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已成为晚期不可切除黑色素瘤的一线和二线标准治疗。尽管ICB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但仍有不少患者无反应或产生耐药性。对于表达BRAF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可使用靶向疗法,但反应通常不持久。过继性T细胞疗法(ACT)有望为这些患者提供新选择,TIL 和工程化 TCR-T 细胞在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并已分别获FDA批准一款上市,但也面临靶点选择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等挑战。近日,BioNTech报道了一项个性化、自体新抗原特异性 T 细胞疗法 BNT221 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 1 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疗法通过识别患者肿瘤特异性新抗原,体外诱导扩增相应 T 细胞后回输患者体内。试验表明,BNT221 具有良好耐受性,未观察到严重毒性反应,部分患者病情稳定且肿瘤缩小,同时在多项免疫相关指标上显示积极效果,为转移性黑色素瘤治疗带来新希望。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0 月,共评估 13 例患者,12 例入组,其中 9 例接受 BNT221 治疗(3 例 剂量1:1×10⁸ - 1×10⁹,6 例 剂量2:2×10⁹ - 1×10¹⁰),3 例因疾病进展未接受治疗。所有患者既往平均接受过三线转移性疾病治疗,部分患者接受过 BRAF/MEK 靶向治疗或桥接治疗。
对患者肿瘤组织和 PBMCs 进行 WES 和 RNA - seq 分析,患者非同义突变及插入缺失数量中位数为 351 个(范围 243 - 665),其中 50.7% 表达。根据突变特征选择 40 个 MHC-I 类和 20 个 MHC-II 类新抗原肽段用于制造回输药物产品(DP)。平均制造 35 个短肽(8-12 个氨基酸)和 13 个长肽(25 个氨基酸),通过 NEO-STIM 过程成功制备出多克隆 T 细胞产品,最终 DP 中 CD3⁺细胞平均占比 80.3%。从活检到产品输注的平均需要 19.8 周。所有患者均至少经历一次 TEAE,但≥3 级 TEAE 主要为血液学毒性,与淋巴细胞清除化疗相关,未观察到与 BNT221 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或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
未报告剂量限制性毒性或严重不良事件(SAEs),表明 BNT221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基于安全性、活性信号及制造可行性,确定 5.0×10⁸ - 1.0×10¹⁰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的剂量范围。
9 例接受治疗患者中,6 例达到 SD 为最佳总体缓解,其中 4 例患者肿瘤缩小(≤20%),且部分患者在 BNT221 输注前经历显著肿瘤进展。2 例患者(NAC08 和 NAC09)自我报告疾病相关症状改善。
患者 NAC09 在治疗后 6 周,左腋窝靶病灶缩小 20%,非靶病灶(包括腋窝淋巴结和肺部小结节)显著减少,同时肿瘤组织中 CD4⁺和 CD8⁺ T 细胞密度分别增加 14 倍和 12 倍。NEO-STIM 在每个 DP 中均产生多个不同程度的 CD8⁺和 CD4⁺ T 细胞反应,每个 DP 最多产生 13 个总 T 细胞反应,中位数为 5.5 个 CD8⁺反应和 3.5 个 CD4⁺反应。
在 DP 中检测到的 53 个 CD8⁺反应中,22 个为预先存在(中位数 2 个 / 患者,范围 0 - 6 个),31 个为新产生(中位数 4 个 / 患者,范围 0 - 5 个);38 个 CD4⁺反应均为新产生,表明 NEO-STIM 既能诱导新的 T 细胞反应,也能扩增预先存在的反应。图3 DP 中的多克隆 T 细胞反应具有突变特异性、多功能性,可在周围检测到所有 T 细胞反应对突变型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部分对野生型抗原在高浓度下有较低反应,但显著低于突变型。14/16(88%)的 CD8⁺ T 细胞反应具有细胞毒性,能够有效杀伤表达突变新抗原的靶细胞。所有 T 细胞反应均具有多功能性,多数 CD8⁺ T 细胞至少表达两种功能分子(如 IFN-γ 和 CD107a),CD4⁺ T 细胞虽以 IFN-γ 分泌为主,但部分也能同时分泌 TNF。通过单细胞 GEX/VDJ/CITE 测序和转录组分析,发现效应 T 细胞具有激活和功能障碍特征,耗竭样 T 细胞仅表现为功能障碍特征;旁观者细胞表型多样,包括初始、中央记忆、效应记忆和效应样细胞,以 T 中央记忆(Tcm)和初始细胞为主。抗原刺激可使部分耗竭样 T 细胞功能增强,表明其并非终末耗竭。通过 NFAT 报告基因 Jurkat 模型评估,发现新抗原特异性 TCRs 具有广泛的功能亲和力范围(从nM到10uM以上),且同一新抗原的不同 TCR 克隆间亲和力也存在差异,表明 NEO - STIM 产生的 T 细胞产品具有功能亲和力多样性。治疗后 2-6 周,多数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可检测到 DP 中识别的 T 细胞反应,48% 的 CD8⁺反应和 28% 的 CD4⁺反应在输注后仍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到,43% 的 CD8⁺反应在肿瘤中可检测到,且外周血中高频的 CD8⁺ T 细胞反应更易在输注后被检测到。部分患者输注后 3-6 周,外周血中功能性新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反应仍可检测到,且 PD-1 表达上调,表明部分输注后的 T 细胞反应持续存在、具有功能且表达 PD-1。随后,详细评估了肿瘤缩小幅度最大的患者NAC09。CT评估显示该患者靶病变减少20%,非靶病变显著缩小,且肿瘤中T细胞浸润显著增加,CD4⁺和CD8⁺ T细胞密度分别增长14倍和12倍。图5 案例研究:患者 NAC09——肿瘤缩小、T 细胞浸润以及来自周围和肿瘤中的 DP 的新抗原特异性 T 细胞TCR-seq分析显示该患者出现了六种特异性 T 细胞反应,肿瘤中输注前三种克隆型数量增加了六倍,周围组织增长约44倍。NAC09是唯一出现多重反应的患者,且T细胞扩张在其血液和肿瘤均有体现。这些数据表明新抗原特异性 T 细胞的扩增可能是肿瘤消退的原因之一,未来患者数据可进一步验证这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