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子龙文学书屋落户!河北石家庄新增一处文学地标~

文摘   2024-10-23 21:47   河北  


10月20日,由当代文学大家蒋子龙先生捐赠图书建成的蒋子龙文学书屋在河北石家庄位于太行山中的龙山书院揭牌。当日,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春林受邀做《且说蒋子龙及其〈农民帝国〉》的学术讲座。

来自河北省内文艺界、出版界、书画界、高校界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揭牌仪式。

蒋子龙文学书屋不仅图书满架、桌椅齐全,墙上还挂着书画家老墙、破老头等人的书画作品,桌上的瓶中则插着从书院后面的山上采来的鲜花,书香氤氲,别有情致。

王春林表示:“这些图书太珍贵了,蒋子龙文学书屋的建成,为河北石家庄增添了一个新的文学地标。”前来参观的读者、酷爱骑行的林基松说:“石家庄骑行爱好者特别多,他们经常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到石家庄西部山中骑行,极具特色的龙山书院和蒋子龙文学书屋将为他们提供一个新的打卡地。” 

据介绍,此次蒋子龙向龙山书院捐赠的大量珍贵图书,包括其个人著作100多种;其作品的合集数百种;国内外著名作家签名赠送给蒋子龙先生的著作数百种;蒋子龙先生个人收藏的图书一千多种。书屋内,把蒋子龙先生各个时期出版的各种版本的著作摆放在一起,显得格外琳琅满目,翻译到海外不同国家出版的外文版本多数读者不曾见过。在著名作家签名赠送给蒋子龙先生的书的扉页,读者可以看到张光年、秦兆阳、丛维熙、陈忠实、张贤亮、张承志、张洁、叶文玲、聂华苓、迟子建等众多对文学爱好者来说如雷贯耳的名字。

河北省文联原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潘学聪未能出席揭牌仪式,为书屋建成表示祝贺,他表示:“蒋子龙先生把自己的著作和藏书慷慨捐赠给龙山书院,反映了先生高远的境界、宽博的胸怀以及对家乡河北的情谊、对公益文化事业的关心和热心。蒋子龙文学书屋将妥善保存并创造条件陈列、展示这些图书,努力为关注和研究当代中国文学和蒋子龙先生的朋友提供查阅资料方面的便利和帮助。”

揭牌仪式后,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春林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他为大家阐释了什么是文学,介绍和总结了蒋子龙先生的文学创作和成就,并以三部长篇小说贾平凹的《秦腔》、柳青的《创业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做对比,深度解析了蒋子龙先生的长篇小说《农民帝国》,认为这是一部杰作,其重要性和意义将会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在总结蒋子龙先生的文学成就时,王春林说,蒋子龙是中国改革文学的创始人,是工业题材的代表性作家,是新时期文学的源头。早在1976年,蒋子龙就在“文革”后重新复刊的第一期《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一个机电局长的一天》,当时叶圣陶、张光年读到这篇小说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说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的作品了。王春林分析说,《一个机电局长的一天》发表在1976年第一期《人民文学》上,那就意味着蒋子龙1976年以前就完成这篇作品了,而那时“文革”还没有结束。蒋子龙的这篇作品早于其他所有人,所以,蒋子龙才是新时期文学的源头。在整个讲座中,王春林先生旁征博引,深度分析,语言生动,妙趣横生,令听众大呼过瘾,讲座结束时现场爆发出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蒋子龙,1941年生,河北沧县人,是当代文学大家,曾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6年在“文革”后复刊的《人民文学》第一期发表短篇小说《一个机电局长的一天》。1979年创作并发表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轰动全国,影响巨大。随后发表的《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一系列表现工厂、城市改革的中短篇小说,对引领思想观念转变、推进改革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激发了全国上下的改革热情。2008年出版长篇小说《农民帝国》,被评论界认为将复杂而沉重的历史书写出来,书中的人物复杂性基于丰富的细节,用象征的方式写出了时代面貌,堪称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作品。评论界认为,蒋子龙所关注的不是个人性的小东西,而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大问题。他勇于承担作家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时代和国家共进退,向丑陋的社会现象亮剑,展示了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脊梁,他的作品充满热情与力量感、方向感,体现了阳刚之美。




-THE END-
编辑 | 冯惠丽
设计 常 英
图片 |  

审核 | 王雪霞 刘晓立

藏书报
《藏书报》读者沟通与互动平台。服务纸质精品收藏,助推人文经典阅读。品藏书、谈读书,过闲雅书香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