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复发/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R/R AML)患者的预后仍很差,CAR-T细胞疗法在R/R AML中的应用受到“off-target”效应的限制,可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CAR-NK细胞不仅具有抗肿瘤作用,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普遍性。为了提高来自脐带血的NK细胞的功效,国内学者开发了一种新的抗CD33 CAR表位,该表位包含4-1BB共刺激结构域和可溶性IL-15序列;该结构通过慢病毒载体进行转导。在动物模型中,CD33 CAR-NK细胞显示出与CD33 CAR-T细胞治疗相当的抗白血病功效。并设计了一项I期研究来评估CD33 CAR-NK细胞治疗AML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近日发表于《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CD33 序列的选择是基于其在体外和体内进行的 CAR-T 细胞研究中的抗肿瘤疗效和安全性。CD33 CAR-NK 细胞表现出与 CD33 CAR-T 细胞相当的疗效,但对造血干细胞 (HSC) 的毒性有限。
新桥医院开展I期研究,纳入10例18-65岁 R/R AML 患者,在清淋预处理方案后接受一次或多次抗 CD33 CAR-NK 细胞输注。研究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n=3)间隔7天接受三个递增剂量,随后接受最终剂量1.8x109 CAR-NK细胞;第二阶段3例接受单次1.8x109 CAR-NK细胞输注,4例接受三次1.8x109 CAR-NK细胞输注。
10例患者(中位既往治疗5线,3例接受过异基因移植)完成疗效评价。除骨髓抑制(在一个月内缓解)外未见3-4级不良事件。CAR-NK 细胞输注后未报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ICANS) 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仅1例患者出现2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表现为持续发热。无患者需转ICU。
中位随访125天。到第28天评估时,10例患者中的6例达到微小残留病 (MRD) 阴性完全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1.5天,中位总生存期为137天。由于CAR-NK细胞的扩增有限,仅一例患者长期生存,可能原因在于CD33 CAR-NK细胞持久性问题。
在7天内通过qPCR可以观察到CD33 CAR-NK细胞。每次输注后6小时出现浓度高峰,在第一次高峰后2天内出现第二个高峰。
该临床前和临床数据证明了CD33 CAR-NK细胞治疗R/R AM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与CAR-T一样,复发性疾病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扩大样本和延长随访时间来提供进一步的疗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