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迷部落】高方|拾芒果记

文摘   2024-11-17 00:01   江苏  
拾芒果记
高方

校园里的“绿化树”有不少是果树,这些果树里又有不少是芒果树。

前年刚来玉林的时候,正巧遇到芒果季,有同事相约扛着竹竿去打芒果。竹竿是校园里小山上现找的,是自己倒掉的竹子,不是我们折的或是伐的,我们没有这本事。

去年,满校园的芒果树似乎一个果子都没有结。不但我没有看见,听到的话也都是说:“今年怎么没看着芒果呢?”于是我们几个参与过打芒果的人都有点心虚,互相悄悄说:“不会是我们去年把芒果打伤,或是打伤心了吧?”然后“校龄”比较长那几个又互相安慰也安慰我这个新来的说:“不会的!又不是只有我们打,校园里的老师、学生都在打。再说了,年年打,年年都没事儿!”

前些天,林老师下课回来说,看见学生在路边的芒果树下捡到芒果了,是就在眼前,眼睁睁地看见的。那语气又兴奋又委屈。我笑:“找时间小姐姐带你也去捡!”

我们的家属区和教学楼大多在校园的西侧,上下班路上看到的芒果树大多在王力湖东侧的湖边——湖边的短岸和湖边的一小片平地。

王力就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玉林博白人。我们校园里的这个湖以他的名字命名,湖边有他的半身塑像。

从王力湖边的平地再向东,穿过马路,那一片小山坡就是我们前年打芒果的地方。这小山坡上有许多树,都是芒果树,我经常在那里透过树缝看夕阳。山上还有三条错落的小径和几处石桌石凳,前年的寒假里我还在小径边捡到过饱满的果子。

瓜熟蒂落,果熟也会落。晴天会落,刮风下雨更会落。玉林这个地方很少有大风,更不要说狂风,所以微风一起就差不多是该出去“寻寻觅觅”的时候了。

大大小小、黄黄绿绿,路边、路边的䓍地上,还有路边的树丛里,只要仔细找,从没有空手而归的时候,一遍没有大不了再寻一遍。我们找到的不但有巴掌大金黄圆实裹着柔润果粉的成熟果子,也有不大不小质地硬实还绿得十分纯正的。还有一些特别小的果子也会被风摇下来,小到什么程度呢,反正我戏称它为“腰果”。

捡芒果,大多时候和林先生同行,我们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就是要靠眼神、靠细心,也要靠机缘。有一次,就在那小山坡上,我在前边走过不到一分钟,林先生在后边就捡到一个金灿灿的大芒果。我说明明我过去的时候地还没有,千真万确还没有。他说他信,因为那芒果明晃晃地就落在石板路上。我这是早了一步,当然也有迟了一步的情形,落下的果子被小鸟、被松鼠、被蚂蚁和那些早到的人抢了先。

被小动物吃过的芒果。

(蚂蚁正在咬的容易引起视觉不适,就不给朋友们看了)

刚开始捡芒果的时候,林老师极其地认真,当然后来越发地认真。在一棵树下捡到两个黄黄的大芒果之后,他继续低着头向前搜索,一边走一边跟我说:“那棵树下有俩,这棵树下怎么什么都没有?”我说:“你抬头看。”他很信话地抬头,结果发现头上的树根本就不是芒果树。他从此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从一棵树下转战到另一棵树下时会先抬头看到底是不是芒果树。当然,后来根本不需要看,他已经熟悉了路边到底哪个位置站立的是芒果树。

林先生捡芒果之后,还有一个后续工作,就是在择除自己裤腿上扎着的鬼钗草。我穿裙子,也不大往草木深处去,自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鬼钗草,花和种子

鬼钗草我在家乡没见过,据说学名叫白花鬼针草,别名极多——金杯银盏、金盏银盆,我猜是因为它的花朵,黄色的花蕊、白色的花瓣;虾钳草、蟹钳草、对叉草,我猜是因为种子的形状,一般有对生的两根尖尖;一包针、粘人草,我猜是因为它们粘连万物的“品性”,有点像我们北方乡野极其常见的生满倒钩的苍耳。

林先生择鬼钗草的手法很特别——择完了肉眼可见的草籽,还要从大腿一直抚摸到小腿,又从小腿抚摸到大腿,摸完前面摸后面,侧面还得扫一遍。第一次见的时候,我是真没看懂,忍不住直接问“你干啥呢”,他说:“我检查一下还有没有剩余的鬼钗草。”然后又说:“这是爱自己的姿势!我从来没有这么爱自己!”


我拾芒果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些打芒果的人。

先是一对看上去70岁上下的老夫妻,女的中等个儿,男的则要高出她许多,还戴着一副眼镜,极可能是学校的退休教师。他们带着一根,不,不是一根,是两根用铁丝绑接在一起的竹竿,竹竿上边还绕着一个于芒果而言大小适中的网兜。老先生负责在前面打,女士负责在后边收,附近草地上的袋子里已经有了不少的收获。

我还在路边看到过一个大姐。能被我这个五十几岁的人在心里叫“大姐”,自然一定也得是60岁的人了。她的工具是一段竹竿连接着一段钢管,我看到过她奋力挥竿和俯身捡拾芒果的样子。野蛮的喜悦,我们前年暴力打芒果的时候大概也是这个样子。


我去驿站取快递,不到200米的距离,我走过去又走回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到她的满载而归。大姐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子,十来只芒果有黄的也有绿的,又大又饱满,丝毫不像我捡的那些那般大小不匀。长长的竿子被似乎只有一米五几的她扛在肩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气宇轩昂的将军。

其实,更多参与打芒果运动的人是学生,打芒果是一项让他们非常开心的校园活动。到了芒果成熟季,大约就是校园的十月底,芒果树的附近经常能够看到忙碌的学生。他们有的徒手上树直接摘取,也有的会动用工具。


学生打芒果使用的工具就是各种杆子,有从网上购买的专门工具,也有就地取材的竹竿。我见过的最精致的是那种可伸缩的不锈钢杆,缩回去六七十厘米抻出来四五米长,杆头还有用来保护果实的钢抓,合拢时可以把果子抓住,就像握在手掌心里。打芒果的学生离开后,各种形式的竹竿,长的、短的,粗的、细的,黄的、绿的,都以“公共工具”的性质横躺竖卧地“寄存”在树下。毕竟芒果季要持续一段时间,好用的工具就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今年只想捡芒果,但不妨碍我在走过时瞄一眼那些竹竿,细的像成人拇指那么细,粗的像成人胳膊那么粗。

王力湖边一棵芒果树下稍远的地方是一片草地,草不是真的草,是一种叫南美蟛蜞菊的植物。南美蟛蜞菊的茎是匍匐茎,长成一片后看起来就像是草丛。我曾在这“草丛”里捡到过非常漂亮的芒果。菊丛不在树的正下方,甚至不在树梢的正下方,应该是果子成熟了,风一吹,就荡个弧线飘落到这里。


南美蟛蜞菊

有一天我在菊丛旁边发现了一根短短的竹竿,前方还绑着一个铁丝弯成的钩子。它实在是太短了,举起来连最低的树梢都够不着。我想了半天,想不明白它是干什么用的。第二天再经过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就悟了:这个钩子应该就是用来拨开菊丛的,而拨开菊丛则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隐藏其中的芒果。

在树下捡芒果,难免会遇到上树的人。上树的人里有男生,也有女生。有一次我远远地过去,看见林先生正在树下跟一个高个子女生说话,女生的脚边是一堆大大小小绿色的还未成熟的芒果。我走近,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才发现树上还站着一个娇小的女生。不知道是哪个学院的,但林老师还是叮嘱她们注意安全,结果树上的女生大声说:“老师,我本地的!”话语里是毫不掩饰的骄傲。树下的女生则说:“我们回去做酸嘢,给全班同学吃!”我一边笑着说她们这是涸泽而渔的打法,一边推还想再唠叨点什么的林先生:“你快走,别干扰她们的注意力。更不安全!”


捡芒果,开始的时候空着手去,后来发现经常双手不够用,就在兜里揣个袋子。那些“战利品”,路上遇到人就送人,路上遇不到也可以送到朋友家里。芒果捡了不少,一行两行地摆在地上,很是诱人。校园里的芒果树说不上是什么品种,作为案头清供色泽悦目芬芳宜人,吃起来也大多香甜,但总归是还有“野性”,果核较大,纤维略粗。

我对林先生说,你记不记得有首古诗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林先生说,你啥意思?我说,趁着还没上冻,可以把我们捡到的芒果寄给北方的老师和朋友啊!

林先生看都不看我,说你得提防着路上磕碰。我说,用气柱包装包好应该没问题吧?他指着一个刚切开的芒果说,你看,这芒果,从那么高的树上掉下来,外边看着光滑水灵颜色也好,里边却已经受了内伤,都成果酱了。还有,你那酸腐文人的气息是不是可以适当收一收?好吧,我承认他说的都对。

11月10日中午一小时散步之收获

拾芒果是有瘾的,一有空闲或是走过芒果树附近,总会想要不要过去看看。

有一天,我从小山坡旁边经过,刚停下车就看见那对打芒果的老夫妻正从山上下来。我先是看到了老先生手里的带网兜的小棍子,只有1米多长,来自他家的“可拆卸装备”。然后是女士手里拎着一只塑料袋,装了大概六七只大大的芒果。我立刻调转车头,驶向王力湖边。


王力湖路边有几棵芒果树长在我回家的必由之路上。树在眼前,我正在犹豫要不要下去看看,就见对面走过来4个穿着白大褂的男生,应该是刚从实验室出来。我的犹豫分两层,一是到底要不要下车去看看,二是要不要等他们经过了再下车去看看。就在这时,一个男生突然发力向旁边冲去,弯腰从树丛里捡出了一只大芒果。同行的同学们说:“爆装备了啊!”爆装备通常是指在游戏里完成特定任务后,会掉落装备增强玩家的角色能力。看到那男生的喜笑颜开,我是真的不用下车了,而且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把什么是“眼睁睁”。

看,我说过的吧,捡芒果的确要靠机缘,你和树的机缘、和人的机缘、和时间的机缘。没来由地想起张爱玲的那句话:“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只是刚巧赶上了。”

考考您的视力和发现能力


还有落地后一起开会的



汪迷部落工作室

热销图书


《风物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风雨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永远的父亲母亲》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定价68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文学家的秘境》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定价86元/本,外地读者如需快递均为邮资到付方式,联系电话:13092061117,支付方式:汪迷部落工作室收款码扫码支付,注明“购买人、快递地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汪迷部落工作室竭诚欢迎广大汪迷朋友、文学爱好者、基层写作者联系洽谈著作出版、版权合作、代理经营、文学交流等事宜!!!

联系电话:13092061117 陈玉华

【汪迷部落】重磅消息|“第二届汪迷文学奖”征文评选启事

【汪迷部落】高方 |  纸笔何安

【汪迷部落】高方 | 华发

【汪迷部落】高方|菜市场爱情指数

【汪迷部落】高方 | 人生大可如昙花

【汪迷部落】林超然高方 | 同题美文《银婚札记》

【汪迷部落】高方 | 一针一线

【汪迷部落】高方 | 春天的针线

【汪迷部落】高方|春天的食单



【投稿注意事项】为让更多外地汪迷朋友文章及时安排推送,高邮本地作者如果在高邮本地其他公众号已经推送的文章原则上不再重复推送,以保证尽可能多地安排推送阅读研究汪曾祺作品的读后感、随笔、评论、论文等,更多地安排推送实践汪曾祺文学主张“小温大爱”、“人间烟火”、“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作品。作者投送稿件如果10天内未能推送,可自行投送其他平台。

投稿邮箱:385987962@qq.com。

敬请广大汪迷理解支持、相互转告!



本文配图和文字以及音频未注明作者的

敬请作者联系微信君加注

汪迷部落
汪曾祺老,祖籍高邮,文学新声,人文人性,惠泽当代,影响久远。爱汪老、读汪文,爱人生、写人生,组建“汪迷部落”,供大家交流学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