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音乐齐飞,朋克共生活一色:学术朋克张西特 | 困惑专访

文化   教育   2024-12-17 20:03   上海  


本期人物

 

张西特

台湾东海大学本科

英国格斯拉哥大学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在读


人物简介 /Profile/

张西特,政治学的困惑部门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在读,曾赴台于东海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前往英国格斯拉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然而与此构成较大反差的是,在困惑里面学历水平最高的大哥,却经常跟我们谈起他丰富的兴趣爱好。不仅有摇滚乐队贝斯手,朋克音乐,组建乐队的经历,此外,他平日也在坚持进行摔跤训练,同时亦为北京市体育局在册的摔跤裁判。



在困惑第一次线上会议时,大哥就打破了大家对于博士生的刻板印象。在几个月的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他的身上似乎看不到我们时常感受到的那些迷茫:面对内卷时的焦虑,生活中的腼腆和胆怯,学业与兴趣所产生的矛盾等等。因此,我们决定将困惑第一次专访的对象定为西特大哥,希望能和读者朋友们一起了解这位自称“学术朋克”的“离经叛道”的博士生。



Q
A
&

人物面面观


小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学习和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似乎很难兼顾,可以说完成自己本来的科研任务就已经分身乏术了,所以想问问西特大哥眼中这两者是否其实并不矛盾,以及这些兴趣爱好有影响自己的学术研究吗?



这个肯定还是有一些影响的,比如我音乐方面的爱好,其实对我在政治学方面的兴趣与研究方向上产生了一定影响。读硕士的时候,就对朋克(一种摇滚乐下面的音乐形式),对于英国的朋克音乐和朋克运动,以及政治之间的一些联系,对于政治动员上的影响,对于意识形态上的影响等等产生了好奇,就也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所以我其实在硕士阶段,就对朋克运动有了政治学视角的一些探索,然后到现在博士的毕业论文,我写的东西也是和音乐相关的。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则围绕着台湾流行音乐的政治学影响,相当于是从音乐跟政治两方面,开展的一种跨学科的研究。


wow,是先有音乐兴趣还是......?

我是先对音乐有这个兴趣的,先去搞乐队,然后再把他们和政治学研究做联系,其实当时还挺逗的,在硕士论文的选题阶段,我在琢磨写什么主题,东琢磨西琢磨也没琢磨出来,看什么题都觉得俗,就都让人写烂了。另外因为硕士阶段,我那时候没想着要读博,就觉着可能说是毕业之后就直接工作了,所以后来一咬牙我说趁着我还是个学生,我最后再离经叛道一把,写朋克吧。就这样,相当于是这个乐队的经历给了我一个灵感,再加上我这个人比较离经叛道,所以最后就促使我在这方面有了一个迈进吧。


“把朋克音乐写入毕业论文,还有什么比这更朋克呢?”



我们在群里的交流以及访谈过程中,能感受到西特大哥似乎对很多事情的态度都很“佛系”,没有很强的焦虑感,小惑想知道西特大哥是一直都这样,还是有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状态?



其实在我本科的时候,我是一个精英主义情结非常强的人,我是那种近乎偏执的要证明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强,我一定要成为不可被替代的那个人。这种偏执到了什么程度呢?就是我哪怕吃饭都要比别人吃的多。后来有一个事就是当时转专业,原专业是整个学校的门面,但是我转去了政治系,引起了一些非议,有些人就觉得是我在原专业读不下去了,结果我大三学分修满了还是年级第一,我就发朋友圈发facebook,我想向世人宣告我不是读不下去,我是真有本事,我能在这个地方拿第一。结果这个事情根本没人在乎,所以其实我当时的心态是非常落寞的,当我觉得自己终于证明了我不像你们所说的那般的时候,却发现你们其实根本就不在乎。好家伙,我在那儿逼自己半天,在乎半天,最后小丑就是我自己,感觉全世界就我一人在乎这事。这也算是契机之一吧,自己心态开始发生改变,其实真正在乎你的只有你自己。


再后来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渐渐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命运,既要靠个人的奋斗,也要看历史的进程。”其实你能决定的部分可能也就占三成,那既然其实有很多事情不是我能够去决定的,那我干嘛还那么偏执,那么争强好胜呢?当然咱不是鼓吹努力无用论,努力是有用的,但问题在于它的作用有多大?所以后来我的观念就变成了把我该做的那点事儿做好就行了,至于后面的情况,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后来观念转变之后,我开始接受“躺平”,心态也更加的开放,也更愿意去接纳很多不同的事物。


(尝试不同事物的大哥·大魔法师限定版)



我们在西特大哥对自我的描述中,经常有听到“离经叛道”,这似乎和我们对学生的普遍印象不太一样,想知道这种“离经叛道”的由来是什么?以及和朋克音乐的爱好有什么关联吗?



其实我离经叛道的种子吧,一直在我心里种着。初中高中的时候,我就是其实就挺叛逆的。只不过相对而言,被压抑的比较重,后来当我想清楚一些事情之后,我不再压抑我自己的这种感受,慢慢我才放开了。被我深埋着的叛逆的种子,才真正得以生根发芽,才真正得以开花。所以说其实是我打小就叛逆,只不过后来不再压抑而已。


而我之所以选择去拥抱朋克,让朋克成为我的一个标签,其实是因为我觉得朋克的一些特质跟我有着非常大的这个相似度。包括朋克的音乐,在音乐层面上也让我产生共鸣。那么我怎么看待朋克的呢?我认为朋克的核心之一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最真实的诉求或者是观点或者是理念。这一点也是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我非常愿意去用一些非常直接的方式表达非常直接的理念。


那朋克对我而言,为什么意义重大?为什么它会让我有共鸣?我们在照顾自身感受的时候,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容易让我们的感受得到照料呢?那不就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最真实的诉求吗?当然照顾自己的感受并不是指自私,或者是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是指不要过度压抑自己,不要给自己强加太多的限制。事实上,顾及他人的感受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不能出于个人目的就无端妨碍他人,但是对于旁人的评价、议论,甚至是某些要求,我们可以尽量将其看淡一些,毕竟能对自身感受负责的人只有自己。所以我觉得朋克一方面是照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朋克其实也是迈向自我的第一步吧。如果你想表达你最真实的诉求,首先你要正视你自己最真实的诉求是什么。当你开始正视自己最真实的诉求,并且把它直接表达出来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迈出走向自我的第一步了。所以我觉得朋克其实是让每个人可以正视自己,可以找到自己,发扬自我!



那西特大哥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会选择真正踏上学术的道路吗?




其实我在积极谋求转型,也有些同学朋友觉得惋惜,觉得你都读博读到这份上了,然后你不干这个,感觉挺可惜的。但其实我觉得读博于我而言,只不过是又一段经历而已。现在我经历完了,我知道什么是读博了,那就够了。相当于读博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谋求职业的敲门砖或者是其他的那些比较功利的目的。这里也相当于也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要读博的还是不读博的,还是已经读博的,其实说到底就只是个经历而已,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了。当然了,因为我没有什么太大的后顾之忧,所以可能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能有些同学就是为了改变命运,就别听我胡八道了,我们的实际情况可能不一样。但是就仅仅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觉得读博就是又一段人生经历。


这段经历我体会过了,然后我去迎接下一段经历,我去转行也好,去做其他事也好。不过因为我毕业之后30岁了,毕竟岁数在这儿,加上专业各种各样问题,能不能容得你转行咱不好说。但是从主观上讲,我觉得我非常乐意去转行,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的。其实我妈是教经济学的老师,她就从小一直给我强调一个观念,就是要有经济学的意识,就是要去衡量成本收益的问题。原来我也是这样,但后来我发现成本收益是要衡量,这个理念是要根植在心中,没有错。但它不应该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我读博,我的成本很高,我少挣四年的工资,我多花四年的青春。甚至我那个机会成本可能远比这个四年当中更要大。但是我认为经历是大于学历的,因为人活不是活那张纸对吧?学历是个敲门砖,它很重要,但对于人生来讲,经历才是最重要的。那既然我的目标是为了能够体会另一种经历,我达成我的目的就好,这就是我的收益。所以就讲大道理的话,我觉得勇于尝试,要尽可能的让人生多一些可能性。


丧失了希望,丧失了机会,人就可能会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也有过,就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毫无价值,或者说就是没什么希望了。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些可能性,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不走这条路,但是走这条路的选择我一定要有,或者至少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足够的调剂品。有时这种在不同领域之间的切换,才能让人拥有“我在活着”的感觉,而非是有如在固定轨道上运行的机器一般。


所以包括像我搞音乐也好搞体育也好,就有这方面的因素在。我并不指着靠乐队挣钱,我也不只是靠摔跤挣钱,虽然我是北京市在册的摔跤裁判,也不能就靠这挣钱。不管说我是考裁判也好,搞乐队也好,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除了照顾自身感受之外,就是让人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多一些可能性。即使我不只是靠它挣钱,但是我的人生会因为这些副业而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体会,不一样的路径。



“然而再朋克的人,读了博之后依旧不免会挨杀猪刀”——西特大哥的自嘲


结语


或许就像西特说的“朋克就是把自己的心里话直接表达出来”。朋克不仅融入了他的学术生活,亦成为他洒脱的生活态度,也是形成他“离经叛道”特质的缘由之一。学术固然是一条漫长而孤独的道路,但小惑也在这里衷心希望每位同学们在这条学术之旅上多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尝试丰富的生活,接纳自己,向阳生长。


本期困惑专访就到此结束啦~未来还会争取为大家带来更多与众不同的学人访谈,他们可能是研究生也可能是青年学者或是已经转行的前辈。欢迎想要分享的读者朋友在后台留言或是在评论区留下你所关心的问题,我们或将在下一期纳入访谈提问。



作者 | 杨清怡

图片 | 张西特

编辑 | 李之尧


政治学的困惑
以政治学的思维,看待困惑的世界。
 最新文章