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应轩医案之肺癌化疗恢复期面部黄褐斑案

文摘   2024-12-09 00:00   重庆  

以下内容整理自《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第一辑》(陶有强、石应轩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61页之石应轩医案,全文引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面部黄褐斑案:侯某,女,41岁,2005年4月1日初诊。

因患肺癌,经化疗后病情较稳定。但面色黧黑,下败微肿,四逆、头晕、口干苦、便干、心烦、腰部有沉重感,舌淡苔白,脉沉弦细。

辨证分析:口干苦、四逆、心烦、便干、辨爲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因头晕,脚微肿,腰部沉重感,舌淡苔白,脉沉弦细,辨为血虚水盛。

综合分析:辨为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合并血虚水盛。

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柴胡12g,黄芩10g,桂枝10g,干姜10g,生龙骨(同煎)15g,生牡蛎(同煎)15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茯苓10g,苍术10g,泽泻15g,肉蓰蓉30g。7剂,水煎服。

结果:上方服3剂时,疗效不明显。7剂服完,诸证减轻,面部黄褐斑逐渐消退。服完10剂时,诸证消失,容颜焕发,面目焕然一新,其亲朋好友都不敢贸然相认。

按语:此案是我到京跟冯师进修学习半月后,而独立治疗的医案。我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不被西医肺癌的诊断所吓倒,客观冷静地分析临床症状,大胆地据证用药。从而证明《伤寒论》第317条:“病与药相应者,乃服之”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胡老学说辨方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真是可师可法。

笔者分析如下:

参考本公众号前期文章《面部黄褐斑如何调治》一文,常人面部黄褐斑病机为:肝、肾、脾不足,本虚标实。对应治则:治以活血化瘀、滋补肝肾、柔肝活血、健脾益肾等。石老在辨证准确(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合并血虚水盛)的前提下,用经方则得力。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以当归芍药散,对治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效如桴鼓。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15克,桂枝9克,干姜6克,瓜蒌根12克,黄芩9克,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当归芍药散:见于《金匮要略》: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当归三两(9g)、芍药一斤(48g)、茯苓四两(12g)、白术四两(12g)、泽泻半斤(24g)、川芎半斤(一作三两)(10g)。


南坡黄土
乡愁、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