店》贯通了南京书业和书店的古今发展史。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代书业与许多名著的编辑、出版、发行关系密切。最近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正在计划在大板巷举办“南京旧书市集”,以此促进全民阅读,丰富和发展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内涵。因此,本书的出版非常及时。同时他认为本书可作为图书馆馆员的业务参考书和馆藏必备图书,能够给予图书馆工作以很大启发,比如可以在今后尝试做南京书业和书店的口述史;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还可将《南京的书店》作为活动礼品和奖品书,藉以推广社会读书风气。
董宁文在发言中,对口述史整理这一建议表示赞同,他认为口述史能为未来留下历史文化的印记。
他回忆自己在1982年参加工作后,特别喜欢去南京城里的几家新华书店以及江苏省美术馆、南京画店等场所。那时民营书店很少,只有市级新华书店以及古籍书店、外文书店等几家可去,也是从那时起逐渐养成了买书的习惯,常常与朋友相约着游走在南京各家书店,一同淘书、聊书。文人学者的书店记忆非常珍贵,或许多年之后,这些记忆文字会成为追溯和考证历史的珍贵材料。因此,他期待未来出版此书的单行印本,增益文字内容及图片,补充口述实录,在书籍装帧设计上再加巧思。
陈亮回忆,上世纪80年代在南京大学读书,大概每周都会去逛中山东路上的新华书店。一进朝北开的店大门,右手边第一个就是中外文学图书柜台,那时候还是非开架图书,要喊柜员拿书,从这里收获了自己最早的一批书籍。
他说,目前来看《南京的书店》的内容过于精简了,不少在南京有影响的新、旧书店并没有在书中得到反映。书中提到了纪庸的《白门买书记》,并有多处引用。类似的读书人购书体验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这些读书人对淘书购书的记述非常有价值,值得今人挖掘出来。期待在《南京的书店》之后,能有更为“厚重”的书业专著问世。
钱军从“书文化”的角度讲述了读后感想。他表示,“南京的书店”这一选题无疑关注到了南京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有一些词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比如“租书”,上世纪80年代还有租书园,犹记那时在南大求学,宿舍同学还开有“三味书屋”对大学生租书。再比如说,80年代的常见词“买书难”,而今有网上书店售卖图书,根本不觉得买书有什么“难”了。还有“访书”“淘书”“书展”“书市”等等词汇,都体现着“书文化”,是“文脉”的一缕重要脉络。逛书店、看书、买书,实际上就是读书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
关注新一代的读书审美趣味
陆康表示,自己最常去的书店是先锋书店,给家里小孩子买书比较多,给小朋友挑选和买回去的书,实际上他并不怎么愿意去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逐渐感悟到现在买的书,实际上是对过往自己没有那么多书买的遗憾,有一种“补偿心理”。关注如今孩子们的阅读审美是有必要的。
李海燕求学期间随徐雁教授研学三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入职金陵图书馆。
她表示对《南京的书店》的问世期盼已久。“第一,由‘新’而‘旧’的学习历程,触发了我对旧书业的兴趣。我在南京大学读研之前,研究的更多是新书出版发行,进入徐门研学后,发现师门在往回追溯,探研中国旧书业,并将成果结集出版;第二,由“古”到“今”的叙述逻辑,具体阐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上篇’是徐师亲笔撰写的书业和书店史部分,‘下篇’是李苏黔等几位师妹执笔的当代书业名店部分,脉络十分清晰。”她谈到自己逛书店,喜欢当年先锋书店的广州路店,到了北京喜欢逛北大东边的万圣书园……不仅书有意思,遇到的书友也有意思。书店给她“斯文在兹”的感觉。
陆远从延伸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南京的书店》对于研究南京这座城市人文兴衰的历史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果从本书再出发,可以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文章来。
他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认为现在的数字技术越发达,大众对严肃阅读、深度阅读的兴趣越来越弱,对于书籍的品鉴能力也随之减弱,文字或者书籍降格成为仅仅传递资料的工具。像这本书一样向外界传递文之为文的珍贵意义,保卫当今时代的人文精神,迫切而必要。
他期待能够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策划“南京书店一日游”的概念推广,带领读者走在南京城中,回忆南京书店的历史,讲述南京书店的发展。南京是中国书店经营生态多样性做得最好的一个城市,在中国内地,能够像南京先锋书店能够靠输出品牌、输出经营模式的独立民营书店,只此一家。一个书店能够成为一种景观,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独一份的样本。希望可以通过活动尝试,唤起同好关心南京书店的过去和未来,在现实中探求书业的经营路径。
审核 | 王雪霞 刘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