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平:向组织分工要效率!| 战略管理

职场   财经   2024-09-12 08:15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 | 周彦平 和恒咨询首席咨询专家、资深战略管理专家

业务对接:17310319665(同微信)

企业需要向组织分工要效率!这不是组织问题而是战略问题。

一、什么是组织?


任何一个个体,其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把人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就可能做出非凡的业绩,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使有效的人力资源形成最佳的综合效果,产生1+1>2的效果,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组织是平凡的人在一起,有效的协同和合作能够做出非凡的业绩。组织的力量大于单体叠加,增加的力量来自于对组织的管理。

那么什么是组织呢?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哈罗德·孔茨认为:为了使人们能够为实现目标而有效的工作,必须按任务来制定一套合适的职位系统,这套职位系统的设置就是组织。组织管理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位,明确权责关系,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相互的协作配合,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是管理学家关于组织的定义。

简单来说,组织是有明确的目标、层级关系和协同规则的人群的集合体,人在组织当中所确立的地位就是职位,我们通常说岗位。

(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说企业盈利、要获得收入利润、市场份额等等这样的目标;有明确的层级关系,高层、中层和基层;有明确的协同规则,高层、中层和基层怎么协同,各个部门之间怎么协同。)

要成就一番事业,要靠组织的力量。组织解决分工和效率问题。

组织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形成各个部门。比如说研发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物流配送部门、营销部门、维修部门等业务部门,以及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部门。组织横向分工的有效协同形成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组织的纵向分工,就是高层、中层和基层如何有效地协同,政令畅通、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如果上下配合不好,就会形成信息传递的递减,或信息传递的扭曲,正确的信息不能够达到及时的反馈,我们就不能够及时正确决策。纵向分工的有效协同形成了企业的决策效率。

组织的人能够自动协同,要有规则,更要有意愿,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这就是组织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共同的目标、大家相互愿意合作和配合、有效的沟通。

依靠组织成就事业,就是建组织、建流程、建形态。什么样的流程和层级,什么样的横向的分工效率和纵向的分工效率,就形成每个企业不同组织形态。

那么,企业在横向分工上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呢?

  • 分工过细:包括部门内部的分工过细和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分工过细,导致机构太多、岗位太多,成为信息的孤岛和部门之间的墙,带来过多的协同,影响效率。

  • 职责不清:机构设了,但是每个部门应该干什么没有明确。一个部门应该干什么是由职责决定,它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职责不清,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就没有了根基。

  • 职责空白: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应该有这个职责,但是没有把这个职责分解到明确的部门,就形成职责的空白,这件事情没人干,所以出现了问题。

  • 责交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分担不同的工作内容共同完成的,中间靠流程衔接起来,那么如果边界没有划清楚,你也干了,我也干了,我们之间如何来衔接,没有明确的规定,就形成了职责交叉。

另外,企业在纵向分工上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呢?
  • 责任不清:也就是责权利不对等,给了责没有权利,给了权利不履行责任。所以责权利,一定要清晰的描述。高层做正确的事,中层正确地做事,基层把事情做正确。每一个层级,是以上一个层级的职责和目标为基础的。超越了基层的权限,上层就要决策。
  • 授权模糊:责任如何来下移,通过明确的授权来解决。决策权、知情权、否决权,这三项基本权利是怎么授予的?是让下面可以自主地做,还是下面提供一个方案你来选择?这就是不同的授权方式。
  • 层级过多:叠床架屋,层层推卸责任,造成信息传递的扭曲和递减。
  • 指挥不明:工作和任务交代不清晰,导致沟通不畅,权责不清,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最终导致决策的堆积。

二、如何提高组织效率?


1、点效率:各司其职——岗位员工的效率

通过泰勒的"铁锹试验"更容易理解点效率。1898年泰勒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进行了著名的"铁锹试验"。

泰勒的研究基于两个维度: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早先工厂里工人干活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也就各不相同,而且铲不同的原料时用的都是相同的工具,那么在铲煤沙时重量如果合适的话,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

泰勒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平均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而是准备了一些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这不仅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了21磅,也是为了让不同的铲子适合不同的情况。据说这一项变革可为工厂每年节约8万美元。

泰勒掀起了美国产业界的“效率革命”,史称“科学管理”,这就是点效率。意味着企业每个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岗位需求匹配,提高个体的效率,即点效率。

2、线效率:有效协同,90%以上的效率来源于系统

某一个岗位好,某一个部门好,不代表公司整体好,只有研供产销各个部门有效的协同起来,高层、中层、基层有效的协同起来,公司的效率才会高。正如戴明所言,90%以上的效率来源于系统,总体优势不仅仅从部分经营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从全部经营活动的整合中来。

通过流程的衔接和配合,提高系统的效率。

那么什么是流程呢?

流程是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或者并行的一整套的活动或者是工作任务,流程关注每个部门和岗位应该做什么事情,要产生什么结果,传递什么信息给谁。

那么流程的优化能够带给企业什么好处呢?通过流程优化,会压缩各个环节的等待的时间;通过流程优化,减少了不增值的活动;通过流程优化,流程开始时就保证质量;通过流程优化,跟上游客户和下游客户建立联盟,建立协同生态系统;通过流程优化,可以动态地响应环境的变化,包括政策的变化和客户的变化,能够有弹性的来实现目标;通过流程优化,来降低成本,持续的改善循环。

那么流程优化的方法主要有四大类,清除、简化、整合和自动化。

在清除这个环节,如过量的生产,过量的等待,反复的运输,反复的加工,过量的库存,产品的缺陷,工作上的失误,重复的工作,转换的格式,反复的检验,反复的沟通和协调等。通过消除这个环节提高效率。

简化这个环节,哪些表格,哪些层级,哪些技术,哪些沟通的方式可以简化等。通过简化这个环节提高效率。

整合这个环节,哪些过细的分工,会产生部门和部门墙和信息的孤岛。通过整合的方式提高效率,比方说团队跟顾客、跟供应商建立联盟等。

自动化这个环节,把那些乏味的工作,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传送和数据的分析,尽可能通过数据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解决了,会大大的提高效率。

3、组织垂直指挥系统的有效性

组织垂直指挥系统的有效性叫政令要畅通,反馈要及时,授权要有度。那么垂直指挥的基本原则和形式是什么呢?

第一,垂直指挥原则,下级要服从上级,没有服从就没有管理。那么,如果下级不服从上级时怎么办?要么认错,要么就辞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第二,逐级原则,就是越级检查,逐级指挥,越级申诉,逐级报告。

越级申诉,逐级报告,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以越级,但是日常的经营管理信息要逐级。管人要下管一级;管理是下管两级。什么意思呢?就是员工跟上级所提交的信息反馈和总结,他上级的上级可以听到和看到,才知道下面是怎么做的。这叫管理要下管两级,这既有利于了解工作实情,也有利于发现人才。

但以下两种情况可以例外:

在紧急情况,在下级不服从或无力指挥的情况下,可以越级指挥。

在上级有贪污、滥用职权或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时,可以越级申诉;如属诬告,申诉者必须对此负责。因此,申诉者在申述前,必须认真核实情况。

那么垂直指挥的形式是什么呢?就是布置工作、下命令、下文件和开会。

在下命令时,必须要明确命令内容、完成的标准、完成的标志、复命时限和受命者的权限。

在下文件时,公文要包括标题、签发人、主送部门、正文、发文部门落款、发文时间、附件、印章等要素。

会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具,在我们传达精神、表彰先进、研讨问题、处理事故都要通过会议的形式来实现,它是我们垂直指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会议有例会、动员会、鉴定会、专题会、评比会等多种形式,每一种会议都要有开会的目的、会议议题、参会人员、会议议程、时间、地点等会议要素。

4、组织授权的有效性

组织授权的程度往往是不一样的。有决策权,有建议权,还有否决权。那么这种权力在不同的工作、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人,你怎么授权?如果不清晰的话,也会影响效率。

具体的,组织授权的程度分为六类:

1) 你告诉我情况,我来决策,就是你的上级保留了决策权。
2) 我给领导建议,有几个方案让上级来选择,这叫建议权。
3) 你告诉我你希望如何做,我同意后你再做。
4) 你告诉我如何去做,在我反对之前,你可以继续做下去。这个的授权程度就更高了。
5) 你可以先去做,但事后要让我知道你是如何去做的。

6) 你可以不需要和我联系,你做就行了。这是最高层级的授权。

所以我们在组织当中,在不同的层级对应着不同的岗位,你要授予哪些权利?企业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

授权前要建立并遵守组织授权的原则,就是要责权对等授权:授权要尽可能的完整和彻底;授权要层次和程序;要给予适当的协助和培训;要与被授权者充分的参与和讨论;授权要有控制和监管等。

对企业来说,重要的岗位、关键增值环节或做不好便有重大损失的环节一定要管控好,监督要到位,比如说采购环节、销售环节、产品和原料的出入库环节、计量环节等,这些工作一旦做的不好,就可能产生重大损失。

5、信息反馈系统的有效性

第一个重要环节、重要节点产生什么信息?收集什么信息?传递给谁?如何应用这些信息?如何共享?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系统。这不仅仅是提高信息反馈系统的有效性问题,更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转型、模式创新、内外生态共享的战略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部门之间如何来协同呢?

三、客户导向、协同导向和创新导向的赋能敏捷型组织


组织是战略成功有效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战略决定组织。战略是怎么决定组织的呢?是围绕着客户,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流程。你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解决他什么问题,如何保证质量,就会形成我们的价值创造流程。
通过价值创造流程,我们分成了工作的工段和岗位、车间和部门,这些流程决定了岗位和这些岗位的任职资格,那么把同类的岗位就组成了部门,部门的相互配合满足客户的需求,来决定了我们的组织是否能够支持战略,能够构建核心能力。
那么,如何来分析价值创造的流程呢?著名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他在1980年写了一篇文章,《竞争优势,建立和保持卓越的业绩》。在这篇文章当中,他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说一个企业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由一个一个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把它串起来就是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环节或节点的分析,会发现高附加价值的环节,高成本驱动因素的环节,低成本驱动的、低附加价值的环节。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优化流程、优化管理,提高效率。还可以资源配置,改变商业模式,如企业只把控高附加价值的环节,把控核心资源和关键成功要素,将低附加价值的环节外包,比如说我们在商场当中买了很多食品和饮料,他有一个企业品牌,但是生产呢,往往都是某某分装厂,这个分装厂往往都不是这个企业自己所拥有的,是合作单位。通过价值链环节或节点的分析,还可以与上下游或相关利益体建立战略联盟,建立共生的生态组织,参加市场竞争。
企业经营管理围绕价值链形成业务流程和职能流程。比如如何建立端到端的集成产品开发、市场到线索、线索到回款、客户关系管理、采购管理、生产流程、服务与交付、供应链管理、合作伙伴和联盟关系管理等等,形成一整套的业务流程。
在供过于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们如何建立一个客户导向、协同导向和创新导向的赋能敏捷型组织呢?
首先是对战略和业务的充分理解。从业务分析开始,你的客户是谁?客户来源是什么?我们为客户创造何种价值?通过何种方式创收?我们要进行何种业务整合?各业务的价值链是怎样的?需要何种能力来支持业务的开展?公司的目标以及需要构建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所以说组织机构和流程的优化是首先来自于对公司战略和业务的充分理解。
其次,是部门组成设计。要明确基于战略,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组织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各业务、职能部门需要设置怎样的职责才能满足战略要求?如何让各业务公共的基础职能发挥最大价值?需要什么样的管控结构和方式?总部、分子公司管理,谁是相应的责任人?他们怎么合作?公司的机构如何设置、部门职责是什么?
第三,岗位组成和人员分布设计。基于部门职责、当前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工作量)、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因素,进行岗位设置,明确岗位编制,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和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基于此,对核心岗位人员盘点,提拔谁?培养谁?调整谁?招聘哪些岗位和人员? 
第四,管理控制机制设计,总部具有核心资源与能力,确保各业务高效独立开展。扁平化、网络化、三台化、数字化、信息透明化是管理控制机制设计的重要方向,在处理好人、财、物、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打造赋能敏捷型组织。
第五,是流程与运营机制设计,包括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优化,运行规则和协同机制的完善等。
推荐阅读:

市值管理能否有效激活A股?

账上现金101亿,但市值仅有88亿!该如何理解这种估值?以长虹美菱(000521)为例 | 市值管理

预期管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营销思维” | 市值战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和恒咨询
和恒咨询是中国资本市场市值管理专家、上市公司市值战略方法论开创者,聚焦服务上市公司与拟上市企业,为客户提供市值参谋、IPO成长在线SAAS软件与业务战略、IPO战略、市值战略咨询与培训服务,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