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窦楼村落瓦房屋脊兽产生的联想

文摘   2025-01-16 17:52   重庆  
河南省邓州市桑庄镇孔庄大队窦楼村世代居住着我窦氏族人。近年,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族人们大都在村落外交通便捷的水泥路两侧盖楼房居住。因此,旧村落人迹稀少而日益荒芜。
旧村落民房排列整齐,大都坐北朝南。以五架房最为常见,分为三间,中间为堂屋。侧房多是灶房,居东侧,门口朝西。灶房亦是五架房,但规制较小,多是两间。
旧村落以瓦房为主,偶有土坯房和平房。由于年久失修,土坯房大都坍塌,而瓦房多是屋脊凹陷,山墙裂缝。因年久失修,屋脊两侧的屋脊兽多掉落,多数瓦房只见一只屋脊兽。
在解放前,由于生活水平低下,只有富有的家庭才能盖起瓦房居住。因土坯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普通家庭村民大多自己制作土坯、盖房,住在土坯房中。
据了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邓州市各乡镇合作社、生产大队造窑烧制砖瓦,以满足村民的盖房需求。而在烧制砖瓦的同时,还会烧制屋脊兽。邓州地区俗称屋脊兽为兽头,多为龙头鱼身造型。塑造兽头须用上等纯泥反复揉制后、内部套入铁丝,手捏造型并配合模具方可烧制成功。这一传统起源于古代建筑技艺。屋脊兽多居于屋脊两侧,具有固定屋脊瓦片的实际作用和镇宅避火、幸福安详的美好寓意。
我族人在此时期通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后,以家庭成员为主力购买砖瓦后建造五架房,从而从土坯房中搬出去、住在了瓦房中。当前,族人经济状况改善后,从瓦房中搬出来,住在坚固、宽敞的楼房中。这反映了我族人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家族文化精神。
图:上图第一幅为窦楼瓦房屋脊兽,第二幅为南阳地区瓦房经典屋脊兽
据观察,窦楼村落瓦房屋脊兽造型奇特、优美,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屋脊兽在屋脊两侧尾翼高翘、灵动,兽口朝外,上有须,口大张、有齿。尾身呈半圆弧形,有等间隔的五只鳞片辐射状朝外排列在尾身,最后一尾呈竖直状。据对比,此特点符合南阳地区经典的屋脊兽(鸱吻)造型。
鸱吻又名鳌鱼,即神话传说“龙生九子”之一子,龙头鱼身,口阔、善吞火,又能喷浪降雨。以鸱吻为木质结构五架房的屋脊兽,具有避火求平安的美好寓意。
农村户口居民宅基地不属于耕地,而先祖房屋却可世代传承。窦楼旧村落瓦房坍塌日益严重,任其发展下去则年深日久之后,旧村落变成一片菜畦、即成为耕地。如此以来,乡愁记忆的载体将已不复存在。而村落民房若得到保护而不坍塌,则不仅能留住乡愁记忆,还能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里筹划民宿、休闲农业等以增加家庭收入。
因此,呼吁族人重视旧村落民房价值并对其进行适当保护。

南坡黄土
乡愁、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