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文瀚雅集”系列活动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启动,活动由中国国家版本馆、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华版本学刊》《藏书报》承办,今后将常态化开展。首场活动围绕“古籍专题收藏”,藏家开展了主题交流。本期回顾李宜杰、丁延峰、张青松、励双杰、李欣宇五位藏家的分享。
李宜杰
藏书家,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委员。曾获积学斋徐乃昌旧藏、艺风堂缪荃孙旧藏一批。专注于元刻本收藏。
展品:元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
我的收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称之为“被动收藏” 阶段。大约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遇到了就买,遇不到就算。第二阶段是“主动走出去” 阶段,主要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有时间就在朋友带领下到周边各地去搜寻古籍,其中去了不少有藏书基础的老文化人家里。第三阶段是1997年以后,逐渐走向拍卖场。
从第二阶段开始,我就一直在琢磨如何突破中小城市的自然条件限制。后来理出一个思路,就是超市场价位买东西。这样新的局面很快打开:一是跑货的送售上门多了;二是开店的等售专供多了。
这个时期,我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机遇:就是遇到一些老一辈的收藏家,还有一些既藏又售的藏家,被我整体收购。我买书基本是整体收购,最后收藏的一批就是积学斋徐乃昌、艺风堂缪荃孙旧藏。这些积累奠定了我古籍收藏的基础。
到了第三阶段上拍卖会后,我看书的心气和眼光自然要高一些。但我避开了宋版这个热点, 主要聚焦元刻本。
元刻本有一个问题,就是版本的判断问题。拍卖图录定为元刻本的版本,其实有一些为明初本。每次接到图录后,我都会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甚至到国家图书馆,进行反复考证,最后作出自己的判断。
元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
我最早在拍卖会上买的书就是《元胜览》。这次展示的《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是元代泰定元年(1324 年)的版本,书中的地图很有意思。这部书中有十四幅地图,首次采用了三点透视法进行地图绘制,这对以后的舆图绘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的几百年都用的是此绘法。这部书,在《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蒙元版刻综录》《古代福建刻书》 中都没能查到,也没有“吴氏友于堂”这个堂号刻其他书的记录, 希望方家提供更多信息。
丁延峰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龙图阁藏书楼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存世宋刻本叙录》首席专家。
展品:稀见方册本明《永乐南藏》
我这次带来两本大方册《永乐南藏》,分别为《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卷七至十,后附藏文经一卷,千字文号为“岂”;《大方等大集经》 卷一至五,千字文号为“位”。黄麻纸,纸质薄而坚韧。封面封底用双层厚纸,外用白皮纸,内夹层用黄厚麻纸。左上书签用黄底墨沙纸。右侧采用四眼线装订,未包背。每册外封左上题“释藏”。每叶30行,行17字。每版5折,每半叶两折半,每折6行,共15行,每折宽11厘米。版心上题千字文号及卷次,版心间题捐资者姓名,每版末墨版中间题叶次,下间题字数,绝大部分叶次题刊工姓名,单字刻工不少,题字皆为白文。卷末皆有音释。卷末有小花饰物。卷端钤印“寅斋”,颇古旧。全书无断版,初印。品相完好。
《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卷十末有一题记,云:“谨按《开元录》第六卷云,后魏正光元年,比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此翻道希为司州牧汝南王于洛阳第内,译出此《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十卷,注云:或加受记,无所说字。今阅经内,果见多名。然《思溪》《福州》二藏校本并云:《受记》而上无大字,今加大字者,盖准校勘。竹堂讲师依杭州下竺寺藏写本,请阅者知之。峕至元壬午南山大普宁寺经局题记。”由此可知,此经所据底本或为《普宁藏》。关于《永乐南藏》的底本问题,一直未有定论。此题记的出现,说明至少参考了《普宁藏》。
此外,题记后还附有35叶藏文佛经。早期藏文佛经是以写本形式流传,直至明永乐八年(1410年),南京据奈塘古版复刻,只刻《甘珠尔》。印本大部用朱砂或云朱刷印,亦称赤字版。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续刻《丹珠尔》。但以上二版早已毁损不存,印本极少流传。此册所附成为存世最早的藏文佛经之一,为研究藏文佛经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文本。
张青松
藏书家、古代小说戏曲版本研究学者。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致力于古代小说、戏曲的收集整理、研究发掘。
展品:沪报本《野叟曝言》二十卷,光绪八年铅字排印本;清刻本《六合内外琐言图说》二十卷;清刻本星聚堂藏板《东周列国志》五十四卷;民国影印本古佚本《金瓶梅词话》二十卷。
我的藏书限于古典小说戏曲的题材,专注数十年,也小有规模。后来限于精力和财力放弃了戏曲,专攻小说,小说又慢慢地围绕几大名著的版本形成了专题收藏。但渐渐地这些名著越来越热,价格水涨船高,拍卖中经常争得面红耳赤,搜集一个像样的本子也就不易了。反而像《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这类稍微冷一点的作品,起初并未刻意搜求,但也处处留心,随见随入,慢 慢也插柳成荫,渐成规模。收藏就是这样,享受的是一个过程。四月份,以“书香京城,悦读春天”为主题的2024 年北京春季书市,与中国书店联合举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系列版本展”,我应邀提供了 40 余种版本参展。中国的古典小说包罗万象,广博醇美,又以俗文学的低调扎根于民间,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民间传说,均能在古典小说中找到渊源。
本次交流我携带了一套沪报本《野叟曝言》,前几年在一篇网文中介绍过,清光绪八年铅字排印本,线装20册,桐木夹板,20 卷154回,每卷1册。书高26.8厘米,宽10.5厘米,版框高25.3 厘米,宽9厘米。半叶18行51字。以“奋武揆文,天下无双正士;熔经铸史,人间第一奇书”20字编次,分为20卷。开本修长,版式奇特。我初见到它有点蒙,这么修长的奇特版式,太罕见了。我见到的只有清早期抄本小说的版式比较狭长,比如手稿《聊斋志异》,抄本《姑妄言》,而这套书更有甚之,印象中除了佛经没有这样印书的。这套书也不同于申报馆通行本(西岷山樵序本)《野叟曝言》。《沪报》创办于清光绪八年四月初二(1882 年5月18日),日刊。不久又改名为《字林沪报》。总主笔巴尔福,与《申报》形成竞争关系。该报采用国产的毛边纸单面印刷,报纸篇幅较当时的《申报》略大。《沪报》刊行《野叟曝言》是随报纸连载,单独印刷赠送的,正文用四号字体,已经预留了版心,便于折叠装订。每日一份,自光绪八年4月27日始, 至光绪十年12月15日止,共2年6个月零3天。逐日收集,最后装订成册,要有耐心和毅力,所以很难有完整无缺的版本存世。眼前这部装订齐整,保存完善,十分难得,可以看出历经的藏家对他珍爱有加,也是见证前辈藏家心路历程的一套书。
另一套《六合内外琐言图说》二十卷也很有特色,是今年新购入的。2函14册,书高11.5厘米,宽13厘米。半叶9行20字。钤印:齐林玉世世子孙永宝用、姜德明。可以看出这是齐如山、姜德明两位著名藏书家递藏的书。姜德明先生去年刚刚辞世,今年藏书就流出,不免令人唏嘘。此书是清乾隆年间屠绅所作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初名《琐蛣杂记》,有十二卷本和二十卷本。后经过大幅增删修改,定名为《六合内外琐言》。此部图说本世所仅见,前四册均为绣像,后十册为故事正文。册一卷首为吴锡麒题序,署名“古越姬金麟”;次为嘉禾湛若海题序;次为目录。目录后即为绣像,一文一图。在文言小说中,此书是目前可见唯一带木刻绣像插图者,而且是故事情节插图。古代文言笔记小说浩如烟海,但与章回小说不同,几乎没有木刻插图,包括著名的《聊斋志异》。晚清产生的《聊斋志异图咏》是手绘石印插图。大 概尊子部小说家之例,无此传统耳。屠绅是乾嘉名士,善用 文言作小说,另一部作品《蟫史》也独具一格,似乎也是文言长篇小说之仅见。
藏书起于情怀,是情感的升华,张岱《陶庵梦忆》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是之谓也。这些书,敝帚自珍,但它有缘分传到我的手中,就有义务妥善保存,加倍珍惜,以不负先者。
励双杰
家谱收藏家、天一阁博物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图书馆中国家谱特约研究员。
展品: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崇伦堂刻本《李氏宗谱》,红印本;民国十四年(1925年)敦萃堂木活字本《尹氏族谱》,红印本;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述古堂木活字本《彭氏宗谱》,红纸印本;清同治六年(1867 年)源远堂木活字本《龚氏宗谱》,红纸印本。
古籍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印本,叫红印本。《中国古籍版刻辞典》载:“凡不用墨色而用红色印刷的书籍,称朱印本,又称红印本。古代一般刻书,于版刻竣工后,例须用红色或蓝色先印若干部,经校对改正无误,然后墨印。”红印本古籍因印数较少,流传不多,向来为藏书家所喜爱。旧家谱虽属古籍范畴,但多用活字排印,用红印本来校对的方法并不采用,而是用草谱、拖盘谱等代替红印本来校对排印。故家谱中红印本极为稀见,比之古籍,稀少程度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雅集所带的是“红色”家谱。为什么要强调“红色”?除了有白纸红印本,还有红纸黑字本,有刻本,也有活字本,以及朱钞本等,是家谱中稀少而珍贵的版本。清代道光十一年崇伦堂红印本《李氏宗谱》,四卷四册,附有上下两块谱夹。此谱雕版白纸红印,刻印精良,又保存完整,是家谱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另两部为为红纸印本。其一为同治六年源远堂木活字本《龚氏宗谱》,八卷首一卷九册,是黄纸刷红,有些页面,还留有黄色的部分,并没有被全部刷上红色。思绥草堂所藏红纸印本系列中,此种现象并不多见。另外还有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述古堂木活字本《彭氏宗谱》,完全为红色纸张所印。红纸印本只出现于 湖北黄麻一带,少数家族会特制红纸印本,而且是只印一部,存放于祠堂之中,外界很难一睹芳容。去年七月,思绥草堂藏红纸印本家谱曾在“首届华夏晒谱节暨湖北第十四届晒谱节”展出过,引起多家媒体的关注,成为展览的亮点。这次带过去的《彭氏宗谱》全套有四十四册之多,为陶鍊臣、陶燮臣、陶海如、陶逸安等黄冈最有影响的陶家工匠所梓,是目前为止发现册数最多的红纸印本家谱。
木活字本《彭氏宗谱》
另外一部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敦萃堂木活字本《尹氏族谱》,是红印本,全套九十二册。《尹氏族谱》谱卷首即为“敕尹氏文武群臣修朱谱诏”,乃宋宁宗为大理寺评事尹伸文以靖难功而赐修朱谱:“兹谕卿尹伸文汇集本支,合修朱谱,爰表朕显忠遂良之意。”是说他们尹家修红颜色的家谱,是皇帝封过的。
除了以上四种外,还有一些类型的红色家谱没有参展。
湖南湘潭《五修两湖张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十三年(1924年)刻本,六册。这个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自雍正至嘉庆,包括明通榜进士在内,共计有进士十一人。其中张九钧为殿试二甲第二名、张九镒殿试二甲第十二名、张世渌殿试二甲第二十名,排名相当靠前。该家族光绪七年(1881年)时四修家谱,当时是用雕版来印刷的,刻得很精,看得出是花了大价钱的。现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五修家谱时,凡新增内容是用木活字摆印,其他的老内容,仍用光绪旧版刷印。家谱中的世系部分是朱印,共占一册半。只拿世系部分来红印的,还没有见过第二个家族也这样做。《楚南左氏族谱》不分卷,清乾隆九年(1744年)刻本,共总八册。其中七册为白纸黑字,另有一册“衡山石泷房”为红印本。后经对比,此即为墨印中的“衡山石泷冲、松塘”支世系,与墨印本相同,只是空白处尚没有挖去,红彤彤一片,共八十六个筒子页。而墨印本后半部还有“左家坪”“黄子塘”世系,却是红印本所无,当是后来所加。始祖邺公,字富书,古润丹阳人,仕晋为衡州司马,南唐保大初避乱徙居江西吉安永新逢桥,其后裔于明初析居于湘潭、湘乡、宁乡、衡阳、邵阳及四川三台等地,此即六邑族裔所修。谱印好后,其中四部归四川收领,这也是“湖广填四川”最有说明力的史料。还有一部红印刻本,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的《庐陵江北中洲刘氏八修族谱》。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木活字本《吉安县中洲刘氏十二修族谱》中收录的旧序记载,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版成之后,就仅印了一册红印本,因为家族中产生了不同意见,没有印刷更多,也没有流通,这册康熙红印本就一直放在祠堂,而保留了下来。所以,从一出世便是孤本的古籍,大概只有这一种了。而让人津津乐道的,这还是清顺治六年(1649年)状元刘子壮 家族的祖谱。只不过,当时家族并不知道自子的族裔已高中状元,因为刘子壮之前的几代已外迁至湖北黄州了。最后还有一种特殊版本的红色家谱,是清咸丰七年(1857年)朱钞本《卢氏宗谱纪录》,不分卷一册。此为山西介休地区的家谱。山西家谱本来就不容易见到,这部还是用朱砂抄就。家谱用朱砂抄写者极罕见,至今仅见此谱。且此谱扉页有花押一枚,也为家谱中之仅见。
李欣宇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古籍收藏家,近年专注收藏研究陕西地方刻书。
展品:明成化刊本《资治通鉴纲目》;清雍正刊本《陕西通志》;清嘉庆刊本《新丰吟稿》;清咸丰刊本《屿浮阁诗集》;清同治刊本《勿待轩诗集》;清光绪刊本《小有花竹轩诗集》;清光绪刊本《列女传》。
我的藏书以陕西地方古籍文献为主,专注于“陕西明清刻书专题研究”。这次活动带来的清光绪陕甘味经书院刊本《列女传》、咸丰七年宏道书院刊本《屿浮阁诗集》、光绪五年(1879年)敦伦堂刊本《勿待轩诗集》、光绪刊本《小有花竹轩诗集》、嘉庆十一年(1806年)宝俭斋刊本《新丰吟稿》、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绛州守居刊本《澹粹轩诗草》、雍正刊本《陕西通志》、明成化刊本《资治通鉴纲目》均为陕西地方刻书。
嘉庆刊本《澹粹轩诗草》
陕西民风淳朴、尚文多礼,名人众多,明清两代显官高爵、名士乡贤辈出,故而风气使然,本土著述颇丰,涉及天文、地理、方志、文学、历史、诗词歌赋、农业、科技、时政等几乎涵盖全社会面。这些保存至今的典籍,是反映陕西千百年来社会生活的实物载体,也恰好印证了陕西历代先贤所留下的文化业绩和乡土情怀。陕西地方署衙和各书院、坊间刊刻了大量的典籍。
从印书的内容看,陕西古代著述多诗文、方志、理学等内容,以署衙、书院、家塾刻本较多,与江南一带的藏书楼、私家、坊间、藏书家校勘重刻珍本秘籍等形式多有差别。这是造成陕西地区明代至清中叶时期刻书数量少、影响小,未能形成大规模刻书产业,导致所见本地先贤著述早期古籍实物较少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考证、辑录陕西著述及刻书史实,还有待深入探索和研究。
书籍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方水土、一个家庭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文明之邦,书香门第,饱学之士,遍读经籍,衡论古今,以史为镜,不仅能启迪人的眼光,开启愚钝,提升思想,亦可从中学到做人处世的道理。阅读前人的著述和观点,正好可以完善自身的缺憾和不足,也能更积极客观地面对现实,做到与时俱进和学以致用。
陕西历史文化悠久,古籍碑帖资源丰富,地方文献资料众多,收藏与研究应该并重,希望能与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和各分馆加强合作,未来在藏品捐赠、策划展览、课题研究、图书出版等方面大力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贡献力量。(完)
审核 | 王雪霞 刘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