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6日,族谱编委会在邓州市里举行了颁谱仪式。
数年间挤时间、熬夜整理,没有白费心血,终于迎来了这一时刻。也终于能歇口气儿了。
遥忆这些年,天玉三爷和我联系的情景,历历在目。
约莫在我上大二(2012年)的一个暑假,回家后听祖母说天玉三爷曾来家找她了解老祖坟墓碑的事。从交谈中得知我在上大学,三爷就要了我手机号、也加了qq。自此,不时在qq空间看到三爷动态。诸如,在老家主持讨论老祖坟墓碑保护会议、去西安参加始祖陵祭祖等。他也不时将调研总结的文章材料发我。由此,我得以接触窦姓家族文化。
一次,三爷将他写的老祖坟墓碑调查报告发我看。我仔细看了一遍,就形式上回复了一些字词错误。就内容上,确实对我辈震动较大——窦楼、杨堂同根同祖,墓碑可为永世纪念。这种家族归宿感,在以前也是有的——我们虽小,却也知道两村窦姓同为一家。但从小没有听大人们清楚地讲过家族历史渊源,所以两村同姓玩伴之间的家族亲情没有那么强烈。自此,我时刻关注三爷走访、调查研究家族迁徙脉络,并用qq、微信与他交流、探讨。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过后,忽一日,三爷打来电话。他显得高兴,说小杨营有一个窦庄,可能是我们的始祖地。他驱车到当地查访,了解到窦庄存在的历史。但眼睛不行了,看不清电脑、手机屏幕上的字。想把这个窦庄历史写出来——他口述、我整理。三爷说,寻根问祖,意义重大。不把窦庄存在情形深挖出来,死不瞑目。
我立马答应,当天就整理出文稿。自此,我深感到了新老交替之际、家族史传承的责任在肩,便抽空摸缝地开始着手整理邓南窦氏迁徙的来龙去脉。
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开始。春节过后,被封在家,不得上班。忽一日,三爷发微信告知我:邓州窦氏文化研究会筹备成立,推荐我加入“邓南窦氏家谱”编撰小组,我深感责任重大。趁着疫情居家空隙,我把三爷前期研究文章一一找出研读、重新梳理。结合最新的窦庄线索,综合在一起进行推理分析。我受三爷嘱托——一定要深挖窦庄。不在老家,无法实地考察。无可奈何,我只能在网络上到处搜寻小杨营窦庄资料。忽一日,找到一篇公众号文章(公众号“安众寨风云”),里面有小杨营临近村庄信息。我感到,能联系到当地人就可能获得重要线索。果然,公众号作者本人就是窦庄附近的,他知道窦庄窦姓信息。他立马推荐我联系到天道爷。我立马微信联系、语音采访,终于把窦庄存在及消亡历史基本梳理清楚。我整理成文,发表在“窦氏文化网”公众号。第二天,得到天道爷之子及襄阳窦岗金生叔的认同——他们即文章故事的参与者。这更加证明,小杨营窦庄、襄阳窦岗、桑庄窦楼,皆为邓南窦氏。三地同为一家、一脉相承。这实现了从原来的传说到现实确证的飞跃,三地宗族亲情更加浓厚。
后来,家谱编委会要系统总结梳理姜胡营、窦岗、窦楼墓碑信息,由我校对。我梳理后依据历史传说和立碑时间、发展代数等,逐渐形成邓南窦氏迁徙脉络的主观图景。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目前是基于各证据链的合理推测。自此,我邓南窦氏迁徙脉络基本清晰——依发展代数可追溯到明初。但究竟是大槐树移民,还是孔显复邓时老户回归,尚无法下定论。
目前,唯一在世的证据是姜胡营地下埋着的窦庄窦氏祠堂石旗杆。石旗杆上可能存在窦氏先祖存世的文字信息。期望在我们这一代,能完成确定邓南窦氏真实来源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