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脑出血可分为以下症型:
(1)风痰火亢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发病突然。次症: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肢体强直,痰多而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2)风火上扰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识迷蒙。次症: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3)痰热腑实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风痰瘀阻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5)痰湿蒙神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
(6)气虚血瘀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有齿痕,脉沉细。
(7)阴虚风动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出血患者以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4个证型为主,占76.9%。而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湿蒙神证3个证型仅占23.1%,说明急性脑出血以里热实证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