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瀚雅集”系列活动于8月24日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启动,活动由中国国家版本馆、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华版本学刊》《藏书报》承办,今后将常态化开展。首场活动围绕“古籍专题收藏”,藏家开展了主题交流。本期回顾翁连溪、梁振刚、宁稼雨、袁立章四位藏家的分享。
翁连溪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注明清内府本及版画类古籍收藏研究。
展品:清代《芥子园画传》两种
《芥子园画传》是极负盛名的一部书,一向被视为中国木板彩印的代表之作,体现了清初彩色印刷的最高水准。在其问世的300多年间被无数学子视为学习中国画的必读之书,成为许多艺坛大家步入画坛的启蒙书。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芥子园画传》最初的样貌及其在发展中的变化与创新,人民美术出版社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整理出版《〈芥子园画传〉经典传世本集成》,我也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还为此书作了序言。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芥子园画传〉经典传世本集成》正式面世,大家可以关注。
《〈芥子园画传〉经典传世本集成》第一次将《芥子园画传》作了系统的学术梳理,甄选并收入《芥子园画传》问世三百多年来的四部共六函经典刻本——清康熙年间初印本初集、二集、三集;清同治年间木刻版《芥子园书画》;1934 年上海有正书局根据康熙版以木版、珂罗版印制《原版初印芥子园画谱》;日本翻刻版《芥子园画传》。不仅全本原貌影印古本,还对源流、版本进行考证。这是《芥子园画传》经典版本第一次整体出版,极具版本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我个人非常推崇清康熙芥子园甥馆套色印本。近年来一些拍卖公司上拍过初、二、三集,北京华艺拍卖公司2021年春拍上拍过初集的初印本,中贸圣佳2023年春拍集体上拍过初、二、三集。我曾撰写过版本考证文章。
清刊本《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初集自清康熙十八年(1879年)初版刊行后,一时大受欢迎,初集完成不久后,李渔便去世了。此后,沈心友又请王概和其兄弟王蓍、王臬,编绘了《芥子园画传》第二集(《兰竹梅菊》四卷)和第三集(《翎毛花卉谱》二卷、《草虫花卉谱》二卷),介绍植物花卉绘作技巧和花鸟鱼虫画法。《芥子园画传》三集的成书,王氏兄弟功不可没。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书商为牟利,把清代画家丁皋的《写真秘诀》杂凑《晚笑堂画传》等图谱,编成人物集,所以有了第四集,但一般不为版本学界所认可。
由于《芥子园画传》的影响很大,在海内外盛行,是学者研究书画艺术的桥梁,仅日本就有多种翻刻本,对当时浮世绘版画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至乾隆年间,书店纷纷向芥子园甥馆购买版权,于是前后出现了约十一种版本,各版本也经历多次印刷,印量不可胜数,这也就是《芥子园画传》众多翻刻本出现的原因。
梁振刚
沧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古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持编著了《历代沧州诗选萃》《历代沧州文选萃》。专注《阅微草堂笔记》版本研究。
展品: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坊刻本《槐西杂志》,清嘉庆五年(1800年)北平盛氏望益书屋刊本,民国时期平等阁主人批注手稿本《阅微草堂笔记》,民国元年(1911年)中华图书馆石印本《阅微草堂笔记》。
沧州是个藏书文化比较活跃的地方,当前搞藏书的书友不少。我与这些同道们交流多了,便有意引导大家做好分工,搞好专题,因此,沧州的藏书圈很团结,大家互相成就。二十多年来,有几位在专题收藏方面有影响的藏书人,比如河间田国福的诗经版本专题,泊头靳琮杰、郭树芳的河北刻书专题,马合意专注任丘边氏文献收藏,孟建华等专注乡邦文献收藏, 都取得不俗成绩。
我自己比较有特色的收藏就是《阅微草堂笔记》版本。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小说,共二十四卷,约有故事一千二百多则,近四十万言。其创作时间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终于嘉庆三年(1798 年)。
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纪昀的门生盛时彦第一次将此书的五部分合刊,以纪昀书斋号“阅微草堂”命名,称《阅微草堂笔记》。之后,时有翻刻,尤其是清道光年以后,更是版本纷出,良莠不齐。随着版本的流传,逐渐出现了绘图本、注释本。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版本的《阅微草堂笔记》令人目不暇接。同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出现了翻刻本。我10 年前写过论文,进行过版本梳理,收集和完善了一个统计数据:共有170余家(此数目仅为各出版单位的初版数,同一版本的再版数目没统计在内)出版单位印刷出版过《阅微草堂笔记》,其中,清代36家,民 国33家,新中国成立后有71家,境外32家以上。
《阅微草堂笔记》五部分属陆续写成,分别是《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这些内容陆续写出后,就被书肆盗刊,其中就有早期的坊刻本《槐西杂志》。
清嘉庆五年北平盛时彦刻本 《阅微草堂笔记》
这次展示的还有一个版本,比较有意思,就是五种笔记最早的合刊本,为嘉庆五年庚申(1800 年)北平盛时彦所刻的《阅微草堂笔记》。这是唯一一个经纪昀本人检视校对的合刊本,应属最值得信赖的版本,也是之后流传的各种版本之“祖本”。此书牌记题“阅微草堂笔记,河间纪氏阅微草堂原本,北平盛氏望益书屋藏板”,卷首有观奕道人自题诗两首。此书的板片在嘉庆十四年已巳(1809 年)毁于火灾,因此初版更为珍贵。
宁稼雨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明清小说笔记收藏研究。曾获著名学者、南开大学图书馆首任馆长冯文潜先生旧藏。
展品:清刊本《仿宋相台岳氏五经》,明万历南京国子监刻本《五代史记》,清康熙霞举堂刊本《檀几丛书》,清嘉庆扶荔山房刻本《静志居诗话》,以上四种均为南开大学图书馆首任馆长冯文潜教授旧藏。另有明万历周氏博古堂刻本毛氏金亭翻刻本《世说新语》。
我的书斋名叫雅雨书屋,“尘故庵”是我的线装藏书斋名。
我收藏线装书始自1978年,那时我在大连市任中学美术教员,兼任代理团委书记和图书馆负责人。一天我接到古旧书店通知,去为学校图书馆选购古旧图书。当时为自己选购了一套清道光五年(1825年)吴江尚志堂彭氏刊本《画史汇传》(全四十卷),这就是我的第一部线装藏书,所以一直非常珍视。
我的线装书收藏大规模启动始自1996年,经齐鲁书社周晶先生鼓动,遂一发而不可收。那年春天,周晶先生为拙著《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事务几次往来济南、天津。每次来天津,我必然要陪同他去地处天津闹市区沈阳道的民间古物市场淘书。从此,每逢双休日甚至节假日,在天津古旧书店、文物市场,我也成了淘古书的常客,淘到了不少宝贝,其中子部小说类的较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大致确定了自己收藏范围:以与自己专业关系密切的小说和笔记为主,适当兼及其他文史书籍。范围明确了,收藏目标也就集中而突出了,并且通过长年磨砺,自己的版本鉴别能力、收藏档次都不断提高。我藏品中绝大部分小说笔记,都是这个时期入藏的,其中不乏收藏和版本价值俱佳的藏品。
这二十年收藏线装古籍的经历中,收藏过程最具传奇性,并且收获最大的,莫过于意外得到南开大学冯文潜先生的藏书。冯文潜先生是现代著名美学家,也是早年辅佐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的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他虽非专门从事古籍收藏,专业也是西方哲学,但老一代学者的国学根基还是使他收藏不少线装古籍。他的哲嗣,曾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冯承柏先生专治美国史,其后人也多留学国外。其家传线装古籍,本来是其家属请我估价和委托书店收购,但因为时间紧急,最终他们决定转让给我。
冯家这批古籍大约占据两个书架,其中有一半是《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中的常用书,另外一半则是与古代文史相关的书籍,其中不少精品。最珍贵的是明万历四年(1576 年)南京国子监刻本欧阳修《五代史记》,纸张、刻工、品相均极精。另外还有清康熙间霞举堂刊本《檀几丛书》初集、余集、二集,为王晫所著该书原刻,品相完好,弥足珍贵;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刊本林云铭编《韩文起》,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为海内罕见善本。
《五代史记》七十四卷
冯家藏书也有部分小说笔记,其中较好的本子亦不少。如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芥子园刊本《水浒传》,虽是巾箱本的规格,却精致完好;又有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常德同善分社刊印兀元子刘一明评《西游原旨》,大开本二十四册,写刻为较早的《西游记》评本。还有一部清人据芥子园翻刻本《绣像金圣收加评西游真诠》,题署金人瑞、汪象旭、陈士斌评阅;《红楼梦》有两部,一部是刊印年代不 详的木刻巾箱本、为高鹗续补本,另外一部是民国二年(1912年)上海中华书局铅排本《红楼梦索隐》、均为难求之本;道光元年(1812年)刊本《镜花缘》,也是该书难得的较早刊本。
我的线装书收藏现在已有两千余种。对这些藏书我始终持开放态度,最终还是想让它们回归社会、服务大众。
袁立章
著名藏书家、影视出品人,现任北京海华阳光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专注文献价值较高的稀见刻本、稿本收藏。
展品:明刻本《适情录》,朱孔阳旧藏、清咸丰年间稿本《画兰说》,民国稀见刻本《隰西草堂集》,清稿本《千里相思二十载——李星沅、郭润玉夫妇唱和诗稿》。
我深知影视媒介的传播威力,我认为古籍保护与传承可以由此借鉴思路。比如今天展示的藏品《千里相思二十载——李星沅、郭润玉夫妇唱和诗稿》一厚册,是李星沅、郭润玉夫妇两人几十年的书信诗词原稿,且由李星沅亲自粘贴。李星沅是晚清重臣,妻郭润玉字笙愉,嘉庆进士户县知 县郭汪灿次女,著有《柳絮集》,也是有名的才女。他们夫妇琴瑟和鸣,相濡以沫。自郭润玉逝后,李星沅不再出门应酬,可见夫妇情深。
《李星沅、郭润玉夫妇唱和诗稿》
我们看到这部唱和诗稿后,对内容进行了研究挖掘,并结合史实进行了二次解构,决定创作一部长篇电视剧,目前已经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进行了选题申报。因为内容很正能量,主角是民族英雄,故事中有民族大义,也有动人爱情,要素非常丰富,很适合改编为剧本。但这其中就涉及我们古籍活化会碰到的一些问题。比如现在很多根据游戏改编的影视剧、很多架空年代纯粹虚构的影视剧,我们古籍活化的影视剧如何在各种各样的影视剧类别中去竞争,并崭露头角,这是一个挑战。首先是收视率、点击量的问题,因为有历史原型就意味着创作要尊重史实,不能随意。所以这是我的一大困惑,就是要怎样从业务上让这种题材能够盈利,这样才能引导类似的古籍活化项目得以持续。
我想,除了我们业内的创作力量之外,可能也是要全社会都形成更大关注,重视一些古籍历史题材,我们中华民族有那么多真实丰满的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需要通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领导者给予指引,更需要通过一线工作者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撑来实现影视方式的活化。
我曾多次建议,进一步探讨如何运用新媒体形式、从视频化的角度呈现古籍文化,增强场景感、故事感,助古籍“破圈”。作为影视剧的策划,我也在考虑有些场景的利用。譬如说我们怎样把中国国家版本馆更好地让大家从不同的形式上能够感受到。比如可以在影视剧创作中将国家版本馆作为选景地,让这么美、这么大气的国家版本馆,能通过影视剧的形式宣传出来,效果应该更好。
我始终相信承载在古籍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新媒体创新转化,抵达更多年轻人的视野,以更新鲜的形式让大家看到,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古籍是好玩的、有用的,用它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
审核 | 王雪霞 刘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